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体育 >

7、史记商君列传故事

#头号周刊#

先来介绍一下商鞅

商鞅生于公元前395年,卒于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

商鞅最出名就是商鞅变法,写了一本《商君书》,最后车裂而死。

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

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是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公叔座曾经向魏王推荐过他,或用或杀,魏惠王没有采取公叔座的建议。

商鞅是个有才能的人,听说秦孝公招贤令,他就西去秦国。商鞅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引荐。

秦孝公第一见商鞅,商鞅用禹、汤、文、武的治国方法,秦王不高兴。

第二次见商鞅,用春秋五霸的治国方法交谈,秦王很高兴,但是还是没有任用他。

第三项见面是秦王主动找商鞅,商鞅用富国强兵的办法去交谈,秦王任用他。

孝公任用商鞅后,准备变法。

开始秦王也很犹豫,卫鞅劝说到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后后说服甘龙杜挚等人,秦孝公开始变法。

变法内容是:1、颁布《法经》,增加连坐法 , 轻罪用重刑;2、废除旧世卿世禄制, 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商鞅变法的法令虽然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

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随即便出示布告:

"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

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

商鞅又出示布告说:

"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两金。"

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

事后就颁布了新法。

新法在民间施行了整一年,有很多不适应,商鞅利用太子触犯新法处理了太子的两个老师,得以顺利实行。新法推行了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于是卫鞅被任命为大良造

第二次变法

其主要内容有:1、废除贵族的井田制, "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2、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集小都乡邑聚为县",3、迁都咸阳,修建宫殿;4、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

施行了四年,公子虔又犯了新法,被判处劓刑。过了五年,秦国富强,周天子把祭肉赐给秦孝公,各国诸侯都来祝贺。

第二年,齐国军队在马陵打败魏军,俘虏了魏国的太子申,射杀将军庞涓。下一年,孝公派卫鞅率领军队攻打魏国。秦国战胜魏国,魏国就离开安邑,迁都大梁。秦孝公把於、商十五个邑封给了他,封号叫做商君。

商君出任秦相十年,很多皇亲国戚都怨恨他。这个时候有个叫赵良的劝商鞅功成身退。赵良跟他说了这么一番话:

“你靠巴结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才得以亲近秦孝公,飞黄腾达。这不是成名的正道。”“你治理国家却对百姓漠不关心,光顾著大建豪华的宫殿城阙。这些工程算不上政绩。”

“你利用法律手段来排斥异己,对政敌你可以割掉太子老师公子虔的鼻子,对平民百姓你随意用严刑酷法予以残害。这不是执法,只会积累怨恨酿成大祸。”。。。。。“传统道德对百姓的感化比官府的恐吓命令更能深入人心,下民效仿上官的清廉正直比遵循上官的三令五申更为迅速。现在你排斥传统道德,用权力来强行灌输所谓的先进文化,这谈不上教化百姓。”

“公子虔被割掉鼻子后闭门不出已经八年了,你不但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杀掉杜欢,在公孙贾脸上刺字。

“你出行的时候,后面随从著几十辆车子,车子上载满全副武装的士兵,有身材魁梧的大力士陪着你坐车做贴身保镖,车子旁边还有手持矛戟的徒步卫士飞奔护送。这几样东西只要少了一样,你就坚决不出门。你现在处境危险的就像早上的露珠受阳光照耀一样,还想延年益寿吗?”

“你为何不放弃权力,归还十五座封邑,到乡下去浇灌菜园,劝说秦王多做好事:提拔被埋没的贤能、赡养老人、抚恤孤儿、尊敬长辈、礼遇功臣、尊崇有德之士?这样可以使你稍微安全一点。”

“。。。。一旦秦孝公死后,秦国难道真的不会逮捕你吗?可以坐等灭亡的来到了!”

但商君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

五个月后,秦孝公死去,太子即位,太子老师公子虔告发商鞅意欲谋反,秦惠王下令派人逮捕商鞅。商鞅本是魏国人,就潜逃到边境,天黑了想在旅馆里住下。旅馆老板拒绝他说:“对不起,商鞅定下了法律,入住客人没有身份证明,要连旅馆老板一起治罪。”

商鞅这才哀叹道:“天啊,苛法的害处竟然厉害到这种程度!”他不敢住店,连夜逃到魏国。然而魏国因为他曾经背信弃义,又是秦国的通缉要犯,拒绝接纳他。商鞅逃回自己的封邑,纠集一帮人马进攻秦惠王。秦惠王调动大兵讨伐,将商鞅兵击破。商鞅又向东逃亡,路上被擒获杀死。秦王对大臣说:“各位不要像商鞅一样造反!”下令将商鞅尸体车裂,商鞅家族灭族。

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最为公允,他说商鞅是个残忍少恩的人,考察他当初用帝王之道游说孝公,凭借着虚饰浮说,不是他自身的资质。再说凭靠着国君宠臣太监的推荐,等到被任用,就刑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昂,到了后来,他不听赵良的规劝,最终还是在秦国落得个谋反的恶名,身败名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