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青浦金泽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危险品经营许可证范围)


4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60条”落地。至此,长三角三省一市推进一体化发展的“施工图”全部出炉,为长三角一体化深度合作按下“加速键”。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长三角“引擎”全速运转,为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拓展新天地。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度合作,更在于放开思路,找出难点痛点,解决短板问题。这也是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协全会期间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重要内容。


创新是不竭动力


之江实验室是浙江省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成立两年以来,之江实验室在科学装置建设、重大项目布局、高端人才集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拆了‘围墙’,就是一体化发展。”之江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政协委员袁继新认为,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创新驱动是关键。要打造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核心是要完善区域创新的治理体系,破除阻碍创新共同体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既要强化政府主导,又要坚持市场主体。


科技创新券作为提升市场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财政补贴方式,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致公党上海市委会提出,设立专门的长三角示范区科技创新券,用于单向支持示范区内企业、团队和个人使用全国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创新服务。具体方案是制定统一的支持对象,简化使用分类,扩大危化使用范围,根据创新券类别特征,贴合企业和服务机构实际,制定科学的支持标准、匹配合理的兑现程序和方式。


“G60科创走廊”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多个城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交汇地带。中国科学院院士、安徽省政协委员郑永飞建议,统一规划,完善顶层设计。由国家科技部牵头,出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明确构建以共享互通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破除行政壁垒和利益格局。多点联动,落实具体抓手。优化科创云平台功能,同时在线下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推动在示范基地内开展长三角跨区域科技成果拍卖和企业技术难题招标。



在江苏省政协委员章寿荣看来,江苏的优势在于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更好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创新平台建设,江苏要把创新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导向上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路径上坚持走“科创 产业”道路,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生态绿色要率先亮起来


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标志着“生态绿色”作为国家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中迈出了率先实践的关键步伐。


上海两会前,民盟上海市委会组织专家学者,复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我们秉承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实现共商、共建、办理共管、共享、共赢,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的思路。建议在区域生态空间管控上,推动形成示范区国土开发保护‘一张图’,突出重点生态保护功能和生态系统连贯性,着重协调跨界区域生态功能定位。”


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上海金泽水源地、浙江长白荡水源地的取水口均取自太浦河,且相距不远。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呼吁:“探索在试点区域打破行政界限,开展水源地跨行政界限的保护区划定、拆改和保护,从源头开展水源地保护区的一体化建设和保护。”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调研团队看到,太浦河两岸尤其是江苏境内开发利用程度较危险品高,一路走一路数,两岸分布的各类开发利用项目210处。粗略看,包含工业企业、货运码头、仓储堆场等,两许可证岸工业企业集聚,主要以纺织印染等高污染行业为主。


位于太浦河上游的江苏盛泽地区,丝绸印染行业享有盛誉,在当前条件下为保障下游水源地供水安全不得不限产。“即便如此,由于航运发展与危化品运输、农业和分散生活污染排放,发生突发水范围污染事件的潜在风险还是相当大的。”调研组成员对记者说。

危险品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认为,目前,金泽水源地紧邻的浙江相关区域内的村庄已经完成拆移,并规划为涵养林,这一做法可推广。


安徽省政协委员杨建军认为,目前,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一体品化协作还主要在联合监测、预警等少数项目和工作浅层。杨建军建议,深化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构青浦建三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合作办或联席办统筹,市县区联动的常态金泽化沟通会商机制。


还须在“软”相融上下功夫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推动交通联通、资本融通、信息共享的“硬”互通基础上,在“软”相融上也要多下功夫。各地政协委员也十分重视诸如建立公共信息平台、提升各地营商环境的契合度等政策理念方面的融合发展。


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位居国内前列,但对标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仍存在着明显体制瓶颈、行政壁垒,营商环境差异仍较大,发展不均衡。致公党江苏省委会提出,用“同一把尺子”来动态监测、评估区域一体化进程,建议根据世界银行和国家标准制定《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并将能够反映“省市间协作共建、协同治理”的指标纳入体系。在此基础上,各省市再结合实际增加特色指标。


民进浙江省委会认为,要从“智”上融合,优化公共服务共享。比如,推进数据对接,深化科技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与示范区数据信息、科技云平台和政务服务网对接共享。


