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评职108号文件(某某同志调岗的通知怎么写)

摘 要: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呈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和谐稳定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实施高校教师“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在全面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有利于打破一评定终身的一劳永逸,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避免主观因素对教师职称评定问题的干扰,调动教师工作的激情与热情,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有利于去高校行政化,最大限度根除职称评定中滋生腐败的土壤;有利于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大步拓进,营造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建设教育强国。


  关键词:高校教师;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陕西省高校教师队伍稳定性制度设计研究”(SGH20Y045)



  一、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相当长时期内,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对调动教师工作的热情,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学术环境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呈现出诸多问题。


  首先,从高校职称制度内容本身来看,职称内容标准或超出教师能力所及,或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与时俱进,或变化太快,以至于教师取得成绩的速度赶不上职称标准变化的速度,或缺少创新创造,脱离学校和教师实际,照搬照抄兄弟院校职称评定标准为我所用。比如,有些学校规定教师在《人民日报》理论版或《光明日报》理论版发文的字数,需达到3000以上,而实际《人民日报》或者《光明日报》理论版的常态化理论文章均在3000字以内,这充分说明制定标准的人不了解实际,凭主观判断来制定标准。又如,有些高校尤其是某些非文科院校,给社会科学类教师制定只有发在顶级杂志的论文才可以评定职称,经常制定一些要求“蚂蚁飞上天”等非常态规制。


  其次,从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过程来看,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在现有职称评定规制下,整天疲于应付各种名目繁多而无效的“练兵课”“示范课”“标兵课”“剧本课”,每天忙乱于课题立项,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竞争各种奖项,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更多胜算的机会,教师间在职称评定中更是明争暗斗、矛盾重重。与此同时,很多高校限定职称评定名额,将很多达到甚至超过既定标准的教师排斥在应有职称之外,严重伤害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再次,从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结果来看,在职称评定中,胜出者一劳永逸,在职称评定后较少关心教学、科研,整天忙碌于各种讲座、报告、点评、指导。与此同时,评职失败者的工作热情受到严重打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内在潜力的充分挖掘,以及能量最大化的实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后,从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综合弊端来看。在职称评定背景下,职称评定使教师劳动和日常生活与交往都或多或少呈现异化的倾向,教师“言必谈职称”,走不出职称评定的“怪圈”。同时分散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


  因此,从当前高校职称评定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的问题,找寻积极改革与完善现有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对策,打破僵化固化思维,去他力作用的空间,尝试实施“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打造一种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科学、合理、去除主观人为因素干扰、去除终身制的职称评价晋升体系,对于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避免高校教师收入和地位的“两极分化”,建构和谐校园,构建良好的师师、师生关系,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的含义


  “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是指,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中打破传统的职称一评定终身,为克服和避免高职称教师低效、无效、消极工作,而采取的一种科学合理的、去除人为主观因素干扰的、倡导公平竞争的职称评聘方式。其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固化”的教师职称变为“活化”的帽子。以往教师职称都是一评定终身,一名教师只要评上一级职称,那么这个职称就永远属于这名教师直至退休。不管他是否依旧努力工作,是否继续从事研究,是否继续服务社会,永远都拿对应的工资,永远都拥有更多的机会。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职称评定模式,让职称变成帽子流动起来、转动起来,让不同贡献者戴上对应职称的帽子,避免一劳永逸、一评永逸的陈旧职称制度。因此,各高校要根据教师名额确定不同职称帽子的比例和数量,既要体现激励的人性化,又要彰显其原则性和规制性,真正使职称变成“帽子”挂在墙上。


  第二,各高校要制定职称帽子的综合考核标准。这个标准要从各学校的实际出发,具体明确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创新创造的相关内容规定,针对具体情况分门别类实行赋分量化,根据教师每年年终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考评,实施积分量化,按照积分的高低,通过聘任的方式,将职称帽子合理地戴在相应教师的头上。


  第三,明确考核时间和频率。各高校要明确每年考核一次,这样可以加快职称帽子的流转速度,更好发挥流动职称帽子的引领作用。将每年的年终作为年度考核时间,可以规避与教学的冲突,使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应对考核评价,避免矛盾叠加的聚合效应。


