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区别(贷款算短期还是长期借款)

#以书之名#3.6 案例:早看懂资产负债表,你已经是茅台的股东了


你买过贵州茅台的股票吗?你是否恨自己不能早点成为它的股东?如果你早一点看懂资产负债表,也许你就不会错过这棵股市常青树。很多投资者都会忽略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它既没有利润表直观,也无法像现金流量表那样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的健康状况。但是,现在请你立刻摒弃这样的想法,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将以贵州茅台为例,介绍资产负债表包含的信息。


3.6.1 贵州茅台一路飘红2017年,上市公司贵州茅台频频吸引投资者的关注,首先是不停上涨的茅台酒的售价和供不应求的火爆场景,其次是不断创出中国A股历史新高的股票价格,2017年的茅台风光无限。


从2016年起,部分地区的茅台酒零售价就突破了1299元的限制价格,并且一路上涨,导致很多城市的零售店和网上商城都出现“一酒难求”的景象。经销商开始囤积茅台酒赚取暴利,网上也出现了很多文章,大谈茅台酒的保值增值作用。这几年,投资茅台酒的收益率轻轻松松超过各种主流资产。


与茅台酒的零售价对应的,是上市公司贵州茅台惊人的股价涨幅。截至2018年1月15日,贵州茅台最近一年的股价涨幅超过了130%, 2017年年初每股还只有300多元,然后就连续突破每股500元、600元、700元甚至逼近800元的整数窗口,市值一度接近9500亿元。往前追溯,从2014年算起,贵州茅台的累计涨幅达到700%。


A股市场上,蓝筹、白马等绩优股都能获得不错的涨幅,其中部分行业龙头甚至领涨市场,贵州茅台就是其中的代表。市场投资者将贵州茅台当作价值投资的典范和大旗,进一步使贵州茅台成为市场最璀璨的明珠。下面我们就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分析贵州茅台为何一路疯涨。


3.6.2 解读资产负债表


贵州茅台的主要业务是生产酒与卖酒,即先采购原材料,再生产白酒,然后想办法卖酒,属于典型的制造企业。我们先来看它的资产。




1.持有巨额现金,应收账款为零


2017年上半年,贵州茅台拥有的总资产为1204亿元,但其中货币资金就有73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达到了61%,到了2017年第3季度,货币资金达到了惊人的810亿元,占比进一步上升到63%。与之相对应,五粮液的货币资金占比只有56%《见图3-12》。贵州茅台真是堪称现金奶牛


我们再来看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贵州茅台的应收账款在2016年年底为0, 2017年第3季度仍然为0, 这是因为市场对超高端白酒——茅台酒的需求极为旺盛,经销商只有先付钱才能提货,因此贵州茅台的财务报表上没有应收账款,更没有坏账。最多只是有一些应收票据,并且都是安全性最高的银行承兑汇票。


图3-12 贵州茅台的现金占比


资料来源:Wind,公司年报。




2.存货、固定资产占比低限制了白酒的产量


2017年第3季度,贵州茅台的存货总金额为209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只有16%。对于下游经销商和消费者来说,贵州茅台209亿元的存货《主要是高粱、小麦等原材料》简直就是望眼欲穿的“金矿”。那为何仅占16%?这要从贵州茅台特殊的产品生产模式说起。


贵州茅台的前董事长季克良曾透露,“一般来说,每年出厂的茅台酒,只占5年前生产酒的75%左右。剩下的25%左右,有的在陈放过程中挥发了一些,有的留作以后勾酒用,有的就世世代代留存下去”。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推算,茅台酒理论上的可售数量为5年前基酒产量的85%左右。


贵州茅台的这种特性限制了其产量,其产能只能缓慢增长,因此最近几年存货在贵州茅台总资产中的占比一直维持比较低的水平,甚至伴随着销售火爆,存货占比从2012年的22%一路下滑到目前的16% 见图3-13 。


图3-13 贵州茅台的存货占比


资料来源:Wind,公司年报。


我们再来看固定资产,2017年第3季度,贵州茅台的固定资产总额为149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2%,且持续下滑《见图3-14》。在这149亿元中,房屋厂房占140亿元,生产线账面余额只有9亿元,这要归因于产业政策。白酒行业对粮食的消耗较多,但粮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对白酒产业的发展一直实施较为谨慎的宏观政策,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白酒生产线”列入“限制类”。禁止白酒生产企业新建白酒生产线,只能在现有的生产能力范围内采取措施升级改造。因此不难理解贵州茅台甚至整个白酒行业中的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比都不高,同时生产线占比极低的现状。




3.无形资产无法体现品牌价值


2017年第3季度,贵州茅台的无形资产仅为35亿元,对应其1278亿元的总资产几乎微不足道,这其中仅包含了土地使用权和软件开发费,并没有包含商标权、特许经营权等预想中的项目。对于贵州茅台来说,品牌价值是构成其价格壁垒的最重要因素,仅仅依靠品牌就可以以更高价格出售同类产品,这本身就是强大能力的体现。


