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中级会计经济法题型分值,2021年中级会计经济法题型

考试竞争,是方法与观念的竞争


各位考生朋友们,大家好!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时间确定为2022年3月10日至3月31日,目前是我们的预习备考阶段。本文主要分享中级经济法科目的备考规划与学习方法,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生朋友们可作参考。


本文主2021年要介绍本科目需要学习多少内容、解决何种问题、面临哪些困难。


一、学习量与时间规划

目前很多同学都会问:“现在就开始学习,早不早?”


我认为可从学习量、总学习时长和时间分配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学习量与学习时长

3月份报名成功至9月份考试,我们称为一个完整考试周期,看起来复习时间很充分,但若将时间分解到三个科目,还是比较紧凑的。


中级经济法共八章内容,约划分88项考点,依照听课、复习和做题这三项常规备考项目的投入时间,听课约60至80小时、复习约150小时、做题约50小时,而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总学习时长约为250至300个小时。若每天学习两小时,五个月即可完成本科目备考。当然,每位考生情况不同,时间上会有差异,但不同的时间分配会产生不一样的复习效果。


(二)时间分配

每天用固定的时间来学习,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复习策略,称为分散式学习。考前集中1个月的时间,每天12个小时的突击复习、临阵磨枪,称为集中式学习。这两种备考方式无所谓对错,但学习效果和备考充分程度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循序渐进地分散式学习中,每天学习的知识点数量不多,因此大脑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消化和吸收。另外,在睡眠中,大脑潜意识也会对白天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强化题型,减少遗忘。可以说,循序渐进的学习策略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大多数人会因各种原因无法坚持下去,甚至放弃,考前又会陷入突击复习的紧张境地。


临阵磨枪的集中式学习,优点是可以集中精力、高效率,开挂一样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考试通过的最低复习量,适合于平时工作生活琐事较多,无法保证持续长时间学习的考生。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短时间内大脑承受的记忆负担较重,精力耗费大,大量易混淆知识点之间互相干扰,阻碍记忆,导致学习压力大、易焦虑。经常出现某题明明会做,但却似是而非想不起来的情况。另外,有科学依据表明,人们短时间记忆的内容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在考试结束后遗忘的速度会比循序渐进学习快很多。


综上分析,我认为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一种习惯,当然也包括了应试考试学习。我们提前进入备考状态,让大脑做好充分预热,哪怕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中断,考前也很容易接续。



现实中,大多数人的学习速率并不是匀速向前的,而是一种脉冲式加速(如上图),我们往往会集中听课一段时间,间隔几周后再继续听课和做题,而学习效率和紧迫感会随着考试临近不断加强。这是因为我们在描述学习内容时通常习惯用“序数”,即考点1、考点2、考点3……,但真实学习状态是“指数”,即我们在掌握了考点1后会触类旁通,迅速理解掌握考点2、考点3……。而要达到学习效率加速上升的那个阈值,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积累,而要达到知识的大量积累,必须将学习时间提前,从现在开始备考。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丹比萨•莫约


二、中级经济法备考策略

(一)学习过程的交叉反复


上图中最外面的“大圆”代表本学科知识储备总量;里面的“中圆”是大部分考生在有限备考时间内可完成全部章节的学习闭环;中间的“小圆”是考试试卷所遇到的考点。


第一轮听课学习中,我们尽量不深挖偏点和难点,先保证学完主线内容,尽快完成全部章节的学习闭环,再循环往复,通过不断的查漏补缺将自己的“知识领地”逼近考纲全部内容,例如,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达到五十项之多,我们可根据考点的重要层级,先记忆重要的优惠政策,而对于低频考核的优惠条目,我们可暂时忽略留待第二轮或第三轮复习时再补充完善。这种有取舍的学习方式最大优势在于,即便考前我们做不到100%的充分备考,但也完成了全部章节的基础备考任务,我们也能从容地走上考场拿下考试。


备考的过程,更像是旅行走入了一个陌生的城镇。如果我们自行探索全部的路线和景点,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手持GPS导航,便可预览全部路线和景点,再依导航路线游览。导航虽是捷径,但城镇中每个景点和街头巷尾,还都是要靠我们一步步丈量出来。老师、辅导书与课程,其实都是导航仪,而考纲范围如同一个城镇,从起点到终点并非是简单的直线,而是一个“面”,我们的学习路线则需要多次穿插反复,从依靠导航到扔掉导航凭借记忆,这不是一个简单地从起点到终点的“点对点”过程,而是要靠大量“点对点”的探索,将线连成面。我们只有经过多次反复学习,才能真正熟悉这个“城镇”的建筑和一草一木。