  第四,要建构严格的考核机制。学校的人事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不超越、不脱离、不落后于现实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同时,要组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工作小组。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人事处处长担任副组长,各学院的一把手担任组员,学校纪委书记承担监督职责,具体考核数据的累计由各学院办公室负责完成,考核之后要进行及时汇总纠错,对教师的考评结果以及对应的职称帽子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学校纪委要做好教师的申诉处理。


  第五,要做好相关部门的配套服务工作。各学校人事处要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师给予及时聘任,颁发聘书,聘期为一年。财务处要对接人事处的聘任结果,兑现职称工资。从“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的目的来看,就是要通过这种新制度给全体教师创造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和机会,在最大限度调动其工作的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避免在职称评定中“挖门子”“找关系”“打招呼”“送票子”“赔面子”等问题的产生,给高校教师创造安心清心静心舒心的工作环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对学生、学校、国家、社会和人民负责。


  实施“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旨在从根本上遏制教育腐败,避免教师职称评定中各种主观因素、人情因素的干扰,使职称评定权力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掌握在个人努力、团队合作的前提下。学校领导只负责考核标准的掌控、考核制度的制定、考核过程的监管、考核结果的认定、各部门工作的协调与配套,做好特殊人员的思想工作。概而言之,就是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问题上,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根据业绩合理配置职称帽子。让合适的人戴合适的帽子,让合适的帽子戴给适合的人。


  三、“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的实践价值


  1.实施“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有利于打破高校教师职称终身制,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激情与热忱。


  实施“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度的出发点,就是从根本上废除高校教师职称终身制,避免一劳永逸。高校每年不再评定职称,而是根据学校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制定一个可行性强、可量化的考核评价制度。具体来讲,就是高校对每一项考核任务实施科学合理的分数量化标准,在年终考核时对每名教师完成的任务取得的成绩实行积分累计,通过积分累计的方式分别赋予教师相对应的职称帽子。当然,其前提就是学校要明确各单位不同职称帽子的数量。帽子不是固定在某些教师身上,而是作为一种“轮动资源”真正动起来。根据每年对教师的综合业绩考核评价结果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师,教师根据所戴职称帽子的不同来获得不同的待遇。


  同时,我们要注意:其一,要求考核内容合理、量化指标合理、量化分数合理,不超出教师的身体和能力承受范围,考核班子要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其二,“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并不是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戴上理想职称的帽子,而是要根据每年的考核结果来最终确定“花落谁家”。所以,根据年终考核结果可能会出现原有低职称戴上高职称的帽子,原有的高职称可能也会戴上低职称的帽子;其三,实施“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的一个前提,就是原有职称归零,忽视先前高校教师的既有职称,再把他们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其四,为了避免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每一年要对全体教师实施严格的综合评价考核,这样既能避免高职称人员怠工懒工磨洋工,又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原有低职称教师的工作激情,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以饱满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通过实施“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在同一个平台、同一种考核内容、同一个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让全体教师投入到积极的工作状态中,从而使全体教师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后顾之忧的舒适环境中积极努力工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2.实施“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有利于去高校行政化,最大程度上遏制人治与腐败问题的产生。


  相当数量的高校存在着不懂教育教学的行政人员给教师制定职称评定制度的问题,甚至相当数量的职称文件是过时或照搬照抄而来。这些职称评定文件的内容和标准,要么严重超出教师的能力范围、要么内容过时落伍、要么规定和标准搞“一刀切”,要么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常识性错误,过于粗线条,缺少可行性的内容。教师理解起来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去相关部门询问,往往遭到冷眼或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很多教师在职称政策和文件解读问题上千差万别,甚至出现很多闹剧和笑话。


