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收 >

盛产稻米的台湾,为何流行面食

日前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网站表示,通过地图检索可以看到,在台北有38家山东饺子馆和67家山西面馆。味蕾不会骗人,台湾始终是中国的一部分,“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会回家”!确实,味蕾不会骗人。地处南方、盛产稻米的台湾,为何流行面食?从台北到全台湾,目前岛内又有多少大陆口味的面馆或饺子馆?

从台湾百姓常用的搜寻引擎数据,我们或许可见一斑。输入关键字“饺子馆”有超过1730万笔信息,“川味牛肉面”有484万笔,“中式面食店”751万笔,“北方面食馆”近73万笔,“小笼汤包店”1150万笔。上述统计数字虽非精确数字,仍可初见台湾民众日常饮食中追随的大陆味蕾印记。

闽粤先民入台移垦时期,岛内的主食以米食、番薯为主,为何面食会成为岛内民众主要饮食之一,这些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事实上,这与1945年至1949年间大量大陆各省人民迁台有关。百万军民将大江南北的面食文化带到台湾,丰富了台湾的饮食生活。

大量大陆各省同胞入台,在岛内被称为“外省人”。相应地,台湾本省同胞则被称为“本省人”。这些“外省人”与原本在不同时代先后赴台的闽南人、客家人和少数民族同胞之间融合、通婚,为台湾地区带来更多全国各地的文化元素。体现在饮食文化上,面食即为一个明显例子。

台湾知名作家杨渡曾在文章中写道,从大陆来的一百二十几万人,来自全中国大陆各地,口味不同,饮食习惯殊异,而眷村又大多依部队而建,许多不同地方的人于是住在了一起。当时眷村的生活困苦,能做菜、包饺子、做家乡口味的人,往往互相扶持、彼此分享。于是,刘妈妈家的饺子、张妈妈家的狮子头、张伯伯家的豆瓣酱等,就从眷村的共同分享,成为附近市集的小摊子,增补一点收入。有些就这样逐渐成为附近的名店,延续到了今天。

曾在眷村居住的台湾民众大多不乏上述经验。不仅是“外省籍”,与“外省兵哥哥”通婚的闽南客家媳妇,甚至夫妻均为台湾“本省籍”的家庭,受到“外省”邻居影响,自然也会学作一些面食。

公务机关退休的阿美家就是一例。父母先祖均来自泉州的阿美,在小学时代随任职空军的父亲住进了台南一处眷村。成长期间,她与“外省”族群打成一片,逐渐习惯了面食为主、无辣不成食。

阿美说,他们家的眷村是较后期兴建的,规模小,仅百户,多数的“外省伯伯”来自大江南北,“川娃儿、服蓝滴、山东印、东北大叔、江西表儿、广东银”……跟她阿爸一样是闽南人的只有三四户。虽然是闽南人,她家在入住眷村后,很多生活习惯受其他大陆各省邻居的影响甚深。不论说话口音、饮食均变得“外省化”,面食、包饺子、吃辣椒早已融入生活。

当年的台湾社会,巷口“外省”面摊比比皆是,粗细圆扁面条,面疙瘩、猫耳朵、刀削面等等,任君点选。吃着跨海而来的家乡菜肴,形塑成长记忆,甚至发展出各类知名的眷村面食,如川味牛肉面、山西刀削面、山东水饺等。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能享用家乡味,不论是巷口山东伯伯叫卖的阳春面,还是后来衍变发展成各具特色的“外省菜”或“眷村菜”,都是大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地饮食文化在台交流融合的见证。“外省”族群从面食文化中解乡愁,吃出成长记忆,甚至在族群融合中推广了面食。在各个不同阶段从大陆渡海赴台的先民及其后代,通过舌尖味蕾记忆和传承着浓浓的家乡味。(作者:闽南师范大学 台湾教授施沛琳)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曹飞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看台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