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高明如何办理进出口权(进出口权办理需要多久)

高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图为企业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近日,高明区召开2019年前三季度经济分析会。据统计,前三季度,高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5.66亿元,增长6.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总体呈现韧性增强、活力提升、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当中,高明共有9个经济指标增速位居佛办理山首位,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基建投资增长124.7%、水路运输周转量增长50.6%等。同时,高明金融总量持续壮大,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此推动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在高明加速集聚。


会议明确,高明接下来将围绕五方面工作开展攻坚,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经济运行稳步向好。


金融活水通畅


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前三季度,高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5.66亿元,增长6.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总体呈现韧性增强、活力提升、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和全国工业百强区,工业经济继续发挥着高明经济增长“压舱石”作用。数据显示,多久前三季度高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1、0.9和5.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较全市高8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骨干企业的表现是经济运行韧性增强的直观反映。前三季度,海天调味、中油高富、万和电气、中旗新材料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税收保持快速增长,带动全区税收增长4.4%,增速居佛山全市第二位。


金融活水通畅,也有力激发了高明实体经济活力。前三季度,高明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2%、18.8%;全区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1.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93亿元。此外,高明新成立市场主体4527户,增长18.66%。


从发展后劲看,得益于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外贸进出口回升,新的发展动能正在高明加速集聚。在招商引资方面,前三季度高明共引进项目108个,合同投资总额286.29亿元,其中重大产业项目6个,投资总额131.3亿元;在投资项目储备方面,前三季度高明共办理投资备案项目195个,目前全区在库投资项目370个(不含房地产项目),总投资408.38亿元,在库建设房地产项目75个,总投资608.59亿元;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高明111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6.8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额的83.22%,超时间进度8.22个百分点;在外贸进出口方面,前三季度,高明对欧盟进出口增长1.6倍,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4.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15.1%。


从第三产业表现看,三产增速虽受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影响而有所放缓,但增速仍高于GDP增速,这有赖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带动。前三季度,高明接待游客60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37亿元,分别增长11.7%、9.5%,拉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8.1%,全市排名第一。


“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辩证思维,既要看到当前全区经济运行的差距和短板,更要看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加速集聚的新态势,从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高明区区长梁耀斌说。


水陆货运量快速提升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底气更足


此次会议公布的高明水路和公路货运量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高明水路运输周转量12.09亿吨公里,增长50.6%,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公路运输周转量9.44亿吨公里,增长12.5%,增速全市排名第二。


“高明水路运输周转量的快速增长,反映高明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再加上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增长,高明已呈现出货如轮转的发展趋势。”梁耀斌分析说。


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加快选址建设为契机,今年1月召开的高明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要积极构建水陆空铁综合交通体系,努力把高明打造成为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在公路交通方面,高明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有广明高速、江肇高速、高恩高速、江罗高速;另有国道G359线、省道S272线、S273线等快速公路,区域内高快速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为更好地促进新机场和周边路网衔接,高明当前正主动对接广佛西部通道高速、广中江西延高速、南沙至云浮高速(佛山机场高速)、肇庆至机场高速等新增高速线路规划,并积极配合推进肇明高速、佛肇高速建设。


除高快速公路密集布局外,高明也正全力配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一方面做好广湛高铁沿线土地征拆管控,积极争取深南高铁、珠江肇高铁引入高明;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佛山地铁二号线二期工程尽快启动,并确保高明有轨电车示范线首期工程年内投入使用。当中,包含佛山地铁二号线二期工程在内的《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已完成省级初审工作,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在水运方面,重点是推进江海空港联运。高明将主动适应佛山水路货运重心向西江航道转移趋势,优化“两区一港”功能布局,加快建设高荷港国际航运码头,支持珠江货运码头、高明客运港做大做强,并优化港办理区周边物流园功能区布局,加快打造临港经济区。


