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金融资产总额的包括(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怎么算)

一边是高净值客户愈发重视财富传承,对私人银行综合化服务的需求日益上升;另一边是各大商业银行在“十四五”开局、财富管理时代加速到来之际,希望抓住居民财富积累和理财意识不断增长的机遇。2021年,随着多家商业银行宣布转型为财富管理银行,私人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也面临着转型升级。2022年是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15周年,在这一节点,我国私人银行业呈现出哪些特征,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


日前,随着我国上市银行集中发布2021年报,中国十二大私人银行2021年的经营业绩数据也相继浮出水面。《家族企业》杂志经过统计、分析及与过往数据比对,梳理出中国私人银行领域最新的发展特征和未来趋势,形成【2021私行业绩分析】系列研究,共五篇,角度分别为:


  • 从管理资产规模(AUM)和客户数看宏观面;
  • 从户均AUM增长率看私行发展战略差异化;
  • 从历年数据看私行发展速度和质量;
  • 从家族信托和代销基金数据看私行主推产品与服务特征;
  • 从Python大数据词频分析看私行发展关键词。

在本周一到周五连续发布,相关内容请大家批评指正。



2021年,疫情形势和全球政治经济局势更加复杂多变,与之对比的是,我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依然旺盛,私人银行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如表1,2021年中国十二大私人银行的管理资产规模(AUM)总额超17万亿元人民币,比北上广深2021年GDP之和(约为14.2万亿)还高,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17.85%(2020年这一数字约为14.6万亿元)。2021年,十二大私人银行客户总数超118万户,较2020年增长了24.62%。也就是说,2021年中国十二大私人银行有超23万户的客户数增长,和超2.6万亿的管理资产规模增长,可见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之蓬勃。


表1 中国十二大私人银行2021年管理资产规模(AUM)及客户数情况



脚注[1]:因浦发银行尚未发布2021年报,笔者用浦发银行2021年中报数据替代。


脚注[2]:因中信银行2021年报未公布私人银行AUM及其增长率数据,笔者用中信银行2021年中报数据替代。


由于各家私人银行的统计口径不同,因此我们在表1中进行了分区。私行客户统计口径为AUM≥1000万元的只有招商银行私人银行1家;AUM≥800万元的有中国银行和浦发银行2家;其余9家私行统计口径为AUM≥600万元。通过将2021年报和2020年报对比,我们发现了三个与往年不同的现象:


第一,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的AUM门槛是800万元人民币,往年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通常公布两组数据:AUM≥600万元的客户数和资产规模,和AUM≥800万的客户数和资产规模。但是今年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只公布了AUM≥600万元的数据。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并非是私行降低门槛,而是以同业普遍标准来发布数据。


第二,我们用中国民生银行2021年报的私行官方数据印证2020年报数据时,发现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本组数据统计以2021年报数据为准,并对2020年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的数据进行了修正。


第三,中信银行2021年报与往年不同,只公布了私行客户数的数据,而未公布私行管理资产规模的数据。我们在本组研究中将采用其2021年中报的私行AUM数据。


可以看到,2021年十二大私人银行AUM排名与2020年大致一致(除了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因统计口径改变而动了位置)。为了挖掘更多特征,我们把2020年十二大私人银行数据也放进来做对比。


如图1,经对比我们发现,虽然2021年各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都有增长,但增量差别较大。AUM增量较大的是:增量超过6千亿的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增量超过3千亿的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增量超过2.5千亿的平安私人银行和增量超过2千亿的中国建设银行私人银行。增量超过1千亿的有: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交通银行私人银行和兴业银行私人银行。


图1 中国十二大私人银行2021年及2020年管理资产规模(AUM)对比



图2对各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在十二大私人银行管理资产总规模中的占比进行了统计。和往年一样,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继续以19.77%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工、中、建、农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市场占有率也较高,均超过10%。而除招行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私人银行追赶势头很猛,如平安私人银行的AUM占比已经达到了8.19%,可以说是后起之秀的典型。


图2 中国十二大私人银行AUM市场占比



通过图3我们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各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的增长幅度,我们用10%和20%两条线,对十二大私人银行进行了分区。


首先,处于最高增幅区的是增幅超过20%的平安私人银行(24.60%)和招商银行私人银行(22.32%),由此可见平安私人银行“弯道超车”的战略正在见效。


其次,处于10%~20%增幅区的有7家私行,分别是:交通银行私人银行(19.36%)、兴业银行私人银行(17.16%)、中国银行私人银行(16.76%)、光大银行私人银行(14.63%)、中国建设银行私人银行(13.64%)、民生银行私人银行(11.86%)和中信银行私人银行(10.24%)。从数据能看出,交通银行私人银行、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和光大银行私人银行在2021年都在暗自发力AUM增长。而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私人银行因为体量较大,能够维持这样的增长率也实属难得。


与2020年所有私人银行都保持了AUM两位数的增长率不同,2021年有3家私行AUM出现了低于10%的增长率,即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和浦发银行私人银行。需要说明的是,截止发稿之时,浦发银行因为2021年报未发,我们使用了其2021年中报的私行业绩数据,这可能会成为导致其数据偏低的原因之一。


图3 中国十二大私人银行2021年AUM增长率排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