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绿地集团与万科财务分析(万科财务分析报告)


绿地控股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


对房企来说,营业收入是企业阶段性经营成果的一面“镜子”,通常反映的是其1-2年前的销售情况。绿地控股增收不增利的状况一方面说明,在国家强监管下,房地产企业的拿地成本越来越高,地价房价比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毛利率;另一面则反映出绿地的其他多元业务板块对其业绩支撑不足,增长拉财务动有限。


从房地产项目上看,绿地控股的新开工步伐呈现放缓,主要以“去库存”为主。数据显示,1-9月绿地控股完成新开工面积 1387.6 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44.0%,完成竣工备案面积 1459.9 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 34.4%。


房地产销售上,前三季度绿地控股累计完成合同销售金额2302亿元,同比增长5.7%,销售面积18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回款2136亿元,同比增长8%。整体看上去差强人意,但已显现出乏力之态。202财务0年全年,绿地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583.53亿元,2019年这个数字是3859.46亿元与。绿地控股2021全年合同销售额也因此被外界预估将继续下滑至3000-3200亿元之间,同时被判断为房产项目售罄率较低。


评级下调 融资受阻


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绿地控股资产负债率为87.7%,同比下降0.4%;总负债达到1.223万亿,全年保持在一个平稳态势下,反映出绿地控股的降杠杆显现成效。绿地控股也通过官方披露,截至10月底,其净负债率也降到了100%以下,达标转绿。值得一提的是,20万科21年上半年,绿地控股的现金短债比达到1.05,得到一定改善,货币资金覆盖短财务分析期有限负债能力有所提升。对此业内专业人士认为, 绿地控股现金短债比出现变动主要与“三道红线”有关,受“三道红线”的影响,在资金使用效率上表现出积极。


身处高杠杆的房产行业中,企业的融资能力是实现稳健发展、规模扩大的重要指标,这考验着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对绿地控股而言,2021年前三季度的另一个改变即发集团生在现金流管理上。数据显示,1-9月,绿地控股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到491亿元,同比增幅超过880%。2020年以来,绿地控股在现金回流上开启加速度,先后处置了多项海外资产项目,而回笼现金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偿还海外负债。


对于绿地控股而言,高负债是另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以至于基于这个原因市场对绿地控股绿地的整体留在了“大而不强”的印象之上,“上不去的股价,下不来的负债”成为业内对绿地控股与的一个评价。此前,绿地控股债务规模的急速膨胀,一方面为了扩张拿地,另一方面库存积压,大量债务到期,绿地因此动用各种融资工具和手段,银行贷款、发行债券、ABS工具、境外发债等多种方式进行集资。


近日,标普将绿地控股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B”下调至“B ”,以及将公司提供担保的高级无抵押票据的长期发行评级从“BB-”下调至“B”。标普的这个选择主要就是基于认为绿地控股狭窄的融资渠道限制其融资选择。标普同时指出,绿地控股的经营财务分析状况在走弱,靠房产合同销售和抵押贷款的方式无法与“BB”级的同行相比。


与此同时另一家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集团也将绿地控股的评级调整为负面,包括:企业家族评级由“Ba1”下调至“Ba2”;全球中期票据计划的高级分析报告无抵押债务评级从“(P)Ba2”下调至“(P)Ba3”,全球高级无抵押票据评级从“Ba2”下调至“B”。穆迪给出的理由是:在未来6-12个月内,绿地控股将遭遇再融资难、销售难的困境。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多元发展的风潮,很多企业纷纷追赶潮流进行了多元化的尝试与探索,绿地控股也加入其中,除了地产业务之分析报告外,绿地试水了多元化业务转型,试图打造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能源绿地”等多元产业并举发展的企业格局。


然而市场浪潮凶猛,稍有不慎就会被无情打击,甚至有时风浪就是“多元化”本身,这个血淋淋的教训想万科必绿地控股体会的较为深刻。目前来看,虽然业绩没有受到波及,但是产生的一些连锁反应需要绿地控股加以重视和改善,毕竟当下,压在绿地控股前身上的担子已经很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