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厅印发《河北省省级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办法明确,各单位应当严格会议费预算管理,从总量和标准上从严控制会议费预算规模,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节约会议经费开支。(11月5日《河北日报》)
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偶尔就会听到一些“牢骚”,其中就包括对会议的“牢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单位对口的上级部门较多,今天这个部门要布置任务,明天那个部门要调度工作,后天还要向下级传达会议精神,于是很多基层领导是天天有会,甚至是一天两会、三会,即便就是周六周天也不例外。笔者身边的一些领导经常自嘲为“会神”,因为他们的日常往往只有两个状态:正在开会和在去开会的路上。
近日,河北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厅印发《河北省省级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对会议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为会议定天数、定人数、定形式,甚至连怎么住、吃什么、会场如何布置,都事无巨细一一提出要求,这不只有利于加强会议费的管理,避免个别单位和个人在会议费上“动手脚”,确保让会议费“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时对于会风的转变也大有裨益。制度更细了,把关更严了,一些可开可不开的会,肯定也就不能开了,一些可长可短的会,肯定也就不敢长了,这有利于把精力从会议中解放出来。
《管理办法》主要针对的是省级机关,因为省级机关召开会议,往往需要市、县的人员参加,涉及到吃、住的问题比较多,严管细管有利于节约会议经费开支。市里或者县里组织开会,没有那么大的“阵仗”,往往是半天或者一天就能结束,很少涉及到住的问题,吃的时候也比较少,不过为了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管理上还是应该更精准细致一些,“三定”制度完全可以向基层延伸。
定天数,能避免短会开长。基层连开几天的会比较少,可是有时候能半天开完的会,却要邋里邋遢的开上一天,就是因为程序繁琐,参会人员来回说“车轱辘话”,这种会议的效率极低。为会议定天数、定时间,议论需要议论的议题,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说简洁明了的会议语言,这样的会时间短,效率却高。定人数,能避免会议扩大化。基层领导干部的会多,一方面是有些会没必要召开,另一方面还在于常被要求参与一些与己无关的会议。譬如,本来是卫生系统的事,却要求文化部门也参加,这就造成了一种“浪费”。严格限定会议人数,只让该参加的人参加,会议的针对性更强,效果也就更佳。定形式,能避免会议“不务正业”。开会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是要解决具体问题的,可是有些会却是为开而开,甚至以会议之名行与会议无关之实,这样的会议效果可想而知。为会议定形式,开会就是开会,就能避免召开一些没有必要的会,就能消除假借会议之名的吃喝玩乐之举。
开会不是小事,而是事关政府效率和百姓感知的大事,加强对会议的管理,减少会议的数量,提升会议的质量,控制会议的经费,当会风为之一新,工作效率为之提升,群众感知自然也会大不同!(高永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