  实施“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一方面,减少了高校职称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推诿扯皮、推卸责任,他们只需要对于学校的考核评价政策,面向全体教师进行一次认真负责任的解读培训,而不是整天忙于非专业化的职称文件内容和标准出台或教师职称评定。职称管理部门的任务就是,每年审核教师的考核评价结果是否精准到位、是否真实、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将教师本人签字最终无异议的考核结果一一赋予不同的职称帽子,并将精准的名单传递给财务部门兑现教师的工资收入。另一方面,避免了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的“人治权治”问题。使全体教师在每年的综合考核评价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理可遵。避免了以往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受各种非客观因素限制或左右的问题,避免了教师在不科学不合理的职称晋升体制下寝食难安、心力交瘁,避免了既要努力工作、又要找领导套近乎,避免了既要努力认真准备材料、又要四处打探摸清谁是掌握自己命运的“大人物”等有损教师形象和尊严现象的发生。同时,“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使教师真正通过自身努力掌握命运,而不是将自己的命运掌控在别人手中,有利于最大程度上遏制人治,遏制由人治产生的腐败,进而让教师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工作。


  3.实施“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有利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我国人事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牵涉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整体推进的速度、力度和效度。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阵地,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是否合理,关涉到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充分调动,牵涉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关涉民生的重大问题。


  一方面,大刀阔斧地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改革,建构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实践中落实人性化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程。实施“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有助于在全社会打造公平竞争意识,最大程度上去除因为“一评定终身”导致的巨大工资差距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通过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改革,可以提高高校领导的战略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水平,强化政治站位本领,提升全心全意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意识,有助于高校相关部门从繁琐重复的业务中脱离出来,为高校教师的成长创造一个安心、精心、清心、顺心、不闹心、不焦心,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工作生活环境。主要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可以集中精力对“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为核心的高校教师职称考核评价制度进行精心设计、合理规划、严格监督,尽最大努力使这项制度更加完善,考核标准更加公平精准,实施过程更加缜密无缝,而不是当作临时性规制给予轻视或者忽略。另外,学校相关领导要真正贯彻落实“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的职称评价考核制度,还要做好高职称教师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服从大局、支持改革,在条件具备的高校可以遵循一定的年龄划分,比如规定3年内即将退休或长期病休的教师可以不参与改革,让他们在思想上做到“通情达理”,在实践中作为改革的主力军和推动者,全力推进高校教师职称体制改革。


  4.实施“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可以引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步拓进,营造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


  教师职称是教师的核心利益,不同职称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收入差距,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质量和效率兼顾,而不是依据职称、年龄进行分配。因此,作为引领中国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主力军的高校教师,要真正发挥其引领作用,就要建构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高校教师职称改革作为中国高校职称体制改革的先锋和先遣军,其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必将最大限度对我国其它教育领域的体制改革起到引领、榜样和示范作用。在高校教师职称改革引领下,全国教师职称改革必将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从而使全体教师在一个科学合理人性化的职称晋升制度中幸福工作、开心生活。去除各种主观和不确定性因素干扰的“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必将在最大限度上调动教师工作的无限潜力和热情。广大教师终将以主人翁的精神,以新时代知识分子的高度热情和风貌,开创教育体制改革的新篇章。同时,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可以最大限度增加师师、师生、干群之间的团结,减少由于职称利益差距所导致的各种内卷效应和各种内耗,有利于各类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利于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的打造和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的营造。


  “以聘代评职称帽子轮动制”,是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一次重大创新和尝试,从制度的提出到落实,必然要经历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毕竟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会触及一些既得利益者,在这次“大型手术”中必然要有阵痛。但是,要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局出发,高校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要做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树立“四个意识”,通过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高校教师队伍打造成一支具有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和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的团队,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楚江亭、李文辉、李廷洲:《新一轮省级高校教师职称政策研究——基于12省份政策文本的分析》,《高校教育管理》2019年第2期,第108页。


  [2]黄培益:《当前高校职称评审现状与对策》,《人力资源》2020年第18期,第60页。


  [3]林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的问题与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第4期,第256页。


  [4]王红、邬志辉:《乡村教师职称改革的政策创新与实践检视》,《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2期,第42—47页。


  [5]马国顺、甘真玮:《“双一流”建设下高校教师职称改革的困境与突破——基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视角》,《高校教育管理》2018年第6期,第107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