增量优质存量优化


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再破400亿元


推动经济运行稳步向好,此次会议明确,高明接下来将围绕五方面工作开展攻坚,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为扩大有效投资,高明将紧扣计划投资总额约479亿元的327个工业投资项目,全面落实“模拟审批”“优先审查”和“拿地即动工”等各项举措,推动工业投资稳步回升。在技改投资方面,全区现有技改项目84个、计划投资48.75亿元,年内力争完成技改投资24.53亿元。高明还将聚焦城市治理、交通建设、乡村振兴、低效产业用地整治等重点领域,全面核查项目投资规模、建设进度,抓好项目及时入库,夯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基础。


为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高明将坚持“增量优质、存量优化”思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深化多久推进低效产业用地整治,年内建成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实施差别化资源配置政策,压减一批低端加工型、低效用地型企业,促进一批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加快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应用、机器人应用与智能化改造,年内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13家以上,培育智能制造领航企业15家,推动300多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推进产业大招商,力争中南高科智汇城、松澜产业园、万洋空港众创城年内动工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聚焦国内外500强、上市企业、创新企业、农旅文旅等重大优质产业项目,确保完成市下达14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招商任务,力争全年引资额再破400亿元。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力争年内高企存量突破180家,确保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5%以上。


为推进服务业增量提质,高明将加快培育发展以休闲旅游、商贸餐饮、现代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做强休闲旅游业,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进打造“百里花廊”的花香旅游经济、打造研学游示范基地、打造美丽乡村旅游示范点三大特色行动,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如何融、全域共享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推进城市消费挖潜,加快规划建设西江新城、荷香路片区等美食街,依托盈香生态园打造乡村美食、农产品展销一条街,提升中港城、新亨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配套水平。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安博国际物流园、溢达供应链中心、万科智慧物流产业园落地见效,加快推进以中心镇为单位的物流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冷链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业上规模上台阶。


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高明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深入实施革命老区村三年特别帮扶行动计划,确保年内完成首批104条老区村的848个项目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再启动150个老区村改造提升工程。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年内完成212个有经营性资产的社(组)的股改任务。加快培育发展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经济等农业新业态,以崇步农业园区为核心打造总面积2万亩的省级丝苗米农业产业园,依托凌云花谷、盈香生态园、陌上花开等项目打造总面积6万亩的省级花卉产业园,引领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


为提升区域综合环境,高明将统筹推进软、硬环境建设,为经济发展搭建更好平台。当中,高明将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不超过4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平均审批时间不超过25个工作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年内改造提升城乡厕所109座,完成103个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水体连通、引水活化、生态修复、景观改造工程,年内推动打造西江滨水活力带、西江产业新城山水走廊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9大重点生态工程,推动云勇林场扩容提质,年内缩减速生桉林面积2万亩以上。


■链接


放宽准入门槛,优化设立流程


前三季度高明市场主体增长近两成


高明区前三季度经济分析会议透露,1月至9月,高明区新成立市场主体4527户,同比增长18.66%。截至9月底,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6355户,同比增长9.11%。


“市场主体总量增长率低于新设立市场主体增长率,主要有两方面因素。”高明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是自然注销,每年都有大量市场主体由于自身原因,主动注销退出;另一方面,高明今年扎实开展市场主体“清基数”工作,大力清理“死户”,累计注销市场主体3204户,同比增长53.74%。


为提升市场主体开办便利度,高明今年以来严格落实多证合一、住所申报、取消经营场所使用证明、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证照分离等商事登记改革举措,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


同时,高明出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开办企业专窗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设立流程。目前,高明已实现内资有限公司设如何立当天办结,比改革前5个工作日的承诺时间,压缩了80%。


此外,高明大力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商事登记终端机办、微信端办等立体化办照模式,申领营业执照不再局限于时间、空间,而是全天候办理。在微信端办方面,高明区依托佛山市移动版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实现企业设立登记不再局限于工作日及工作时间,365天24小时不打烊。市民只要登录高明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马上就能填写申请材料、即时领取营业执照,真正实现商事登记业务的全天候办理;在终端机办方面,市民可自助办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内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登记业务,办照时限实现由原来的5.5天压缩到最快5分钟内,最长不超过半小时,服务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同时,企业申领营业执照实现全过程“零见面”,企业登记审批流程的优化取得质的飞跃。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加大对住所登记改革、企业简易注销等商事登记各项新政的宣传力度,使群众对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各个步骤及流程“一看就明白,一次能办成”。同时,高需要明区还将使用进出口权全市统一的“证照联办”审批平台,推行营业执照和后置许可证“统一受理、并联审批、统一发证”服务模式,持续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镇街亮点


