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将收官。不少人表示今年在A股“赚了个寂寞”。
不过,今年权益市场有个小众领域表现不错——可转债。
可转债是“债券 股票期权”的投资工具,它具有债券的防守性,也有股票的进攻性。
简单而言,可以像债券一样持有可转债,等待到期还本付息;也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把可转债换成股票。另外,当可转债触发强制赎回条件时,发债企业有权要求持有人转股、或者将债券卖给发债企业。
截至2021年11月23日,中证转债指数今年以来涨15.94%,表现超越了大部分A股主流指数,也超过2588只A股股票同期涨幅(2021年之前上市,共计4161只)。
A股主要指数、中证转债今年以来表现
数据来源:Wind
这已经是可转债市场连续第三年走牛。
2019年,中证转债指数涨25.15%
2020年,中证转债指数涨5.26%
主投可转债市场的可转债基金,表现不俗。
截至昨日,69只可转债基金今年以来全部上涨(A、C类分别计算,2021年之前成立,基金名称含“转债”),平均涨幅为19.34%,涨幅中位数为18.17%。
同期股票型基金指数涨8.94%,债券型基金指数涨4.25%。
2020年,54只可转债基金上涨(共计56只,A、C类分别计算,2020年之前成立,基金名称含“转债”),平均涨幅为19.23%,涨幅中位数为18.25%。
2019年,50只可转债基金全部上涨(A、C类分别计算,2019年之前成立,基金名称含“转债”),平均涨幅为22.57%,涨幅中位数为24.75%。
可转债基金,主投于可转债的基金。一般会保持较高的可转债仓位,综合运用各类策略,挖掘投资收益。
以小通家的融通可转债基金A(161624)为例。
根据基金合同,其投资组合比例为:投资于债券资产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投资于可转换债券(含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比例合计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权益类资产比例不超过基金资产的20%。
可转债最早进入大众的视线,应该是在2014-2015年。
当时,可转债曾走出过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但随后又在股灾中回到原点。
这样的行情让很多人感叹:原来债券可以比股票还“疯狂”。
2014-2015年中证转债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Wind
随着这两年的不断上涨,特别是今年的亮眼表现,可转债又被大家关注起来。
然而,相比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可转债基金依然是小众产品。
2021年中报显示,69只可转债基金持有人户数不到82万个。而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今年8月表示,公募基金有效账户数达11.9亿个。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可转债市场、了解可转债基金,我们找来了融通可转债基金的基金经理许富强的最新观点。
许 富 强
融通可转债等基金基金经理
10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3.5年基金管理经验。2011年7月加入融通基金,历任固定收益部研究员、专户投资经理,现任融通可转债等基金经理。
如今的可转债市场和2014-2015年有何不同?
为何今年可转债市场表现不俗?
如何看待可转债市场和可转债基金?
一起来看看许富强怎么说:
2014-2015年可转债市场表现很出色。如今的可转债市场跟当年比,有何不同之处?
现在的可转债市场跟2015年的市场已经完全不同了。
2015年是一个全面牛市的行情,当时随着正股涨了很多后,绝大部分可转债都被强赎了,可以配置的可转债标的非常少,大多数标的都转成了股票。当可转债转成股票后,它作为债券的属性就没有了。
近两年差别在于:
第一点,自从证监会对企业的定增融资进行限制后,市场上发行的可转债逐渐增多,发行量较大,当前可转债数量已经达到400多只。
第二点,当前可转债的行业分布非常广泛,基本上覆盖全市场所有行业,包括一些热门主题行业的企业都在发行转债,相当于市场活跃度高了很多。
第三点,当前转债发行人对于自身强制赎回权利的行使已经不那么看重,所以这方面也给了转债非常好的机会。当前市场的400只可转债中,价格超过130又没有选择行权的转债将近100只,可以说1/4转债的价格上限已经打开。
在以前,企业对强赎权的行使比较确定。但现在部分企业偏向于不行使强赎权。因为看好公司基本面,预期股价在未来有进一步的上升空间,市场还是可以让它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正溢价。
(这里解释一下,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时会设置一个强赎条款,条件是30个交易日内,只要有15个交易日正股的股价大于转股价的130%,发行人有权按照一定价格,将可转债赎回。
以前,企业往往会行使这个强制赎回权。但这两年资本市场比较活跃,较多上市公司为了彰显对自身股价有信心,同时避免赎回对正股价格的影响,很多公司逐渐开始不行使转债的强赎权利,进而导致市场出现一些价格很高的可转债。
所以,以前转债的价格曲线多在债底和130的价格区间内,而现在转债的价格上限有所打开。)
另外,作为债券投资者想参与权益市场,转债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所以这方面市场也会给予一个合理的溢价。
今年可转债市场表现超越A股的原因何在?