图3-14 贵州茅台的固定资产占比


资料来源:Wind,公司年报。


接下来,我们看看它的负债。




4.无长、短期借款,无应付债券


如果你翻阅最近几年贵州茅台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仅2016年年底,贵州茅台合并报表上曾有6亿元的短期借款,其他时候均无任何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以及发行债券的记录。


一个手握810亿元现金的公司,不需要任何债务融资,当然也很好理解,这也再次说明了贵州茅台现金流的充沛。


5.预收账款充当利润的“蓄水池”


与很多普通制造企业不同,白酒企业对下游渠道商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从而具有占用下游渠道商现金流的能力。贵州茅台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2014年白酒行业全面复苏起,市场中便出现了茅台酒供不应求甚至遭哄抢断货的情况,预收账款金额急速增长,充分证明了茅台酒的强势与产品的火爆程度。


最近几年,茅台酒一直维持819元的出厂价不变,而经销商手中的零售价在部分地区和时段已经突破了1600元,这对于经销商而言,毛利几乎是100%,因此也不难理解大量经销商会提前预付货款,来应对火爆的市场。贵州茅台曾多次处罚经销商,试图控制疯涨的零售价格,但几乎无用。


从资产角度来看,贵州茅台无疑是标准的现金奶牛。而且,由于自身产品的特殊工艺,存货占比不高;由于产业政策的限制,因此固定资产占比不高;同时,贵州茅台的无形资产并没有反映其强大的品牌价值。从负债角度看,贵州茅台没有任何债务融资,这源于贵州茅台充沛的现金流和强大的盈利能力;另外,预收账款不断增加,从侧面显示了产品的供不应求。


所以,如果你早一点看懂这份资产负债表,恐怕你早已经是贵州茅台的股东了。


3.7 案例:练就火眼金睛,识别财务造假


事实上,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不仅仅是投行、投资机构、投研人员必备的技能,也是财务人员必做的功课之一。


2015年5月,辽宁证监局对欣泰电气《已退市》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欣泰电气可能存在财务数据不真实等问题。随后,证监会立案,组成了由深圳证监局、辽宁证监局两地近30人参加的联合调查组,进公司、跑银行、访客户,历时4个月左右,最终坐实了欣泰电气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


2016年5月底,欣泰电气收到了证监会《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7月8日,因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证监会对欣泰电气启动了强制退市程序,并宣布暂停上市后不得恢复上市,退市后不得重新上市。欣泰电气也由此成了A股市场首家因涉嫌欺诈发行而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


那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有哪些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好好扒一扒财务造假的底。


3.7.1 五种造假手段


第一种,提前确认收入,比如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我们经常能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中看到这种情况。房地产企业喜欢将预收账款化作销售收入。


既然有提前,那就一定会有延迟,所以第二种就是推迟确认收入,也叫递延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推迟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利管理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被采用。


相比前两种,第三种就厉害了:虚构收入。这是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有几种做法:一是打白条出库,充作虚假销售入账;二是双方对开发票,确认虚假收入;三是虚开发票,确认虚假收入。虽然有些手法从形式上看似乎合法,但实质是违法的。比如,某上市公司A利用子公司B,按照市场价格将商品销售给第三方D,子公司B就有了一笔销售收入。然后由另一家关联公司公司C从第三方D手中购回,这样既避免了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又确保了母公司的合并报表中的收入和利润,达到虚增收入的目的。另外,用阴阳合同虚构收入,比如A公司在合同上注明的货款是1亿元,但在私下签署的秘密合同上约定的实际货款为5000万元,这样就虚增了5000万元的收入。


第四种是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比如多计存货价值,对存货成本或评价故意计算错误以增加存货价值,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益;虚列存货,以隐瞒存货减少的事实;多计应收账款,通过虚列销售收入,导致应收账款虚列;漏列负债,例如漏列对外欠款或短期应付费用等。3.7.2 步森股份借壳康华农业的财务造假事件


步森股份2016年2月29日晚间公告称,收到了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14年8月,步森股份披露了重组对象康华农业2011年至2014年4月30日期间主要的财务数据,康华农业的资产和营业收入存在虚假记载。


公告显示,康华农业2011年的财务报表虚增资产2亿元,占康华农业当期总资产的48%;2012年虚增资产3亿元,占披露当期总资产的54%;2013年虚增资产5亿元,占披露当期总资产的53%;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虚增资产5亿元,占披露当期总资产的53%。此外,康华农业2011年虚增营业收入1亿元,占披露当期营业收入的35%;2012年虚增营业收入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7%;2013年虚增营业收入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3%;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虚增营业收入4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44%。


证监会认定,步森股份的上述行为违反了《重组办法》以及证券法相关规定。对此造假事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为公司董事长王建军、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寿鹤蕾等。


证监会表示,鉴于步森股份主动申请撤回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文件,导致康华农业未能借壳上市成功,且步森股份及相关责任人员积极配合调查工作,责令步森股份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