●荷城街道


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前三季度,荷城街道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28.59亿元,同比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6.78亿,同比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37.4%。


今年以来,荷城落实“项目为王”理念,着力推进15个重点项目建设,截至9月底完成投资11.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86.15%。在已引进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荷城招商引资也再上新台阶,共引进18个项目,合同投资额75.56亿元,超额完成任务。


以推进水环境整治为重点,荷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投入4000多万元建成并运行三洲污水提升泵站及三洲北泵站,完成大南渠、伦埇水库排洪清疏工作,当前市控断面及主要内河涌全部考核达标。桉树缩减工作完成394亩,超额完成本年任务;累计清拆养殖场572家,完成年度进度的83%。


荷城还持续改善民生,投入2300万元扩建西安实验小学教学楼,今年秋季学期已交付使用,提供1000多个学位。街道范围内8条革命老区村建设项目稳步高明推进,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80%。


下阶段,荷城将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推进农村低效用地复垦及“三旧”改造,为实体经济发展拓展土地空间,并积极探讨村级留用地与工业项目合作开发的提升模式,加快推动新项目落地。


●杨和镇


部门联动加快项目落地


前三季度,杨和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1.36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工业用电量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高明


今年以来,杨和镇实施打造高端创新平台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5%。


通过构建项目推进部门联动机制,22个重点产业项目在杨和镇加速落地,1月至9月完成投资约23.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进度的88.4%。同时,杨和镇新引入项目11个,合同投资额11.68亿元。


下阶段,杨和镇将综合运用土地、排污等差别化资源要素配套政策,促进土地等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为新一轮经济发展强化土地资源要素保障。


●明城镇


招商引资额同比增九成


前三季度,明城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1.65亿元,同比增长10.98%;骨干企业稳中向好,纳税超百万元企业达58家,其中纳税超千万元企业8家,超两千万元企业5家。


1月至9月,明城镇加大低效产业用地整治力度,累计盘活低效产业用地约1115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5需要.8%。通过加快资源流转,明城镇新引进36个项目,同比增长414%;合同投资额21.44亿元,同比增长90.5%。


下阶段,明城镇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固定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加快推进总投资2.44亿元的城镇基础设施EPC项目和初期20亿元的环保项目,扭转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局面。


●更合镇


新引进项目带动力强


前三季度,更合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34亿元,同比增长41.1%。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02亿元,同比增长36.2%。累计用电量5594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4%。


1月至9月,更合镇按时间进度推进12个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64亿元。同时,更合镇通过联合招商等方式盘活约752亩低效用地;新引进14个项目,合同投资额达54亿元,呈现单个项目投资体量大、带动力强等特点。


下阶段,更合镇将充分利用整治提升低效产业用地以及“低小散乱”工业企业的契机,推动涉法涉诉用地、连片可集中开发用地的收储工作,为优质产业导入腾出充裕的发展空间。


●西江产业新城


“亩均效益论英雄”发展导向进一步确立


前三季度,西江产业新城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3.23亿元,同比增长9.17%;税收收入26.38亿元,同比增长16.44%。

进出口权

今年以来,西江产业新城持续推进低效产业用地整治,共盘活低效产业用地644.85亩。“亩均效益论英雄”发展导向进一步在西江产业新城确立,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产税收已从2017年的16.73万/亩提高到目前的19.63万元/亩,同比增长17.33%。


下阶段,西江产业新城将充分挖掘文旅资源,把产业新城历史之美、人文之美展现出来,一方面营造独一无二的城市气质,另一方面推动服务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扩容提质,培育消费市场新增长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