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深圳福永工商行政管理局电话(深圳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电话)


●南方日报记者 谭冰梅


一、从客户找银行到银行找客户


疫情下,深圳人民银行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辖区金融机构把更多的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推动银行主动对接实体企业。多家银行深入街道、深入园区、深入社区走访,投诉主动上门对接融资需求。


针对以往“融资中介常骚扰,银行贷款不好找”的现象,去年6月开始,深圳人民银行创新开展了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工作。宝安、龙岗、罗湖等区复工复产企业,几乎每家都有银行主动对接融资需求。为了让金融更好地进入社区,各区充分发挥街道、园区、行业协会的作用,利用上门走访、日常联系、组织企业参加宣讲会等契机,多渠道摸清该区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和融资需求的基本情况。


2020年深圳人民银行联合深圳各行政区,组织商业银行走进社区,带领全市29家银行深入74个街道、667个社区和66个产业园区,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走街访户以摸清企业底数,为做好融资对接全力“扫楼”,对全市11个区实现全覆盖。


截至2020年末,政银企对接活动共走访34306家企业,推动5714家企业获得授信167.24亿元,其中1831家企业获得首贷,2385家获得信用贷款。


案例1


深圳市顶尖微载带有限公司递交复工复产申请后,“有天上午我接到深圳农商银行福永支行的客福永户经理电话问我有无资金需求,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说有,银行下午就来实地调研企业,第三天,195万的纯信用贷款就已经批下来了”,该公司负责人说,“以前都说银行贷款是锦上添花,我这次却由衷感受到是雪中送炭。”


案例2


2020年6月,深圳人民银行率先在福田沙头街道开展“政银企金融帮扶会”试点工作,组织7家商业银行成立工作专班,下沉到基层单位,抓紧抓实政银企对接工作。目前,这一工作模式已经成功推广到深圳各区,各家银行通过实地走访企业,以楼栋为单位,实行扫楼“地推式”走访模式,取得良好的试点成效。


二、从被中介求贷款到银行直接来贷款


此次调研发现,疫情后深圳新增贷款客户中很多是首次贷款客户,这些企业以前多采用自有资金经营,不大需要贷款。而因为疫情打断了正常的生产经营,他们如无资金缓解,将无法恢复生产。因此这轮银行的贷款发放将更多体现为雪中送炭,而不是以往多见的锦上添花。例如,宝安区组织10个街道、39个产业园区、16家商业银行参加“政银园”融资对接会,并在产业园区举办系列银企对接会,帮助辖深圳区小微企业解决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难题。


银行贷款覆盖大量首贷客户,不仅让实体企业直接享受到银行的直接贷款,而且实现“去中介化”,让融资企业大大降低融资成本。


来自深圳人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7%,全市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12月下降65个基点。


2020年深圳人行共向12投诉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支小再贷款92.09亿元,撬动银行向3万余户小微和民营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197.25亿元;累计为辖内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业务406.46亿元,同比增长55%,累计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2.66%,较2019年下降39个基点,中小微企业票据占比近七成。


案例1


位于宝安区的协胜纸业(深圳)有限公司从来没有贷过款,疫情后首度遭遇资金流紧张,在人行和区金融局的对接下,在没有房产抵押的情况下,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宝安支行给他们申请了“云税贷”,仅用了十分钟的时间便将300万贷款划到了公司账户福永,贷款利率仅4.05%。


案例2


位于宝安区的协胜纸业(深圳)有限公司从来没有贷过款,疫情后首度遭遇资金流紧张,在人行和区金融局的对接下,在没有房产抵押的情况下,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宝安支行给他们申请了“云税贷”,仅用了十分钟的时间便将300万贷款划到了公司账户,贷款利率仅4.05%。


三、从靠信用难贷款到信用贷比例大幅提升


在2019年南方日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调研第一季时调研团队曾发现的企业融资“信用贷款融资难”等现象在疫情后有了明显改变。调研团队在龙岗、福田、宝安等区调研时发现,在本轮获得贷款的实体企业中,获得无抵押贷款的比例大幅提升。多家银行支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各银行考核体系中对于向首贷客户发放贷款和发放信用贷,也都有了更多指标倾斜,鼓励银行更多以授信和无抵押贷款的形式为实体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截至2020年末,深入社区政银企走访34306家企业,推动5714家企业获得授信167.24亿元,其中1831家企业获得首贷,2385家获得信用贷款,超过四成的企业不需要房产质押即可获得银行贷款。


为了引导银行让利实体经济,深圳人行有序推进LPR改革,发挥LPR定价参考作用,大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0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57个基点,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71.44亿元。


在提质降本方面,一些商业银行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主动降价,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升级“无还本续贷”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费用。以招行为例,截至6月末,招行当年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公司贷款平均利率4.5%,比去年同期下降144基点。


