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天津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住房公积金暂行规定)

让外商投资沃土成为热土,给负面清单“减负”是个好办法!


与持续推进的稳外贸、稳外资相呼应的是,我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减负”。日前,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下称“全国负面清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下称“自贸区负面清单”)。随着这两个“负面清单”7月23日起正式施行,全国负面清单条目缩减至33项,自贸区负面清单条目缩减至30项。


对于制定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考虑,据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总的方向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以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二是推进制度型开放,三是负面清单只做减法、不做加法,四是发挥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五是在扩大开放的同时维护国家安全。


证事听君梳理“负面清单”的“减负”历程显示,2017年6月份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首次提出全国范围内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截至目前,全国负面清单已经连续三年进行修订,限制措施由最初的63项逐步压缩至48项、40项,直至目前的33项,三年的“减负”幅度达47.6%。


自贸区负面清单的压减幅度则更大。2013年9月份,自贸区第一份负面清单因上海自贸区设立而出台,设立之初为190项,2014年缩减至139项。2015年,在自贸区扩容到上海、广东、天津、福建之际,减至122项。2017版自贸区负面清单减至95项,并覆盖当时的11个自贸试验区。2018年自贸区负面清单减至45项,2019年进一步压减至37项。今年自贸区负面清单压缩至30项,较2013年减少160项,压减幅度达84.2%。


据前述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扩大开放,提振了外商投资信心。2017年至2019年,在全球跨国投资连续下滑的背景下,我国吸引外资分别达1363亿美元、1383亿美元、141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实现了稳中有增、稳中提质。


从今年负面清单的主要变化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进程,二是放宽制造业、农业准入,三是继续在自贸试验区进行开放试点。在全国开放措施基础上,自贸试验区继续先行先试。


专家Q&A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减负”历程中,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


副部长刘向东


从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来,我国不断压缩负面清单目录,凸显我国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和深化对外开放的决心,从减负过程中看,其突出的特点逐步从试点试验区到全国推广,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从优先放宽竞争领域向涉及到国计民生行业扩大,从事前防控风险为主转向提高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


执行院长盘和林


从区域层面看,负面清单的减负历程中,自贸区的开放程度远大于全国,一方面显示了国家对外开放的态度和对外开放的执行力,另一方面表明了国家对自贸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对外资入华道路不断放宽。从行业来看,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都有所放开,其中,金融领域、交通领域、基础设施领域,农业、冶炼、核原料等产业对外资投资门槛都有所放宽。


压减负面清单对我国营商环境及经济发展有哪些意义?未来可进一步开放的产业和领域有哪些?


压减负面清单,有利于鼓励外商投资的积极性,外资的进入一方面有利于加快企业的复工复产,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另一方面对于全球产业链的复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是项多赢的举措。在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在保障国计民生的基础上,包括科技、体育、文化、能源、资源在内的很多领域都逐步可以实现“引进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