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什么是资产阶级人性论(资产阶级的人性 无产阶级的人性)


道德这个词,历朝历代都对此喋喋不休。如果抽象地看,道德是个褒义词,若说一个人没道德,等于是骂他了。但如果具体地看,道德在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内容。在古代属于道德的,今天可能是不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比如上古时期的商朝,杀活人以祭祀祖先神,就属于那个时代的道德。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以其举行杀人仪式而臭名昭著,他们认为杀活人祭祀能取悦神灵,这是很庄严神圣的事。


战国时期,人们尚未从神学的蒙昧时代彻底走出。特别是民间社会多相信万物有灵。例如魏国邺地有一个恶俗,每年都会选取一个民间少女投到黄河里,说是给黄河神娶媳妇,若不这样,黄河神会发怒而发大水淹没人民。他们认为给黄河神娶妻是道德的,只是碰到了西门豹才断然以为这种道德不过是个狗屁。



在帝制时代,三纲五常被认为是最高的道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不可质疑的道德。杜甫于“安史之乱”中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老杜在逃难中可真是吃老鼻子的苦了,但仍”葵霍倾太阳“,像向日葵那样心向天子,对朝廷忠心耿耿。老杜的诗真是感动和启发了不知多少文人的忠君心肠。


末代皇帝溥仪,在新中国被特赦为公民之后,走在北京大街上,还时常遇见些不忘旧君的死脑筯,见了他就要下跪。已有新社会觉悟的溥仪又气又急,真恨不得跺这些人几脚,甩他们几个大巴掌(参见溥仪著《我的前半生》)。


翻开古人的文集,到处可见什么孝子孝妇为爹娘割股疗疾,节烈妻子自杀殉夫的故事,这些人都曾经被表彰为道德模范,受到朝廷或者文人的追捧,恨不得全国人民都向他们学习。元末明初的大文豪宋濂写过一篇《丽水陈孝女传碑》,说是浙江有一个叫陈妙珍的孝女,为了治她祖母的病,先是割大腿上的肉作药引子,但老人家的病还是不见好,后又梦见神人指点,说是必须得割肝疗亲才有效。于是这个孝女当真对着镜子,用刀刺破胸脯,把肝给割了一块。后来有个叫高明来的进士给皇帝上书,要求表彰这个孝女。于是朝廷旌表陈妙珍为全国道德模范。这个“先进事迹”让今天的人们读后,不是觉得感动而是觉得恐怖了。


《儒林外史》里儒生王玉辉的女儿,丈夫生病死了,她决心自杀殉夫。她的公婆泪如雨下,苦苦劝儿媳:“自古蝼蚁尚且贪生,你怎么讲出这样话来!你生是我家人,死是我家鬼,我做公婆的怎的不养活你,快不要如此!”谁知作为亲生父亲的王玉辉,出于忠孝节烈的道德豪情,竟然大为赞成女儿自杀,他一边劝说亲家不要阻挠:“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着他行罢。”一边怂慂鼓励女儿:“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我今日就回家去,叫你母亲来和你作别。”女儿绝食七天死后,王玉辉竟然连说了三个”死得好!“然后仰天大笑,走出房门去了。


看官切莫以为只有王玉辉父女脑子被驴踢了,翻开二十四史或古代文人的别集,看看其中的《烈女传》,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原因就在,那个时代的女德评价就是这样。夫为妻纲,男人是女人的天,宋代以后成了天理。



“五四”以后,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愚忠、愚孝以及女人的苦节遭到一些西化人物的批判和唾弃,新道德要求建立在科学和民主基础之上。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抽象的人性观念受到质疑,阶级斗争观点在革命时期甚是流行,雷锋说过“对待同志要如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般地残酷无情”。道德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人性泛爱论受到批判。


文革时期,我的一个族叔正在上初中,学习不错,但可惜家庭成份是地主。为了表现自己“与反动家庭决裂”的革命决心,拿了一瓶敌敌畏让他地主老子喝。恰好被我父亲看到,冲上前就打了族叔一巴掌,骂道:“你这是什么狗屁革命,他可是生你养你的亲爹啊,你就忍心让他死?”我上小学四年级时,还是在打倒“四人帮”之前。我的班主任老师常替我发愁,因为学习成绩非常好的我,可能会因为家庭成份不好而升不了初中。他找我谈了几次,说:“你得和家庭决裂啊,不然你上初中就无望了。”我那时大为困惑,心想我若和家庭决裂了,谁管我饭呢?教忠教孝本是中国人的传统,可在那个时期,忠于领袖可以; 孝就要讲阶级性了。


