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以来,一股服务“新风”在青岛农商银行300多个网点迅速吹开——这是青岛农商银行推出的“一次、一窗、限时、亲情”新型金融服务标准。一时间,各网点的服务水平提高了,服务效率加速了,客户脸上的笑容变多了。
新标准带来四项转变
因为银行网点业务量大,客户往往要经历等候时间过长的情况,有时候因为资料准备不齐,需要往返网点多趟,不仅影响了业务的办理效率,挤占了客户的时间,也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资源形成了浪费,一直被社会各界所诟病。“一次、一窗、限时、亲情”新型金融服务标准,正是针对上述问题的全新服务解决方案。它带来了四方面转变:
从“不能办”向“可以办”转变。青岛农商银行要求一线营业网点及时转变观念,学会换位思考,充分体谅客户的困难,提前通过“明白纸”等方式做好相关业务的介绍,让客户在办理部分复杂业务前对所需要提供的资料已经一目了然,努力避免出现因提供资料不全不能办理业务的情形。对确实出现因客户提供资料不全、手续存在瑕疵等情形时,该行要求网点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真实合规的前提下,采用先行受理、容缺办理、跨网点受理等模式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原则上不再直接退回客户。
从“长时办、多窗办”到“限时办、一窗办”转变。“一次、一窗、限时”工作标准的要求就是柜面业务必须一次办成、一窗办理、限时办理,这对柜台员工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青岛农商银行在狠抓一线员工业务学习和技能练习的同时,在全行还重点推广了“李鑫一点两线工作法”,在业务合规的前提下,规范、简化业务办理手续,限时办理,有效提升柜面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客户排队等候时间。此外,对涉及到需要内部不同岗位之间的符合类业务,该行要求通过内部传递方式解决,不得让客户通过调换窗口方式办理。
由标准服务方式向“亲情”服务方式转变。青岛农商银行把“亲情”服务正式列为全面推广的服务标准之一,要求一线网点从解决客户实际困难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特殊群体的业务需求,不随意拒绝、推诿和搪塞客户,在确保客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由会计主管负责制定合理的业务处理方案,为特殊客户提供亲情化、有温度的服务。例如对于本人行动不便、无法到柜台办理业务的客户,可由其家庭成员携带相关身份证件到营业网点预约上门服务;当存款人本人由于疾病或突发事件丧失意识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可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协助其近亲属将相关款项通过转账方式直接支付给有关医疗机构,专用于救治存款人本人。
“四字”理念,促进服务提升
解决问题突出一个“活”字。针对各网点高峰时期业务繁忙而服务窗口相对不足的问题,青岛农商银行全面启动了弹性窗口建设制度,实行一岗多责和双向弹性营业制度,有效提高窗口服务效率和厅堂营销能力。一方面,大堂经理要做好厅堂客户分流,及时掌握厅堂内客户等候时间,确认客户所需办理的业务是否可通过智慧柜员机等自助设施办理,尽量减少窗口业务数量;另一方面,理财经理要作为替补,按照本网点厅堂站位和补位机制参与厅堂各岗位的补位,在厅堂客户较多时优先补充到厅堂营销经理或者综合低柜岗位。
业务办理把握一个“规”字。在加快服务水平提升的同时,该行始终把保证每一笔业务的合规性放在了首位对待。牢固树立合规意识,找准营销服务和合规风险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力争在有效防控合规、操作风险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贴心、高效的金融服务。其中的程序控制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监控厅堂业务办理的全过程,保证每笔业务的可追溯性;重视客户信息保护,妥善管理客户档案资料,确保客户信息和资金安全;规范厅堂服务话术,用通俗易懂、合规高效的文明规范服务用语与客户交流和互动,提高客户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最大限度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通讯员 隋利峰、姜瑞涛、刘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