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递延收益为什么是负债(递延收益为什么是负债其他流动资产)


递延收益为什么是负债?


不是所有递延收益都计入当期损益,只有部分符合法律规定的递延收益才计入当期损益。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才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应当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因为递延收益带有递延性质,主要是转入损益和权益之前的一个暂挂的过渡性项目。一般需要在未来期限内合理地进行分摊,分期确认为收入或收益,可以简单理解为预收性质的款项,即预收了收益,那么就属于负债类科目了。






流动负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在财务报表中递延收益列报于非流动负债大类。因为递延收益结转营业外收入时,并不会发生经济资源流出,因此递延收益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修订)》第十九条所规定的构成流动负债的任何一种情形,所以只能是非流动负债,列报于非流动负债大类的“递延收益”项目下。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修订)》第十九条规定: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


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


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3、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


4、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负债在其对手方选择的情况下可通过发行权益进行清偿的条款与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无关。


企业对资产和负债进行流动性分类时,应当采用相同的正常营业周期。企业正常营业周期中的经营性负债项目即使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超过一年才予清偿的,仍应当划分为流动负债。经营性负债项目包括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这些项目属于企业正常营业周期中使用的营运资金的一部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