(二)学习内容的详略得当

我们可以根据历史分值统计表区分不同章节的复习权重,但要注意的是,历史统计数据只是某种事件的结果,对未来而言,只有相关性,绝无因果性。诸如某考点因为去年考过,所以今年不再考核或还会重现等因果预测,均属武断式的臆想,绝无普遍性与必然性。


我们无法精确预测未来考题的细节全貌,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观察,推测出考试的命题趋势。


中级经济法按照分值和内容类型,我认为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三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和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这四章的分值达到了51分,内容涵盖了公司、保险、合同、证券和票据等民商法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多、篇幅大,学习难度偏重于理解层面;第二梯队包括第六章增值税法律制度和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财税法律制度是会计专业考生们得以安身立命的“本门”法律,也是在工作中接触最多的业务,因此在学习中通常不会有太多的理解障碍,分值也达到了30分左右,这两章算是财税专业考生们的奖励章节;第三梯队包括了第一章总论和第八章其他法律制度,分值占20分左右,考试中主要考核客观题型,学习难度偏重于记忆层面,尤其是第八章,其琐碎的记忆点很多,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归纳和整理。


通过上述划分,第一梯队的分值占比最高,我们需要很多时间去听课和复习,民商法学习强调理解原理之后再记忆;第二梯队的学习性价比较高,我们可以通过做题训练牵引知识点,“以题带点”的复习方式;第三梯队的分值不高,但其学习记忆负担较大,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性价比并不高,我认为可以将这两章“功利化”,仅学习与考试紧密相关的内容,对历年考过的高频考点做重点复习,不用探究考点背后的理论和原理,只需机械式记忆。


(三)学习效果的厚积薄发

上面我提到过学习积累是“指数增长”,即我们在掌握了考点1后会触类旁通,顺利掌握考点2、考点3……,这如同建房子一样,在大脑中建成一幢知识宫殿。


合理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同学们加快这一建设过程。我习惯在讲解某一章之前先为大家提供一个整体学习架构(注:非教材目录图),大体系中包括若干小体系,再从宏观到微观逐一讲解。


如我在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授课中(如下图),会将全部知识点搭建在一个背景案例中,一以贯之进行讲解,各章的学习脉络图不用同学们自己做,我会在课程中统一提供。


【图示说明】本案例为本章的背景案例。假设刘、关、张三兄弟设立一家桃园公司,我们可以围绕该公司的设立、制衡与终止来展开讲解公司法律制度的全部内容。设立是指公司法人“从无到有”创立过程所涉及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制衡,可以通俗理解为“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摔破碗”。即在公司法人存续期间,如何能通过合理的法律制度安排,在不同利益关系方维持一种“稳定的平衡关系”,用以照顾不同势力的利益诉求,形成公司赖以存续的基础,包括公司组织机构的搭建和职权、股东与经营管理层的法定权利与法定义务、财务与会计制度;终止,是指公司法人资格“从有到无”的消灭过程,公司因合并、分立等产权变动或解散、清算,会依法导致公司法人资格消灭。


大家在学习中也要注意,易混淆的内容在学习时有相互干扰记忆的现象,比如公司董事与合伙企业合伙人对于同业竞争限制的区别,我们理解记忆其中任何一项规定都没有问题,但两个规定未经区分同时并存于大脑时,会出现似是而非的混淆。这需要我们整体化学习记忆,而不是孤立记忆。比如我的课程中,会为大家逐条梳理易混淆点,按照先后学习的顺序逐步归纳出相应的表格。


老师的授课过程,就是对海量知识点进行整理的过程,充分利用我课程中提供的总结、归纳、图示和表格来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记忆技巧的灵活多样

人脑的记忆特点与电脑有本质的不同,人脑通常采用排除法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我们在学习一个事物时,大脑习惯分析这个事物不是什么会计,并将原有记忆中相似事物逐一排除,剩下的,就是对这个事物的认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充满各种模糊不清的比较与筛选,而学习理解过程,本质就是大脑通过不断地比较和排除,逐渐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学习中必然伴随着遗忘,遗忘也是记忆的一个过程。


好的方法利用了记忆的客观规律,可加快其筛选与比较信息的速度,提高记忆效果。


1.分组记忆法

当需要记忆的材料列出的条目超过6项时,我们可将其按性质合并分组,降低记忆量。


例如,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委托代理终止的情形,包括:


(一)代理期限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


(三)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四)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五)作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终止。


我在课程中将这五项“合并同类项”,分为三组来记忆,如下表:


又如,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条目数量为57项,逐一记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在课程中也通过模组化的方式为大家降低记忆负担,共分为四组:幼老病残、婚丧嫁娶、文体娱教和农房科融(具体可参见我网校的课程)。