绿色“长江之歌”——沿江各地政协全会热议“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

记者 白杨 凌云 吕金平 黄静 毛丽萍 王磊 江迪


2016年1月4日,久违的阳光驱散了长江上的薄雾,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调研。看着繁忙的港口,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在第二天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方向,划定了航向。


同饮一江水,共担新使命。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政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携手共促长江大保护的足迹踏遍江岸各地,从云贵高原到巴山蜀水再到江南水乡,一幅幅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政协画卷”徐徐展开。


在沿江各省市政协全会上,大家再度聚焦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主题,绿色成为新时代“长江之歌”的主旋律。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云南处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段,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肩负着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使命,在维护地方和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开发’带来的后果,必须通过‘大保护’来弥补。”住云南的全国政协委员李学林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启动长江流域上下游间的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长江中下游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机制,在长江经济带逐步建立起生态收益区向生态产品提供区的横向补偿机制。


云南省政协常委、云南大学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智库主任段昌群提出,应品科学划定金沙江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保护界限,明确保护范围,将流域各类经济社会活动限定在红线管控范围内。“要结合云南生态功能区划定位,以生态扶贫为重点县区或地州为工作单元,尽快启动云南‘生态(扶贫)特区建设’。”


贵州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境内的赤水河是长江流域唯一没有筑坝、污染最轻的重要支流。如何保护好、治理好、发展好赤水河流域,不仅是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能够为全国类似地区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探索新路子,提供样板。


民建贵州省委会在贵州省政协全会上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贵州境内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的建议》提案,呼吁在“全国一盘棋”框架下,积极构建“全省一盘棋”,进一步推动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编制长江经济带国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加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创新。尽快完善出台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制度和政策,进一步探索构建中央和地方金融统筹协调监管机制,不断满足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的综合需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共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共青浦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政协助力、责无旁贷。”在2019年6月召开的首届长江经济带省市政协研讨会上,重庆市政协主席王炯掷地有声。


如何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在重庆市政协全会联组讨论中,委员们踊跃建言。


市政协委员蒋思海建议,坚持绿色发展系统性保护生态资源,从制度上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孙芳城委员提出,要多措并举推进绿色农业、金融、工业、生态服务等产业发展;点面结合,推进节能减排;深化改革,推动绿色治理多元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形成绿色职责体系,加强绿色治理法制保障。


2019年,重庆市三级政协上万名委员开展“聚焦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委员明察暗访监督性视察活动。市政协委员唐世田感触颇多,建议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大力度控制污染源,进危化一步培育民营环保企业这支生力军进入污染防控领域。







湖北坐拥最长长江岸线和南水北调工程核心水源区。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长江时指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湖北省政协委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黄艳建议“以改善长江生态环境为核心,做好长江沿线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统筹考虑地区水资源条件、环境承载能力、防洪要求和生态安全,逐步推进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与河湖环境有关的规划“多规合一”。


湖北省政协委员黄翠在代表致公党湖北省委会发言时提出,要做大生态补偿的“资金池”,建立“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基金”,稳定生态环保PPP项目收入来源及预期,吸引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长江经济带的保护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与利益调整,以多种共赢形式在流域内打造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共同体。通过生态补偿增强保护区生态产品的产出能力,更好地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实现共赢发展。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江西不仅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更有被称为“长江之肾”的鄱阳湖,其生态环境不仅是江西生态环境的“晴雨表”,更堪称检验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试金石”。







江西省政协全会上,省金泽政协委员熊六政带来提案《建设长江江豚保护示范工程》。他建议,建设保护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等长江江豚保护示范工程;将江西九江整治优化长江八里江段水域环境、推进长江鄱阳湖江豚大保护项目纳入国家生态保护项目计划;加大中央资金对推进长江江许可证豚保护、江河湖治理等支持力度。


无独有偶。南京市政协全会上办理,保护“长江里的大熊猫”——长江白鲟成为“热点”。南京市政协委员孟雷一直关注长江生态保护,今年的提案内容是推进长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孟雷建议,借助科技手段,对长江精准保护。“南京当下虽通过‘生态眼’项目,综合运用物联网、遥感、云计算等新兴前沿技术保护大江大湖,却还有待完善之处。建议把全市28条入江河流全部纳入该项目,更加系统、全面地对长江进行生态监测和智能分析。”


“长江大保护是个系统工程,希望社会公众提高对保护长江的关注度。”沈婷婷委员呼吁。孟雷委员也倡议:“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远比留下物质财富要重要得多!”