2019年和2020年股市赚钱效应主要是体现在赛道资产上,如白酒等板块。但这类型资产在前些年里基本没有发行可转债。也就是说,几乎没有相关的投资标的。
另外,过去几年转债市场上的大票(规模100亿以上)发行基本以银行为主,这些票在近3年里收益表现比较一般,拖累可转债市场表现。
随着近两年全行业陆续发行转债,如今市场转债标的已经超过400只,基本上每个行业都进行了覆盖。
转债的发行人中,属于上游资源品和中游制造业的较多,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占比较高,转债正股与权益市场风格较为契合。
另外一方面是今年的债券市场不太好做,导致债券市场上一些原本投资债券的资金,转移到了转债市场上寻找收益。
变相的,转债的投资者就更多了。因此当前转债的溢价会比以前高一些,这也是今年可转债收益率比较高的重要原因。
转债市场现在的投资机会还大吗?
具体到可转债投资上,“债”的部分是相对保守的,主要追求的是低风险的收益。
要想得到比较“厚”的收益,主要还是依托于它转股权带来的收益,那么权益市场就一定要活跃。
对于当前权益市场,包括债券收益率、央行表态、政策走向等整体流动性环境较好。
从权益市场自身结构来看,尽管有些赛道的品种估值已经很高,但还是有很多资产的估值处于在历史低位。
这也意味着股票市场的估值还存在分化差异,只要不是所有资产都涨得很贵,就有可能从对应的转债中去挖掘投资机会。
可转债基金如何参与可转债打新?
可转债打新有三种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对于原来持有股票的股东可以参与企业的可转债配售,当可转债基金持有某家企业的股票时,就可以去参与可转债的配售。
如果没有持有公司的股票,还有两种途径可以参与:
一个是线下打新,线下打新就是去申报一定量的可转债,和新股一样,企业会进行一定比例的配售,相当于股票中的机构打新。
另一个是网上打新,就是企业在某一天公告后,在网上跟散户一样挑代码对可转债进行申购,然后摇号中签。
这三种打新方式中,前面两种我们都会参与。第三种打新因为中签比例特别小,概率较难确定,所以只有在面对一些机会非常好的标的时才会去参与。
可转债市场也出现过大幅调整,你如何控制回撤?
如何争取有效地控制回撤,是要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去做。
从近几年的实际运作看,回撤幅度主要取决于股票市场。
当前由于可转债市场较热,转股溢价率较高,市场更多是把可转债当作权益资产来看待。在权益基础上还有一定的溢价,在这个时间点去做回撤控制,或比控制股票回撤更加复杂。
从长期角度来看,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偏股/偏债转债的持仓。
比如市场股票涨得好,那么就会选择一些偏股性的转债,在整体较好的权益市场中去配置防守的品种,是不划算的;如果权益市场机会不大,则会选择偏债性的转债,力争更好地控制回撤。
你的可转债基金,挑选个券的逻辑是什么?
近两年整个市场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而散户的比例越来越低。比起散户,机构投资者对盈利预测、基本面的关注度会高很多。
此外,过去两年市场呈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大家对主流赛道的龙头标的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当一些主流赛道的龙头标的实现较好涨幅时,赛道的一些中小资产估值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还是一个很便宜的状态。
我们会去筛选这些性价比合适、有价值空间、且具备行业景气度的个券进行配置。
其实可转债这类投资品种本身,是希望通过优秀投资品的选择、时间的加持,力争做绝对收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