案例1


微龙芯从事电子行业,去年6月,微龙芯因订单大幅增加急需资金,提交了融资申请后,深圳福田银座村镇银行的客户经理便去微龙芯走访调查,结合该公司的实际情况推荐了“信用易贷”产品。这款产品不需要提供任何抵质押或担保,仅凭个人信用就可以办理。60万元信用贷款几天内就到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案例2


疫情期间,成立15年的司空会展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题。平安银行深圳分行了解到司空会展的资金需求并详细询问了企业的经营情况。平安银行的客户经理发现,司空会展虽然没有抵押物,但是公司有良好的纳税记录,于是为司空会展设计了“税金贷”产品解决方案。该企业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提交申请后,60秒就收到了一笔纯信用贷款授信通过的通知。


四、从不懂贷不敢贷到银行对企业风险判断能力大幅提高


调研团队在调研中发现,此轮获得银行授信的多是极传统的实体企业,包括电子生产、家电零售、加工制造、电商及贸易公司、建筑设计等,它们是真正的中小微企业,但这些企业绝大多数缺乏质押物,过去一直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


在疫情下,各大商业银行积极应对,着力提高对企业风险的判断能力。一方面通过企业的税收、订单、征信等多维数据进行综合评判,另一方面,通过科技赋能打造风控平台,提升银行的风控水平,在控制银行不良率的同时,将资金“活水”精准灌输到优质的中小微企业。


此外,科技赋能被银行和企业双方都多次提及。一些银行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千人千面”的产品和服务组合,逐个击破中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资源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例如,平安银行率先启动“星云物联计划”,布局天基物联网。目前,该行“星云”物联网平台已接入超过33万台物联网设备,截至11月,开放银行输出接口超过5000个,日均接口调用量达2700多万次。


科技赋能实体经济体现在方方面面:利用数字口袋APP及AI智能客服、AI名片和微海报推送等数字平台和数字营销手段,银行把低成本、高效率、易获得的服务提供给百万中小企业及用户;深耕产业链与场景,聚焦房、车、医疗、电子信息等行业,围绕特定的场景创新融资业务模式等。


案例1


对于受助企业的贷款参考标准,招行主要有3个维度11个指标,3个维度是指研发、销售收入增长与订单获取能力、企业盈利水平,11个指标包括研发占营收比例、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比例、产品毛利率、货物周转率、交货期等。而在疫情期,会观察企业老板的四个表现:一是交期,老板是否按时交货;二是质量,产品会不会偷工减料;三是市场,老板是否关注产品迭代和商业圈拓展;四是收钱,是否关注公司现金流。


案例2


平安银行与漫云物联一道,在融资领域、流量合作、积分兑换、物联网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合作。面向产业上下游,通过物联网实现金融产品创新。例如,针对开设数字农业云店的农企,根据销售订单及物联网监测数据,提供溯源保障,定制融资产品及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联合产险设计数字农险产品;同时,依托口袋银行、数字口袋及扶贫办云农场等流量资源,对农产品进行大力推广。


自疫情发生以来,平安银行创新应用物联网和开放银行技术,率先启动“星云物联计划”,创新打造“星云”物联网平台,深入产业链挖深圳掘企业全生命周期经营数据,通过数据 模型,实现产业链自身、金融机构与产业链之间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全面连接打通。


五、从有限同类产品到不同产业和场景的贷款产品极大丰富


疫情下,各家银行主动进社区、进园区、进商协会,并根据产业特点和行业属性,创新信贷产品。例如,针对外贸行业、信息产业、眼镜产业、服装行业等特色行业定制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不同产业和场景的贷款产品得到极大丰富。


各家银行都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创新推出了不同产品,如宁波银行针对南北药行专门推出的“南北药行专案”,针对有设备的企业推出的“融资租赁”,针对印刷、塑胶等细分行业推出的“稳业贷”,工行的“经营快贷”、“供应链融资”,农业银行的“纳税e贷”等等,企业也由此获得了精准的金融滴灌。


2020年辖内中资银行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3319亿元,其中8-11月深圳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发放占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发放比例位居全国第一。


案例1


深圳市绿境生物质能源科技公司是深圳市一家垃圾资源化处理服务企业。今年该企业中标龙岗区的一项垃圾处理服务项目,项目金额超一千万元,资金需求非常紧急。工行的客户经理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第二天便上门来走访调查,并为其推荐了“政采贷”信用贷产品。不需要提供质押或担保,凭政府的采购合同,结合政府合作情况、信用记录以及中标金额就可以办理。而且办理速度很快,5天就发放了500万元贷款。


案例2


深圳市乐高文具用品受疫情影响,上下游都出现异常情况,企业的资金链陡然紧张起来。正在一筹莫展之时,该企业负责人碰到了宁波银行的“税务贷”产品。宁波银行按照该公司近两年的纳税金额核定了一笔50万信用贷款,年化利率4.5%,企业递交资料后不到一周银行就放款了。


案例3


在“政银企”行动中,龙岗区联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将跨境电商、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与深入社区相结合,根据行业特点提供个性化精准金融服务。各家商业银行充分利用多种信贷产品,为民营和小微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