大格局———各地政协全会共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之策

记者 罗韦 林仪 宋啸峰 王惠兵 肖亮升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2018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自此,经营香港、澳门特区开启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篇章。2019年2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当前,各地政协全会密集召开。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形成大开放、大合作、大未来的大格局,委员们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整合


粤港澳三地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正在加速整合。


如何让各种优势资源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整合?“夯实机制”与“搭建平台”是各地政协全会的热点话题。


以职业教育为例,民盟广东省委会建议:由三地政府部门牵头,共建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联盟及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组织大湾区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共同打造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建立起三地职业教育机构间的协调机制与对话通道。


广东省政协委员陈彩英深知大湾区中医药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建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主体,整合大湾区中医药优势的人才资源”“加大大湾区内中药药物作用机制和创新新药研发合作,加快中药成果转化”。


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呼吁:组建大湾区食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机制,推进标准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


当然,整合资源绝不仅仅局限于粤港澳三地。







聚焦“闽 粤港澳”交流合作,多位福建省政协委员呼吁“加强与大湾区的全面对接,实现合作共赢”。就像鄞顺利等委员建议的那样:进一步完善福建与大湾区之间的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合作、科技教育医疗合作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联动发展方向。


向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广西开放发展的一个重点。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会建议:整合好各类财政资金,支持各类旅游资源开发。自治区社科联呼吁: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制度,包括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决策咨询机制、健全协调协作机制……


磨合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仅靠整合还不够,还需破解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筑巢引凤”与“创新创业”亦是各地政协全会的焦点。


颇具代表性的是民革广东省委会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的提案。提案针对政府统筹协调与综合服务不够到位、尚未形成良好的创新经营创业生态圈等问题,提出6个“一”:构建“一个组织机构”,加强对青年创新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一套政策”,完善管理与服务机制;建立“一套宣传教育机制”,让更多港澳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家国认知,实现港澳年轻一代“人心回归”与创新创业回流;打造“一个示范基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构建“一个生态圈”,保证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良性发展;构建“一个大数据平台”,对人才、项目和资金等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如何吸引更多的港澳青年在大湾区这片创业热土扎根成长?广东省政协委员纷纷献策——


吴占求委员建议:探索放宽执业医师资格互认和准入,探索实现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吴哲歆委员呼吁: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行业商会,“处理好大湾区同一行业之间的摩擦,避免同一地区同一类型商会并存,行业之间互相打架”……


深圳市政协委员更关注深港澳青年在大湾区企业的实习——


何超盈委员介绍,“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纷纷针对青年人群体,打造了诸多合作交流平台,也取得一定成效。”她建议,循序渐进将实习计划面对群体拓展至大湾区各个城市;同时,探讨深圳青年去港澳实习的可行性,帮助深圳青年人才拓宽国际视野、提升专业知识。


云海清委员提出:推动建立完善粤港澳三地政府人才合作协调机制,构建联系紧密、沟通高效、协调有力的三地人才合作机制;建立互通互认、共享共建的人才引进、评价、服务体系,在税收、出入境、执业资格等多个方面消除壁垒。







融合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粤港澳大湾范围区正在“浓缩”成一个超级大都市。这也是多位政协委员的感受。


深圳市政协委员黄一峰认为,“一日生活圈”“一日物流圈”已经基本实现。“湾区人”生活越来越便捷。黄一峰举了换领内地驾驶证的例子,“香港居民仅需携带身份证或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香港正式驾驶证,就可以在深圳市车管所、罗湖车管分所、深圳湾警医邮服务站体验一站式办结。”


文化也因交融而多彩。广东省政协委员周厚立介绍,“粤港澳大湾区的非遗合作实践很早就在粤剧上有所体现。近年来,三地签订有关合作框架协议、开展粤港澳粤剧群星荟活动、实施粤港澳青年戏剧交流计划等,促进了粤剧的保护与传承。”


对于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陈信光、曾志龙、苏建丰等多位委员表示,要在本职工作中贡献力量。


在交流交往交融中,不仅委员们收获满满,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格局也正在逐渐形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