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万科股权之争财务角度分析(万科股权之争案例分析启示)

编者按


要说2016年资本万科市场上最惊险的股权大战,那非万科莫属。资本与管理层的大战持续了一年多,到如今仍无定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况对万科而言似乎越来越不利。股价暴跌、被恒大超越,曾经的第一房企在股权之争下被弄得满目疮痍。那么,万科到底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真的是因为“野蛮人”的入侵吗?非也!王石的一番演讲彻底暴露了万科早晚分析将有这一劫,不是姚振华和许家印也会是其他人。



正文



就连我们目前唯一共识——万科之争的罪魁祸首姚振华——也被王石刚刚的一番演讲所推翻。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才反应过来,原来万科之争这一战乃是命也,从20年前就已经注定。



王石揭露万科命运

1月7日,万科创始人王石出席了“2017中诚联盟论坛”,并在会上进行了演讲。其中,在提及万科的股权结构时,王石对此颇为感慨。


据悉股权,万科作为当时发展极快的房企,在1988年曾进行过一次股改,即是将万科股权结构调整为40%的企业股和60%的国家股。然而,当时王石很坚决的拒绝了分配这40%的企业股。



对此事7日在演讲时王石明角度确表示,“1988年,我就放弃了股权的所有,尽管当时股权并没有明细到我的名下,就是企业股,国家股。企业股40%,国家股60%,40%怎么分,因为我说我不要,所以不存在分配问题。还不是说有几个合伙人,之争我是唯一的创始人,我不要,谁还敢要。所以基本大家都没有份。我到现在终身无悔。如果到现在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放弃。”甚至于在最后王石表示“我不能要求你一批一批的高管像你一样扮演圣人,更何况你还不是圣人,你不能要求他们像你一样。”



从王石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王石是一个“天真”的商人,再个就是万科之争是早晚的事,不可避免的。


王石:“天真的”创业者

这里我们先说一下王石的“天真”。你可以说王石是一个成功的生意人,甚至堪称创业者的楷模,但他绝对算不上是合格的企业股权家。因为他太“天真”,他的这种天真不仅表现在他作为万科的创始人该得到的股改时40%的股权上,更体现他在万科之争的应对上。



众所周知,在姚振华大举进攻万科时王石的应对措施主要集中在社会舆论上,在股权上他并未作出任何有效的反抗,除了找大股东华润“哭诉”之外。这种做法在任何一位成熟的企业家看来,都是及其可笑的。因为社会舆论对资本的进攻并不能起到一星半点的实质上的伤害,而王石第一时间不是自救而是求启示助华润的行为也使得华润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才会上演后来的华启示万科润宝能联手“逼宫”的大戏。



此外,在2016年的11月份,王石在万科广深地区媒体见面会上再次体现了他的天真。他先是对姚振华表示了歉意,再是对华润表达了谢意,最后甚至提到了“相信资本是有温度的”和“相信万科的文化可以抵挡资本的入侵”等充满着温情的话语。可是,关键是资本的本质就是逐利,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你现在即是向姚振华等大股东跪地求饶,都不能阻挡他们进入万科的决心。



所以说,王石这一温情的“情怀”实在是华而不实,天真极了,甚至于直到现在王石依旧在重申万科文化强大到足以抵抗资本的进攻,简直是可悲可叹!


万科之争早已注定

而正是王石的这种“天真的案例分析角度”行为将万科一步步逼到了如今的地步。在1988年王石作为创始人将万科拱手让人的时候,就注定了万科今日的悲剧,可谓是“成也王石,败也王石”。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40%的股权王石愿意要一部分的话,其他的管理人员自然与之共同承担起万科,即使1991年万科上市,股权得到稀释,管理层也不之争至于落到如今节节败退的局面,甚至于万科或许根本就不会遭到所谓的“野蛮人”入侵。


正因为王石用自认为最案例分析“圣人”的行为把万科拱手相让,才最终导致股权极度分散又是行业老大的万科,对于资本而言,无疑就是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红烧肉,不费力就能吃到,那又何来不吃之说。



此外,财务在野蛮人入侵初始,若王石能够吸取南玻A的教训,集中力量收拢股权,而不是一味地寻求社会舆论以及华润的帮助,或许万科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被恒大挤掉的地步。



从王石的这一演讲看来,万科和王石的遭遇似乎都有那么点咎由自取的意味。万科或许并非完全是被“野蛮人”拖垮,打败这个行业巨无霸的是王石的“天真”。


不管怎么说分析,王石人家现在已经财务自由了,无财务论被人怎么评论,都可以抱得美人归。而我们呢,先实现财务自由,再来评判别人不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