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五华区工商局在职人员(云南省五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认真检在职人员查(1981年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冰封的土壤逐步化冻,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云纺也重装上阵,进行了机构改革和调整,生产发展走上了正工商行政管理局轨,各项工作的重心转向“四个现代化建设”。


云纺新步伐,产品首次跨入“全国优秀”行列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云纺车间


1978年12月11日,云南纺织厂投资115万元,扩建纱场清花厂房4567平方米。项目由云南省设计院设计,昆钢建设公司施工,1979年破土动工,1981年建成投产。


1979年,根据云南纺织工业发展规划,纺织工业部及省市政府批准在云纺扩建中长纤维纺织车间,年产800万米中长隐条呢宽幅坯布,与云南印染厂新增的中长染色生产能力配套。整个工程自1980年10月22日破土动工,至1983年12月全部建成,新增纺锭20800锭、线锭12160锭、75寸1515M 型宽幅自动换梭织机304台,新增职工1502人,新建车间23881平方米,改造老厂房3784平方米。产品有32S/232S/2中长仿毛华达呢、平纹呢、马裤呢、薄型花呢、大小人字呢、色纱线派力司等十余个品种。



中长仿毛华达呢在1983年、1984年均被评为云南省纺织工业系统新产品“百花奖”一等奖,马裤呢获二等奖;中长仿毛华达呢1984年被纺织工业部评为良好产品。这也是云纺的产品第一次跨入全国优秀产品的行列。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开始第三产业创业发展


1985年6月,云南纺织厂开始实行党政分开,推行厂长负责制。按照中央“干部四化”的要求,厂党委对政工干部实行任命制,厂长对行政干部实行聘任制,对生产一线工人实行岗位计件工资制。云南省政府将云纺列为全省实行利改税20个大中型骨干企业之一,实行工资总额、上缴税利与经济效益挂钩。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女子篮球队


到1991年末,云南纺织厂共拥有纺锭103836锭,织机1880台。1992年,云纺新装120台GA615-56寸中幅布机、3台A201D精梳机,引进推广精磨钢领工艺,投资39万美元引进两台日本“村田7-Il2型自动络简机”。


此时,云纺已经感受到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全国纺织产品总量过剩的危机形势。置身于行业竞争,五华区云纺总体上成了老化了的企业:老化的设备,老化的思维。


业余生活


为了企业及全厂职工的生存,为了筹集资金,振兴云南纺织,云纺于1992年7月30日成立“云南纺织厂转换经营机制领导小组”,下设“云南纺织厂多种经营办公室”,由副厂长梁广华负责,厂工会副主席申昆娥任办公室主任,开始了云纺第三产业、云纺市场的创业、发展。


发展多种经营,走上艰难创业之路


1992年8月22日,厂多种经营办公室与五华区工商局签订了“螺蛳湾批发市场二期市场联营协议”,与昆明市工商局签订了“昆明建材交易市场联营协议”。


同年9月,酝酿多时的《云南纺织厂自主经营试点方案》开始实施。《方案》确定的转换经营机制目标是:四年内全面转换云纺经营机制,改革人事、用工、分配制度,形成职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收入能高能低的机制。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云纺车间


经昆明市政府批准,“云南纺织厂裕滇公司”于1992年10月21日在市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梁广华兼任经理。紧接着,11月28日,云南纺织厂与昆明市五华区工商局联合在搬迁后的原中织车间场地共建的“螺蛳湾一期百货服装批发市场”开业,100多名中织车间干部工人转岗到裕滇公司从事第三产业的开发工作,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1993年2月12日,云纺裕滇公司代表云纺与昆明市工商局联办的昆明建材交易市场隆重开业。该市场坐落在云纺厂沿老海埂路300多米长临街的原云纺仓库区,面积1.6万平方米,共引进省内外108家单位和个体在商场内经营木材、建材。


同年10月23日,云南华城饭店开张试营业。华城饭店是云纺“发展生产、兴三促二”的又一项重点工程,这座三星级的涉外旅游饭店是云纺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探索“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新路子的又一部署。12月,云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拓展三产、发展云纺市场,决定将中纺车间二楼的全部生产设备搬迁,用以兴建云纺高档服装市场。



1996年7月,红红火火的云纺昆明建材交易市场的第四期扩建工程开业,占地面积相当于一、二、三期工程的总和,与一、二、三期市场全面贯通,市场内道路四通八达,车辆出入方便,还专门配有仓库区、停车场,主营各种林木制品、胶合板、木地板、线条、龙骨、灯具、石材、五金、油漆、不锈钢。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成立云纺商业区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工商局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从政策调整到制度创新的发展阶段。


1995年初,云南纺织厂被列为昆明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此时,云纺有在职职工5700余人,离退休人员31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拥有纱锭102804枚,织机1128台,主要生产纯棉、化纤、混纺纱和布,年生产棉纱达1万云南省吨;拥有从10支到80支种类外售系列纱支生产线,以及从平纹到16页综及以下的各类斜纹、变花、提花、起皱系列布产品生产线。



工厂主要品牌为“五华牌”、“丰灯牌”各类纯棉纱、混纺纱、纯化纤纱及各类坯布,有自营进出口权及对欧美的纺织品被动配领,先后共有18个产品37次被评为纺织部,省、市优质产品,并利用已形成气候的环境优势,加大力度拓展第三产业规模。

云南省

1996年,云纺组建云南宏华实业(集团)股份五华区有限公司。集团公司依法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股本总额为5530万元。1997年末,为了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解困扭亏目标,党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央、国务院把纺织行业作为突破口。宏华公司果断地抓住这个机遇,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压锭、改造、搬迁和市场开发,争取政策、用足政策,加快实施“优二进三”战略的步伐,将生产系统搬出总厂厂区,易地重建;投资3000万元,改造纺部,对总厂厂区进行总体开发,原有一分厂厂房改为电器精品市场、超市及配套仓库;拆除男工宿舍、停车场、锅炉间、机动旧房共12000平方米,改建为小百货、床上用品、袜子精品交易区。


1999年6月,云纺商业区成立。



锁定中高端产品目标市场


2003年12月18日,为保持云纺品牌,方便对外交往,经昆明市政府同意、昆明市工商局核准,云南宏华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云南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五华”牌商标被列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至2005年,云纺共投入4000多万元,引进了目前全省唯一一条现代化精梳联生产线,以及国内最新型的精梳机、倍捻机、气流纺机,还有国内技术含量最高的细纱机、并条和自动络筒机。设备、技术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增强了中高端产品的竞在职人员争优势。


租赁呈贡生产区后,增加的40余台箭杆织机改写了原来只能生产坯布的历史,可生产色织布。在细分市场后,云纺锁定中高端产品目标市场,调整目标客户群体,主攻目标为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和边贸出口。今天,已具备一定市场竞争综合实力的云南纺织厂不断推进精细管理,能够从容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客户需求。





链接


发展历程中的


兼并与合资


1988年11月1日,昆明第三纺织厂(原昆明大道生织染厂)并入云南纺织厂。云南纺织厂为合并后的企业法人,实施人、财、物、产、供、销的统一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承担生产、经营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1998年,昆明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昆明市优化资本结构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由云纺兼并昆明蓄电池厂,承担蓄电池厂的全部债权、债务。


1999年6月28日,宏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昆明工商局市灯芯绒印染厂合资兴办的“云南宏华嵩明健灵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在嵩明县正式投产。该合资公司经营棉纱、棉布、针织面料、印染、服装等。


2001年,昆明市经济委员会计经委同意宏华集团公司兼并原云南涤纶厂,成为此后宏华集团所属纺织厂的第一生产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