2.口诀记忆法

用谐音或打油诗的方式,将无韵律的法条语句转化为押韵且朗朗上口的记忆口诀,如同将沙滩上写的字转刻在石头上,只要背下了记忆口诀,其所代表的考点则牢不可破。我们记住简短口诀的精力要远远小于死记硬背法律原文。


如《公司法》中关于“股东大会召开前股东的临时提案权”的规定,如下:


(1)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10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


(2)“董事会”应当在收到提案后“2日内”通知“其他股东”,并将该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我在课程中的记忆口诀如下:


又如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情形,我编写的打油诗,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口诀记忆法主要是赋予难记忆内容以意义,起到解构作用,其占比只是蜻蜓点水中级,而大规模编写口诀反而会增加记忆负担。学习中,真正理解消化知识是基础,口诀只是辅助记忆,两者相辅相成,如同张无忌练了九阳神功后体内积聚神力,但不练习乾坤大挪移也激发不出来。


3.案例记忆法

法律科目学习的最大优势是有海量的案例来辅助我们理解,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我们可通过记忆典型案例来掌握与之有关的理论、概念和术语。


我的课程中会编写和援引大量有趣的案例,帮助大家掌握相关内容。






4.沉浸记忆法

这是上述案例记忆法的高阶形式。假设我让你立刻描述出你甜蜜初恋时的情景,即便往事如烟,但很多同学肯定也能完整回忆出那天TA的穿着、言谈举止和约会环境,甚至连天气和闻到的气味都能回忆出来,这种深藏在大脑深处、随时可被唤醒的记忆称为“经验记忆”,其记忆的牢固程度甚至永生难忘。很可惜,我们考试学习的大部分内容都不是这种经验记忆,而是距离我们生活和工作较远,诸如某种化学分子式或牛顿定理一样的“知识记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知识记忆很难被完整复述出来。


能不能在知识记忆与经验记忆中间架设一道桥梁,联结彼此?回答的是肯定的。这源于我们人类具备完全一致的心智经济法结构,一种推己及他的“共情能力”。我们完全能够将自己置于一个特定法律关系中,自我加戏成为其中的主角,思考你面对如此情境下所遇到的困境,如何依靠现有的法律规则去解决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枯燥的、看似与学习者无关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经历,形成一种经验记忆。


例如,我在讲解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时,喜欢用“你、我、他”来代入案例,我自己是稳老师,同学们是考亲公司。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分析法律关系的构成和法律规则体系。毕竟,人在看别人热闹时是闲情雅趣的,但自己成为主角时,却另有一番体验。


5.其他小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可以提高记忆能力的小技巧,均经过心理学和脑科学实验论证,可供大家参考。


(1)红色字体在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畏惧感,学习中对重点文字做颜色标示时尽量避免“大规模”采用红色,否则会显著降低向这些知识点发起挑战的勇气,产生消极懈怠感。


(2)不要牺牲睡眠“挑灯夜战”,睡觉前大脑记忆的内容会在睡醒后得以强化,睡眠中的潜意识能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复习巩固。


(3)糖和碳水化合物对大脑记忆有帮助。肉类纤维在消化时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使大脑供血减少,因此最好在学习前吃颗薄荷糖或嚼口香糖,学习后再吃正餐。


(4)一些药品会抑制大脑的记忆功能,在集中学习期间,尤其是考试期间,尽量不要吃药(比如感冒药)。


(5)人在完全安静的环境下反而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可以在学习时适当放背景音乐。其中莫扎特古典音乐有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秘效应,实证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称为“莫扎特效应”。


(6)大脑记忆会有“锚点效应”,学习时身体的动作、周围光线的强弱、书籍的味道、手指的触感等体验,都能与所记忆的文字相互纠缠,成为记忆的一部分。学习环境不仅限于家中的书桌,我们可以随时调整,比如健身时听书、坐车时回想、开会时背法条、周末去图书馆或咖啡厅做题。


(五)习题训练的层次分明

1.习题的层级

  按照学习内容的跨度,可将习题分为:知识点练习、章节练习、跨章节练习和模拟试题。


  (1)知识点练习。


此类练习题与某一知识点绑定,因此训练的针对性较强。我们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对于每个知识点学习都要经历一遍“认知→理解→记忆→训练”的完整链条,这样可以快速体验应试做题,有效解决知识的接受与习题应用间隔期过长的问题。


