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银行账号的户名叫开户名吗(银行账号开户行名称什么意思)

在充满信任危机的社会里,别人哪怕做有利于你的事,你也不会相信。


昨日,一则由清华大学液晶大楼物业服务中心发布的“警情通报”热传。通报称,29日23点25分,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海淀蓝旗营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1760万元。



昨晚,事发小区8号楼一楼电梯口处张贴了多张“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海报。新京报记者 周佳琪 摄


最近关于电信诈骗,每天都有新的热点。因为,每个人都深受其害。


于是各种“防骗教材”也出来了,其中一条就是说,接到电话,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



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们对电信诈骗本来就心怀恐惧,加之徐玉玉之死掀起的持续舆论,和层出不穷的个人信息泄露,以及导致的惨重损失,人们提防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了,有点矫枉过正了。


可很显然,并不是所有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电话都是诈骗电话,比如检察官要给你电话,可能正好与某个诉讼案件有关,可以是嫌疑人,可能是证人,可能是被害人相关的人员。作为一个公民,是有义务配合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侦办案件,一律挂掉,绝不是个办法,这将极大的增加社会成本。


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正为这种个人信息保护不力,个人信息被随意泄露,付出极大的成本。这包括徐玉玉们在内的生命财产损失,这是看得见的。


据统计,在中国,从事网络诈骗产业的人数至少有160万,“年产值”超过1100亿元。这令人咋舌的超过千亿的“产值”,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看得见的真金白银,背后则是看得见的家破人死,难以言说的血泪史。


而看不见的成本是信任成本,是个人信息保护不力,个人信息被随意泄露,导致每个人像一个透明的人,站在明处,而骗子们,想要你的钱财、利益的人,则站在暗处,露出狰狞之相,饕餮之牙,随时要向你下嘴,吃得打饱嗝,可是,整个社会对这些饕餮之兽却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一个个人被吃下去。


出于人的最基本自我保护的天性,谁敢相信电话那边的人是骗子还是公检法的人,网线那端的人是坏人还是好人?本来,公检法税务等政府机关是有、也应该有公信力的,可是,在个人信息保护不力的情况下,这种公信力也在信息传输中被瞬间瓦解,增加了行政和司法的成本。


而人与人本来该有的信任也会被摧毁,因为,骗子往往是利用一个人最亲密的关系,比如亲属、师友、同学等关系来行骗,这极大地伤害着人与人的信任关系,让我们对任何人都采取提防和不信任的交际态度,让整个社会发生信任危机。这是比之财产的损害更可怕的事。


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其实都在假设“他人即地狱”,每个人都在告诫自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那么所谓的“友爱”、“和谐”、“宜居”,“诗意的栖居”从何而来?这将是多么人心隔离,冷漠而缺乏温情的社会?



在充满信任危机的社会里,别人哪怕做有利于你的事,你也不会相信。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举一例编者自己亲历的事。


有一次,编者跟一帮朋友在车站等车,有一个陌生中年男子也在等车,当他看到自己要乘的车来了,赶紧从口袋里掏钱时,不慎掉了10元钱在地上。我把钱捡起来叫住他,要归还给他,这位男子狐疑地看着我和我的一帮朋友,竟拒绝接受这10元钱,顾自匆匆地赶车去了。为此我很纳闷,其中一个朋友说,那男子很有可能怀疑我们准备用10元钱来做“笼子”骗他。


中国有句老话说,“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窥井”。何以如此?因为一人进庙怕的是和尚可能会趁机谋财害命,而两个人一起往井里看,怕的是其中一个出于私利可能会趁机把另一个推入井里。如果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那将是多么的凄凉绝望,没有一丝丝的温暖。


可是,个人信息保护不力,个人信息被随意泄露,会把我们往这样的社会上逼。过去,我们以为自己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可是,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不受严格保护的时候,别人不但知道你是一条狗,而且知道你是公狗还是母狗,知道你的毛色喜欢好……想想,一股悲凉沿着背脊贯通而上——我们拥挤在繁华的现代社会,其实,我们的心灵却离得异常遥远。


本来信息社会便捷的信息自由流动可以极大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而人与人不再信任之后,一定会降低甚至阻止这种自由流动,从而增大社会的交易成本。保护个人信息,是一个健康的信息社会的必要前提。无论我们花多大的成本来保护个人信息,从保护信息经济,从挽救世道人心,从综合效益而言, 都是值得的。(文/廖保平)


如何分辨对方是不是真·公检法?


下面就再科普下那些骗子冒充公检法行骗的“伎俩”,以及我们正确的应对办法:


NO.1


“银行卡涉嫌恶意透支或洗钱、贩毒”诈骗


手法:骗子利用网络电话直接打电话给用户,多人分工,分别假冒银行以及公安局或检察院等单位工作人员,谎称用户的银行卡被复制盗用,涉嫌贩毒、洗钱、走私等犯罪,以冻结账户相威胁,以保护用户账户资金安全为由,要求用户将存款存入安全账户。


防范措施:目前任何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均未设立“国家安全账户”等名目的银行账户。所以当有人打电话要求你将存款转存到所谓“安全账户”以便保全资金的,即可认定是诈骗行为。


NO.2


“电话欠费”诈骗


作案手法:骗子冒充电信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被害人,谎称被害人在某地办理了固定电话并已造成欠费。当被害人反映并未登记办理该电话时,骗子则由多人分工冒充银行、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以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冒用安装了电话并欠下高额话费公安机关正在调查,还发现以被害人名字开户的银行账户涉案将被冻结等为由,要求被害人到自动取款机上将被害人的其他银行卡进行加密,通过英文界面操作,诱骗被害人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的账户。


防范措施:不明来电提供转接到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银行等部门的电话,一定是假冒的诈骗电话,切记不要相信。


NO.3


“邮政包裹”诈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