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前进坊代理记账(代理记账会计)

张小霞、段重阳、孙亚琦、余涛


2021年12月1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经典与诠释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与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船山学研究的坊未来”工作坊暨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办,线上腾讯会议同时进行,共一百余人参加。


本次会议的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朱承教授主持,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北代理京大学王中江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干春松教授,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顾问、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顾问、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与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发展顾问、广西宝盛投资集团董事长谢建雄先生应邀出席会议,并作开幕致辞。王中江教授对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的成立表达了祝贺,他指出了王船山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独特地位,认为船山学研究委员会的成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提出了他对船山学研究委员会的研究工作之期望。干春松教授指出了船山学研究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他希望船山学研究委员会可以在保障研究自主性的前提下,定期组织具有主题聚焦性的学术活动,从而推进船山学研究并且做出丰富的研究成果。王泽应教授认为船山学研究委员会的成立是一件恰逢其时的盛事,他鼓励船山学研究委员会能够弘扬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为中华学术的推进做出重要贡献。杨国荣教授认为王船山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向度,他回顾了冯契先生的船山研究,从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等方面谈到了对船山学的理解,并且表达了对船山学研究进入一个新会计的阶段之期许。谢建雄先生在致辞中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面临的文化困惑,希望学界能在理论上对“中国之道”给予系统的挖掘、梳理、建构和指引,期待船山学研究委员会在中国思想的伟大复兴中做出贡献。


第二场围绕“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展开,由同济大学谷继明副教授主持,共有五位发言人。浙记账江大学彭国翔教授首先作出了精彩发言,他认为学术界可以从两个方面探讨明清之际的思想世界,其一为纵向上的、中国思想史之发展脉络中的特定环节,其二为横向上的、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与沟通;同时,他强调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互济关系,即不同学科相互配合,从而呈现明清之际思想世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彭国翔教授也谈到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意义,即在政治经济发生很大变化且与西方有更多交流的时代,船山学等思想所蕴含的可能性超出了当时的影响力。清华大学高海波副教授探讨了《从朱子、王夫之看宋明意志思想的展开》之问题,王船山认为从持志的角度才能确立心的主宰功能,志是一种稳定持久的心理方向或者意志状态,而朱子从“虚灵知觉”来认识心的主宰功能是不够的。船山区别了心、志与意,志或者心有恒体,而不是短暂的心理现象,这凸显了《大学》中所讲的心体的道德内涵和意志主义的特征,也是明末清初出现的一股强调道德意志之潮流的表现。同济大学的陈畅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船山“尽心知性”诠释与明清之际哲学转向》。他认为,王船山对性和理的规定类似牟宗三提出的作为类概念的形构之理,这意味着一个历史文化宇宙的建立,从而以“性日生日成”突破了理学的复性说。同时,船山提出了“明德新民理虽一贯而显立两纲”,强调政治在道德之外,也突破了朱子学“明德为本、亲民为末”的理学体系。因此,“顾黄王”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所共同开创出的时代风潮更值得关注和研究。复旦大学的徐波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明清之际儒学性善论的发展——以“三系论”为参照》。徐波老师通过蕺山与五峰的联系,讨论了蕺山对恶之来源的看法。五峰与蕺山一方面坚持性善论下道代理德判断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会计对恶之来源问题做了形上层面的说明。他们对恶之来源的说明并不归结为程朱和陆王提出的善之缺乏,而是“过或不及而失其中正”,因此在道德实践中注重“过”和“恶”的隐秘存在,坊重视人欲的起心动念,因此五峰和蕺山可以遥相呼应并上溯明道,为儒家性善论与工夫论之间的张力做了独特的解答。暨南大学刘依平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早期熊十力思想转进过程中的家学与船山学》。刘依平通过对熊十力早期文本的研究,从三方面谈到了熊十力与船山学的关系。首先,《船山遗书》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大量刊刻影响了熊十力父亲的民权、民族思想之形成和对宋学的偏好。其次,熊十力家学中有着对易学的偏好,熊十力早年也对船山学有较深的认识,促使了后来熊十力由佛归儒的转变。最后,在王熊之学与百年变局方面,熊十力受王阳明和王船山的影响,通过证成宇宙人生来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第三场研讨继续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船山学研究的未来”为主题,由上海师范大学邓辉教授主持,共有五位发言人前进。同济大学谷继明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王船山与天主教思想之交涉》。谷老师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船山与天主教细节上的来往,通过《船山全书》的文本内容和船山提到的关于天主的事情加以勾勒。船山坚持华夏文明的立场,认为天主教是更大文明意义上的冲突。第二部分涉及到船山对西学的评论,尤其是天文历法方面的评论。船山认识到利玛窦和天主教带来了一些新的理论背景,意识到西学带来的挑战,但同时坚持自我主体的立场。船山意识到儒家文明与天主教思想的根本区别,重新思记账考了天和宇宙,在理学的基础上做了新的讨论。天津社会科学院田丰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船山研究与人伦赓续》。他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传统人伦经历了一个持续性的危机。抛开现实历史因素,仅就学理层面而言,传统的天道、天理、天伦等几千年未曾受到过质疑的自明根基在西方近代实证科学与理性主义的双重冲击下趋于瓦解,因此我们需要在中西比较视域中阐发船山对先秦思想的返本开新,并尝试发掘出一些人伦复兴的可能性。重庆师范大学李长泰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王船山的公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李老师在报告中分析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船山思想中是否有“公正”思想,第二个问题是船山所说的公正范畴之内涵,第三个问题是船山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个问题是船山公正思想的新时代研究价值。李老师从现代性话语体系中考察船山遗著中的“公正”思想,展示了船山公正思想研究的理想价值、治理价值和文化价值。上海财经大学陈焱老师的报告题目为《近现代船山研究中的反启蒙诠释路向》。陈焱老师首先介绍了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近代船山诠释偏于启蒙进步路线,对这种诠释路线一直存在着一种批评和质疑。接着,陈老师对近现代以来船山地位之浮沉与川船山思想定性之关联做了一个历史考察。按照两条线索的发展路线认知,一个是所谓宋学精神,一个是所谓的启蒙精神,两者间有冲突和对立。同济大学刘昊老师的报告题目《归己与原本:船山“自然”论的一种解释》。刘昊老师考察了不同学派对“自然”概念的阐释,在报告中提出了关于船山研究的一个问题:天道的自然与人道的自然如何联系?也就是天道如何向人道转化的问题。从刘老师的阅读体验看,船山那里天人有差等,船山对人道自然的说法非常警惕。船山“自然”解释的侧重点在“自”,对此,刘昊老师对船山的“自然”概念和经典诠释进行了非常清楚的考察。