这个阶段我们刚开始学习,对很多内容的理解记忆还比较生疏,因此该阶段的做题任务是体会某知识点的考试切入点,并通过做题来巩固理解知识内容,而不要求有一定的正确率,甚至我们边看答案和解析边做题也是可以的。此外,我们对做错的题目,要分析出做错的原因并进行标识。做错题目的原因无外乎是对知识点的理解有盲区,亦或是对知识点的记忆有遗忘,我们分析出原因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做题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再有针对性解决、解决后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更加牢固,如此反复,接受信息和反馈纠错交相呼应,自然就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章节练习。


此类习题针对某一章的全部内容所设置。我们在知识点练习训练的基础上,再对本章的全部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跨章节训练,可以起到复习巩固与深化理解的作用。


经过完整的一章学习之后,我们可以通过章节训练来检验这一章的学习效果。此阶段建议采用闭卷不限时间的方式进行,独立完成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待做完全部习题后再翻阅答案解析进行核对。通常讲,章节练习的做题成绩要比知识点练习差很多,原因在于记忆的时间间隔。但是,间隔一天的时间,再要求回想出该网址并要求默写,我们可能就无法做到了。而随学随练的知识点练习正是如此,它会造成我们对知识已经熟练掌握的“错觉”,随学随练≈随学随忘,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章节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通过复盘的方式将“瞬时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解决随学随忘的问题。


  我们核对答案时,无论正确与否,尽量都要阅读每道题目的解析,虽说“核对答案”有一种彩票开奖时的“快感”,但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此,因为我们做题本身是复习回顾知识点的手段,而并非是目的。通过阅读题目解析全面把握某道题的知识点全貌,能够回顾更多的内容,这才能达到好的做题效果。


  (3)跨章节练习。


  考纲中某些自然章节之间会有很强的关联性,学习后面章节有时会用到前面章节的内容。如合同法律制度学习之前应先掌握民事法律行为、公司和企业的设立程序和条件、组织机构、解散清算等内容均有很强的关联性。


  我们学习中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将彼此孤立的知识点“以点连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而设置跨章节练习的目的正是让紧密联系的知识点之间不再孤立,起到“粘合剂”的作用。在学习阶段的中期,我们通过跨章节训练,在头脑中呈现出知识的全貌。


  (4)模拟试题。


考卷不可能只考一个知识点或一个章节,若将前面的习题训练比喻为单兵种作战的话,考卷则是大规模的集团军会战,我们面对的是所有章节的组合协调攻势,各章节知识点相互协调、难中易题目相互搭配,其火力输出要远远超过知识点练习与章节练习。而模拟试题为我们提供了拟真的考试难度和环境,加大了训练强度。此阶段我们做题的单位是“套”,即闭卷做成套的模拟试题,通过拟真的模拟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出得分能力。


模拟试题阶段有三项复习任务,一是训练自己的做题节奏,保证在考试时间里把全部题目做完;二是继续通过做题来复习巩固知识点,反复运用,加深理解和记忆;三是训练出一个强大的临场应变能力,如遇到难题时,不心慌焦虑裹足不前,而是能充分调动知识储备,将整套试卷的习题进行整体层次划分,做到先易后难,自己会的题目坚决拿下,绝不失分。对于不会的题目,是坚持啃下还是放弃,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最重要的是,不会被情绪所左右而影响考试发挥,这如同打牌一样,即便是摸到一手烂牌,也能打的有模有样,扬长避短。当然,想达到这样的“题感”,确实需要大量的模拟试题训练。


我们经过大量模拟试题的洗礼后,可在加深知识理解的同时积累出很强的考场应变能力,将来面对真实考场时,即可做到游刃有余。


2.协调理论学习与做题的时间

  听课、看书等理论学习是积累知识储备、形成知识沉淀的过程,如同积攒一个“弹药库”,我们要将各式各样的武器弹药都配齐,而不能只攥着一个“烧火棍”上考场去面对百万大军。做题则是学习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法以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考场上敌人使用什么样的武器进攻,我们都能在短时间内熟练调用合适的武器去应对,而不能坐拥一堆“大杀器”却无法开火。


  因此,理论学习与做题是一体两面,我们在学习中不能偏废任何一面。上述习题的四个层级,实则是与我们学习的四个阶段相对应,这样可有效解决学习与做题在时间上错配的问题。


通常而言,我们的学习顺序可描述为:①学习完单一知识点后,做“知识点练习”;分值②学完某一章后,做“章节练习”;③学完一个阶段后,做“跨章节练习”;④学完全部章节后,做“模拟试题”,完成了以上四个阶段,即完成了一个学习闭环,紧接着是第二轮、第三轮……这样的学习顺序可以保证在听课看书中完成做题训练,在做题训练中巩固学习成果。


坚定信念并为之付出努力,这是起点;“时刻在路上”不断向前,这是坚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开启2022年中级经济法学习之旅,预祝大家学习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