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经济生活第八课是什么(经济生活第四课课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思政课抬头率显著提升,教学队伍不断壮大,正在成为一种能力式教育


高宁:我认为主要有五方面的改变。一是大家越来越喜欢上思政课,学生思政课的评教分数稳居于学校平均分之上;二是思政课教学队伍不断壮大,青年教师数量增加,且教学质量不错,教学潜质好;三是教学的内容不断丰富,每位老师都努力将课本中的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四是越来越多非马克思主义学科本科生在毕业时选择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最后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改变——学生的思政能力不断提升。


何谓思政能力?我认为包括理想信念,对政策的关注、研究能力,服务国家社会发展能力,以及思想表达能力。很多学生选择将专业知识和“国之大者”联系起来,投入到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创业创新项目中,为祖国发展和人民幸福贡献青春力量。由此可见,如今的思政课正在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不仅是认同式教育,更是什么是能力式教育。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由2012年的100余家发展到2021年的1440余家,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国家的政策投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上好思政课的重要性,教育部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相比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困难更大。令人欣慰的是,不少高素质人才放弃了条件优厚的高薪职业而选课件择投身思政课教育,背后是政策号召的力量,也是青年教师们对立德树人事业的热爱与信仰。


王向明: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上思政课的积极性是什么和抬头率较以前都有较大的提升,这个变化是能够明显感受到的。


积极的变化来源于何处?最根本的原因是大环境的改变。“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三年前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列宁曾说,“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前几天在学校食堂吃饭时,我听见有同学感慨,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同学们真真切切体会到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思政课老师们讲授的理论,同学们都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印证,从而更好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19年秋季开学伊始课,中国人民大学就全面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并融入2017级本科生必修课教学方案。此外,我们依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鼓励并加强教师间的教学交流研讨,建设好“周末理论大讲堂”“同备一堂课”等品牌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视野。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彻底的思想理论,教给学生观察认识当今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


记者:如今的思政课越来越“活”,您认为在与时俱进的教学形式之下,思政课应该始终坚持不变的内核是什么?


高宁:第一个“不变”是政治方向不变。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核心使命,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第四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我们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第二个“不变”是主责主业不变,思政课的主责主业是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的全面从严治第八党和党的自我革命之间的关系等理论创新重要观点,以及在全国两会提出的“五个必由之路”,这都是思政课需要学习贯彻的重点之一。


第三个“不变”是理论深度不变,思政课的目标是“政”,但关键在“思”。当今社会不缺信息,缺的是思想。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所以老师要以深刻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其形成系统科学的思维,最后促进学生形成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将小我融入大我。


王向明:授课形式可以与时俱进不断变化,但思政课始终不变的内核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经济生活关键课程,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有些人认为,讲理论就一定枯燥,要是讲得浅显了就没有理论深度,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党的理论本身不是生涩、难以理解的,相反,其实它很好理解,关键在于老师怎么把概念通过鲜活的事例讲清楚。比如第八我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就选择以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作为切入口,容易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的理论都能在历史事实中得到印证,因此党史、新中国史、改课件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每一位思政课老师应该修好的必修课。


走出教室、走向国情社情一线,在观照现实中阐释真理的力量


记者: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在将经济生活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大思政课”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高宁:“大思政课”之“大”,在于课堂着眼的视野之大、格局之大。无论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还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时举国上下的共克时艰、脱贫攻坚战中一线干部群众的拼搏奋斗,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都是思政课最鲜活、最生动的素材。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课”的重要功能。我认为“大思政课”的授课主体依然是思政课教师,老师应该多渠道多角度搜集各种各样的素材,将鲜活的故事课融入到课堂之中。


除了结合社会生活讲课之外,思政课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我们的社会实践采取的是双导师制,专业导师负责解决专业问题,比如科技如何服务国家、服务第四社会;思政导师则在政策、调研、写作等方面引导学生,在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过程中进行思想引领。通过这些实践项目,培养了学生文献查阅、政策研读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他们找到兴趣或专业与国家需求的结合点。


王向明:对于“大思政课”,我的理解是所有专业所有老师都有立德树人的责任。纵观人类教育史,无论是具有显性政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各类专业或技能教育,都必定内蕴着一定的价值导向。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思政课”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之中。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