目下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官方定义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以诚实信用为突破口等。”这是历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道德标准,体现了当下社会各阶层的道德共识,其中有传统道德的某些元素,如仁民爱民、重视家庭伦理、集体利益优先、反对好逸恶劳; 也有时代新风气,如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


既然道德标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道德似乎有一种历史的不稳定 状态。那么有没有一种古今中外都普适的道德的呢?我个人认为还是有的。这个普适的道德就是共同的人性。


康德认为,若使道德成为可能,必须要有先验的因素,然后后验的道德才成为可能。通俗地说,就是道德必有天生的支撑,然后道德才可能成为现实。假如一个人没有从娘胎里带来的道德倾向,那让他实行道德将是很难的事。比如牛 羊,天生吃草,你让它吃肉,那实在是为难它。孟子所谓人天生有四端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人会害羞,你见过有哪个动物会脸红害羞的?这就是人特有的性,是天生的。孟子举例说,一个人见到儿童入井,不自觉会起恻隐之心,会想办法去救援他。这个恻隐之心就是天生的,是人的初心。


这个“天”就是道,就是宇宙大系统的别名。所以《中庸》首句即说“天命之谓性”,命有赋予的意思,是说天(道)赋予人的,就是人性,赋予物的就是物性。假如有人想救入井的儿童,我想他并非是因为想起了领袖的教导,也非是想起了社会主义道德,而是不由自主的一种本能,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性。


如果那个救人者,初心是想救,后来一转念,我救他有什么好处呢?是想和他爸妈交朋友吗?他父母会不会用金钱感谢我呢?能不能得一个见义勇为的好名声呢?掺杂了这些想法,就不是真实的人性,而是人欲了。所以初心或直觉才是真,转念或第三念往往是人性的迷失。



所以真正的德,是来源于天,来源于道的。道德道德,德者得也,得自于天道的德,才是最为真实的道德。假设一下,假如老天或者大自然是这样设计的,人如果救了落水的儿童,就会烂手断脚,或者让人痛苦不堪,那一定不会有救人的事,如有救人也不是什么道德的了,甚至成为伪道德。这就好比牛本来是食草动物,你偏让它吃肉,老虎本来吃肉,你却让它吃草一样不可能。所以天生的道德,才是真道德。真道德就是来自于道的德。道就宇宙大系统,就是天(所有时空关系的总和)。来自天然的德性才是真道德。


所有的动物都有好生恶死的本能,所有的动物都想活得舒适一点,不要那么受罪。人当然也概莫能外,这是天性。对于执政者来说,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确是可以作为古今中外普世的政治道德。改革开放之后,小平同志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话说得太伟大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欲望,当然这是正当的欲望——满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和个人发展的欲望,这也是与生俱来的人性的欲望。前些年广东有位领导说得更直接、更明白,说是衡量幸福生活的三个指标,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三子登科”,即米袋子、菜篮子、被窝子。被窝子是指性生活。概括起来,就是食色二字。古人说“食色,性也”。食色实际上是人的天性。满足人民的食色需求,这是非常道德的事。你看那些农民工,别妻离子,常年在外打工,食和色的满足率极低,这就很难说是道德的。禁欲是伪道德。戴东原曾说,人死于法,犹可悯;死于理,其谁怜哉?他反对当政者拿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来统治人民。


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作为普通人的我,为什么要承担“爱人民”这个道德的义务呢?如果你不能说服我,这还是有流为教条的可能。流为教条,就会出现两面人和假人,即满嘴的社会主义道德,满肚子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我的一个学生告诉我,他宿舍里有个舍友,已近似于邪教状态了,用个大白布将床包围了起来,弄得像灵床一样,自绝于同住的其他同学了。这也倒没什么,要命的是他常在半夜里放哀乐,说不这样就睡不着。其他人制止,他就要打人,还说他最崇拜的人是希特勒。这人的初心一定是丢失了,也许受了萨特所谓”他人即地狱“的影响,仇恨自我之外的所有人。问题是,这样的人生态度,别人没进地狱,他自己先进地狱了。没有对道的体悟,无仁民爱物之心,灵魂充满仇恨、撕裂与痛苦,这种生活不是地狱又是什么!


《尚书》有”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的说法。天下人共同的愿望,即反映了人这个物种共有的本性,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也是真正的道德。天无心,道无心,以人民的心为心,这就是顺其自然,也就是顺从道。所有不合乎这个标准的,则是伪道德、假道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