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未偿本金是什么意思?(未偿付本金金额是什么意思)

2022年3月21日,平安银行在银登中心发布了其2022-23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至此平安银行本年度共公告转让24期个贷不良资产(2022-24期在2022-23期公告之前已公告出让)。在2022年第一季度不到一个季度的时间里,平安银行公告转让期数和未偿本金总额便超过了其去年10个月的总和。




回头来看,平安银行不仅是2021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开放后首期公告出让和首期成交的卖家,同时在2021年所有获准参与个贷批转的银行中,其个贷不良转让的期数和未偿本金总额也是最高的。




一、概况


2021年银行个贷不良市场共公告出让49期,其中平安银行21期。除广发杭州2021-01期流拍和平安银行2021-22期在2022年1月成交外,共成交47期,其中平安银行成交20期。无论公告还是成交期数,平安银行都占近接近一半。




截至2022年3月23日,银登网2022年共公告出让26期个贷不良资产,除了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各1期以外,其余均为平安银行,共24期。




由此可见,无论是银行个贷不良批量转让开闸之刻,还是市场稍微冷却买卖双方热情逐渐消退之时,平安银行在个贷不良批量转让方面积极性很高,而且其公告出让速度有增无减。




二、未偿本金余额



2021年3月至12月平安银行与其他银行公告出让个贷不良子资产未偿本金总额


(单位:万元)





2022年1月1日至3月23日平安银行与其他银行公告出让个贷不良子资产未偿本金总额


(单位:万元)







截至2022年3月23日平安银行与其他银行公告出让个贷不良子资产未偿本金总额


(单位:万元)




就个贷不良资产未偿本金总额而言,无论从2021年数据,还是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来看,平安银行都是最活跃的卖家。




与其他银行横向比较,在2021年,平安银行一家公告转让资产未偿本金总额就达到166,429.03万元,占全年(10个月)各银行总额的86.64%.可见其处置个贷不良的意愿强烈。




在2022年,截止3月23日,平安银行公告转让资产未偿本金总额更是占银登中心所有公告的99.2%.在其他6 11家银行趋于观望的情况下,平安银行则是选择加码跟进。




就平安银行各时期纵向比较,在2022年第一季度,平安银行不但公告转让期数超过了其2021年总和,公告转让未偿本金总额也是2021年的2.3倍以上。甚至2022年第一季度公告转让个贷不良子资产未偿本金总额为去年10个月所有银行总额的2倍多。




通常认为6家大型商业银行作风比较保守,进而导致其贷款产品风控要求高。但就不良贷款率而言,作为股份制银行平安银行,在18家个贷批转试点银行中,不良贷款率(1.02%)近高于邮储银行(0.82%)和招商银行(0.91%)(华道视界2022年3月17日发布的2021年度数据)。




当然,不良贷款分为对公不良与个贷,可以想象的是,平安银行个贷业务也比其他17家银行更为灵活,个贷不良资产率可能会略高于总和不良贷款率。但其个贷批量转让参与度高,可能更多的是与其股份制商业银行较为灵活的不良贷款处置态度有关。相比较而言,大型商业银行不但贷款产品保守,其不良资产处置特别是个贷不良资产处置也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更多倾向于传统催收、诉讼或ABS.




三、平均未偿本息余额(件均)



2021年3月至12月,2022年1月1日至3月23日,及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23日三个时间段,平安银行与其他银行公告出让资产平均未偿本息余额(单位:元)




件均往往影响着处置团队的积极性,因为在回款率相近的情况下,件均高意味着预期回款金额高,处置团队的期望收益也高。同时,很多处置成本,例如诉讼中的诉讼费、律师费都有固定支出部分,这些固定支出往往取决于案件标的数量而非金额。这意味着如果件均过低,即便全部回款,处置方的收入也无法覆盖成本,从而使得该类低件均案件可选择的处置方法也大大受限制,进而降低回款率。这实质上是个恶性循环。




有很多观点认为件均万元以下较好处置,实际上也要分情况。从债务人个人利益角度看,如果债务人是非恶意并且信用状况相对较好,财务状况恶化并不严重,当然将小额债务及时清偿对债务人利大于弊。但若债务人本身恶意逾期(如从多家银行同时申请贷款又同时逾期)或债务人虽无恶意但财务状况因天灾人祸急剧恶化,则对债务人来说即便是小额债务清偿成本也是很巨大的。而这些债务人的具体情况,在出让公告中或卖方给和资格买方的数据信息中,往往难以判读出来。这就要求专业的估值系统。




单从件均这个指标来看,无论是2021年还是2022年前三月,平安银行公告出让的各期个贷不良资产均在平均值之上,在所有准入银行中,属于诚意十足。




四、逾期月数(账龄)



2021年3月至12月,2022年1月1日至3月23日,及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23日三个时间段,平安银行与其他银行公告出让资产(按未偿本息加权)平均逾期月数(账龄)