第四场研讨继续以“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为主题,由同济大学陈畅教授主持,共有四位发言人。中山大学张永义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王夫之与方以智交游始末及对后者的评价》。张老师通过分析方以智和王船山的文本材料来考察二人的思想关联和交游始末,主要交游材料在船山著作中。张老师主要根据材料说明了两点内容,一是方以智和王船山的友好关系很晚才发展起来,二是方以智和王船山的思想有较多的不同,但是二人思想中对理学有较多的反省。上海财经大学王格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自然哲学与自然法: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理解宋明理学的两种路径》。王格老师在报告中介绍了“自然”概念的不同诠释前进方向。他认为在中西交流,在明清之际,中西方的一个早期的对话的时候,“自然”问题同样突出。早期的来华耶稣会是在理解说明理学的时候,他先后有两个不同的比较视角,一个是自然哲学,一个是自然法。那么不论是中文的自然还是西方的nature,都是有很丰富的一个哲学史的观念的演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孙钦香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船山与朱子学》。孙老师在报告中提到在船山学的研究中还未像朱子学研究一样在船山学的思想定位方面形成一个普遍认同,进而提出了如何把握船山学思想特质的问题。从这一问题出发,孙老师试图联系朱子学和宋明理学发展围绕船山学进行一个学术史或者思想史上的梳理。重庆师范大学刘龙老师的报告题目为《“形上之气”是否存在?——关于蕺山学研究的一点讨论》。刘老师在报告中讲到有些学者认为刘宗周之论气有“形上之气”与“形下之气”的区分。对于这一观点,他的基本主张是:“形上之气”这种说法的出现与牟宗三等将“形上”“形下”的涵义界定为超越与经验的区分有关。但是对形上、形下概念的如此界定与戴山自己对“形上”“形下”涵义的使用有很大的差别;在蕺山以“有形”论“形下”,“无形”论“形上”的自身语境下,不会存在“形上之气”这样的说法。


校对:张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