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应收的出租的包装物的押金(为什么出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是其他应付款)

中道财税:房地产建筑业财税问题解决专家



突发,一公司老板因从公司“借走350万”,补税 罚款105万!公司的钱就等于老板的钱?真的是这样吗?





老板跟公司“借钱”


补税 罚款105万!




我们先通过漫画来看看这个案例: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老板长期借款不还,被要求补缴70万的个税,那老板把借款还了,是不是就没问题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某公司三位股东分别从公司借款300万,265万,305万元,挂账“其他应收款”。三人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归还了借款,但依然被税务局责令补扣补缴个人所得税174万元!



有些人有疑问了,长期借款不还要交税,怎么借款还了还要交税?


由此可见,老板股东只要是借款超过一年又不能证明用于公司经营的,都要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20%的个税。


给老板和会计们几点忠告:


1、公司账上其他应收款-老板/股东,尽量不要长期挂账,涉税风险极大。


2、股东从公司借款挂账,必须有证据证明是用于公司经营。


3、股东从公司借款,尽量不要超过一年,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4、其他应收款一直都是税局关注的重点,因此不要什么费用都入这个科目。







其他应收款不是“垃圾桶”


这5大风险,一定要知道






有很多会计朋友们最喜欢用“其他应收款”,钱被老板拿走了用它,没有发票调账用它,更有很多企业把它当成作假的工具……


警惕!其他应收款不是“垃圾桶”,乱用容易招来5大风险。


一、虚开发票


会计人员有根深蒂固的“凭票入账”观念。很多会计人第一想法是找发票报销,却苦恼于找不到合情、合理、合法的发票,于是想起了“邪路”,找替票报销,甚至买票,这种做法明显是违法的。


二、抽逃出资



很多公司基本操作是股东将出资款打给公司,然后公司将资金再转给股东,挂其他应收款科目。


抽逃注册资本不仅侵犯了公司的利益,而且可能侵犯公司以外第三人的利益,如公司的债权人,因此法律严令禁止,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五年有期徒刑。


三、资金占用


除了上面案例所说的股东借款,其他关联借款也同样存在税务风险。


一个老板注册几个公司,几个公司的钱转来转去,哪家缺钱就给哪家用,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大多数占用时间较长,也有定期归还再借,多数是没有计算利息。


关联资金占用,税法要求视同销售处理,核定利息并要求借出方按“贷款服务”6%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还有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一边交,另外一边却无法抵扣,无形中加大了成本。


另外,公司向关联方借款还需注意债资比例的限制:



四、有补缴个税的风险



老板借款如果超过1年未还且未用于公司经营,一旦被查,可能会被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20%的个税,甚至还会面临高额罚款。


五、调节利润,偷逃税款


如果财报中的"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巨大,且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的余额不相上下,甚至超过这些科目的余额时,就可能被怀疑"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成了粉饰财报的"利润调节器"。


"其他应收款"可能隐藏了潜亏,从而高估利润;而"其他应付款"可能隐瞒了收入,从而低估利润,逃避缴税。


既然“其他应收款”科目风险那么大,财务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它核算呢?


1、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


2、应收出租包装物的押金;


3、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4、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5、预付账款转入;


6、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再次提醒老板和会计们,个人股东借款风险巨大,如果有借款,一定要注意2个问题,一个是借款用途的问题是否与经营相关;另一个是借款时间问题,不要逾期一年以上。







会计科目中常见的21个涉税风险点


老板会计们抓紧自查!




有人会说了,既然挂“其他应收款”风险那么大,我换个其他科目不就行了。


对此,我只想说,你真的想多了。 像“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余额过大,也会存在税务风险。具体我们准备一张思维导图,建议收藏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