从账龄的角度来看,平安银行释放出来的个贷不良资产不尽如人意。相较于中国银行的一年内、建设银行的半年左右以及其他银行的平均3年的账龄,平安银行账龄平均在五年以上。




但有趣的是,在截止2022年3月23日公告出让的总计75期中,账龄最长的两期分别是兴业卡中心2021-01期的188.6个月(约15年又8个月多)和交通银行2021-01期的90.9个月(约7年半多),前者在均未诉讼的情况下,实际上已经接近民事权利最长保护期间。而平安银行账龄最长的平安银行2021-22期账龄85.2个月(约7年多),反倒仅为第三长账龄。




另外,账龄实质上是传统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估算回款率非常倚重的一个指标,但是75期中唯一流标的广发银行杭州2021-01期账龄却只有25.1个月。虽然从传统标准上看2年多的账龄并不算短,但是在已公告的75期中算比较短的。这说明在银行个贷批转市场,特别是在试点时期,账龄不那么被看中。




五、债务人平均年龄



2021年3月至12月,2022年1月1日至3月23日,及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23日三个时间段,平安银行与其他银行公告出让资产的债务人(按未偿本息加权)平均年龄




正如前期文章所提到的,债务人年龄也是影响个贷不良资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平均)年龄较大回款率相对较低。当然在目前所有75期平均年龄普遍偏高的情况下,平安银行指标相对较好。




六、案件处置阶段



2021年3月至12月平安银行与其他银行公告出让资产案件诉讼阶段分布





2022年1月1日至3月23日平安银行与其他银行公告出让资产案件诉讼阶段分布





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23日平安银行与其他银行公告出让资产案件诉讼阶段分布




(单位:户;调解中、已判决或签署调解书但未申请执行归为诉讼中,终结本次执行归为执行终结)




之前文章也提到过,单从处置阶段或者诉讼阶段的角度来看,个贷不良最佳处置阶段或者诉讼阶段为起诉前/未起诉。因为该阶段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冲突烈度较小,债权人可以采取的处置方式较多,处置方案配置也较为灵活。而随着诉讼推进,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矛盾趋于激化,即便出让更换债权人/追偿权人,这种矛盾也不会减弱。




纵观平安45期公告出让的个贷不良资产,鲜有未起诉。户数最多的为终结本次执行,其次为诉讼中。单就这一项指标而言,与其他参与银行相比属差强人意。




七、新锚点


从公开资料分析判断,在平安银行往期资产中,笔数与户数相同的,很可能是平安旗下的“新一贷”;而笔数与户数相差较大的,则很有可能是类似“贷贷平安”的产品。因为前者为消费贷,一般单一借款人(单户)限一笔,后者为经营贷,是平安的额度业务,属可循环贷款。当然,很多期资产很可能是两者的混合资产。




无论是3月1日首期银行个贷不良成交,还是10月27日银登中心首期(线上)不良资产推介会,平安银行都是主角。但从不良资产处置的角度来看,影响回款率的几大指标中,平安的资产只有件均较为理想,债务人年龄相较其他银行较好。其他诸如账龄和案件诉讼阶段都一般。因此平安银行公告出让的资产处置成本确实比较高。也正因如此,在已有的成交数据中,平安银行资产成交价格也较其他银行低。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其他银行也一定有类似不良资产,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释放出来。从这一点来看,平安银行业务已经算灵活。而且即便在春节假期停工与严重疫情两大对个贷不良市场活度不利的因素影响下,第一季度平安出货量依然如此惊人,撑起了个贷批转市场的大半边天。平安银行实质上从某种意义上起到了一定的做市商的作用,活跃疫情阴霾下的个贷不良批转市场。




站在从业者的角度而言,平安银行占据半壁江山的结果,除了源于其企业文化活力和业务灵活特性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个贷不良批量转让试点银行较少。在试点早期仅获准少量风控较为严格的参与者入场,对于控制未知的法律、道德抑或市场风险很重要,对市场未来长期发展也确实有益。但风控严格的银行也意味着对新产品或新渠道有一定抗性,因此若迟迟不扩大试点范围,则有可能反倒扼杀市场的活力和其他参与者的积极性,也可能引起由于供给较少而导致的市场内的“通货膨胀”。


(全文完)




免责声明


本报告所描述的任何行业现象和/或针对行业现象作出的任何评论,无论是普遍存在的还是个别发生的,无论是积极正面的还是消极负面的,均与该行业的任何特定主体(包括但不限于该行业的某个、某些或某部分从业人员、公司、机构及其他自然人、企业、组织等)无关。






本报告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报告内的任何文字、图片、表格、描述、信息、数据、评论和/或观点等)均仅供参考,且都不应被视为或作为合作/业务推荐、投资依据或对任何主体的任何形式的担保/保证,也不构成对任何个人、企业或组织的任何意见或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