六、从线下办理为主到线上办理环节增多


“线上化”是几乎每场调研都能听到的词语。疫情之下,深圳人民银行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深圳金服平台上线“稳企业保就业金融直通车”专区,推动银行线上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专区特设商业银行稳企金融服务“超市”、深圳援工商行政管理局企稳岗政策“加油站”等特色业


务模块,通过强化科技赋能,畅通企业融资申请渠道,分类分级推动融资供需双方更加充分、有效对接。


更多的金融机构则通过线上办理信贷业务,一方面有助于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科技赋能,线上化办理业务也大幅提升了银行信贷审批及放款效率。


案例1


深圳市玛塞莉服饰有限公司因为轻资产极难融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主动上门了解该公司的经营情况后,通过旗下的“慧懂你”APP精准测额并提供全流程线上的贷款支持,并为该企业发放了期限一年200万元的信用贷款,无需抵押,利率只有4.05%。


案例2


平安银行推出的“税金贷”产品基于企业纳税数据开发模型为企业授信,突破了以往的抵质押模式和信用评估模型局限,并能提供24小时的线上金融服务,大大提升了审批放款的效率。


案例3


疫情下深圳农行加速创新线上化产品,目前已形成“微捷贷”、“快捷贷”、“链捷贷”三大线上产品系列,打造了“小微e贷”统一品牌。


七、从一家获贷到产业链上下游齐赋能


疫情对整个产业链带来冲击,部分核心企业因为上下游产业链也受到冲击和影响。为了快速激活这些核心企业,让其赋能上下游,带动产业链发展,一些科技实力强大的银行通过与用户共建场景生态,为产业赋能。其中,平安银行打造的“平安好链”上线以来,累计服务核心企业490家,上下游企业7527家,累计交易量791亿。


在这种开放合作中,银行与企业用户在客户、产品、渠道、数据、技术等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跨界合作,通过开放银行技术将双方产品、服务、风控等业务互通,实现用户流量与客户流量的有效转化,共同打造一个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


案例1


用友网络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与公共组织软件、云服务、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全球拥有230多个分支机构和7500多家生态伙伴,服务近627万家客户。疫情以来,平安银行基于自身的开放银行平台并通过调用用友商业创新平台YonBIP提供的经客户授权的优质核心企业经营数据,以及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订单、ERP、结算等数据,定制了“数据 信用”模式,通过构建供应链联盟,打造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定制金融产品。


案例2


为体外诊断(IVD)行业领先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云医购打造的创新金融模式,是平安银行与用友网络以生态合作的方式共同打造的一个标杆案例。用友、平安银行、云医购三方共同研究云医购终端客户各类大中小微企业经营场景及金融需求,分步骤上线标准化发票贷、税金贷等普惠产品及定制化供应链金融产品,同时为平台提供清分结算服务,为用友网络深度服务生态伙伴提供了金融场景产品,从而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难的问题。


案例3


由深圳担保集团增信的中小担-中小企业供应链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疫情防控)于2020年3月16日在深交所成功发行,票面利率仅为2.98%,创下国内无评级集合增信ABS的最低票面记录。该专项计划底层资产涉及3家核心企业、18家供应商,最小金额1.8万元。采用全线上操作模式,通过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科技手段,打通资本市场,解决企业融资小、急、频的需求,帮助中小企业搭建供应链生态。


八、从数月放款到数秒放贷


疫情之下,金融机构通过科技赋能改变融资难、融资慢的案例很多,大大工商行政管理局提高了信贷审批及放款效率,解决了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燃眉之急。


案例1


深圳市东晶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疫情发生以来,资金周转变得分外紧急。农行深圳平湖支行客户经理了解到企业的融资需求后,推荐了农行的“纳税e贷”产品,仅凭该公司良好的纳税记录和征信记录,仅三天时间就帮助企业完成了企业开户、放款到账的整个流程。


案例2


深圳市软数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疫情后因业务需要,在两周内电话急需300万款项。招商银行宝安普惠金融中心为其定制了个性化方案,从上报到放款,历时一周就发放500万贷款,贷款利率仅4%。


九、从主要靠市场力量到政府、国资体现更多责任担当


2020年以来,面对遭遇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叠加贸易战的不利影响,深圳国资国企第一时间推出支持抗疫系列举措,逆势加大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充分发挥了主流金融机构稳定器作用。数据显示,深圳国资国企依托民营企业平稳基金累计为309家企业提供股权、债权支持约540亿元。在全国率先出台大力度“免租降费”措施,累计为市内外3.3万家市场主体减免租金20.7亿元。


其中,深圳高新投创新推出信新贷、战疫复工贷、英鹏贷、政采贷、信新链贷、抗疫防控专项债券等系列金融产品,2020年全年共为超过780家企业审批通过抗疫专项金融产品,金额超过236亿元。与此同时,深圳高新投主动为企业减税降费,每年可为深圳中小微企业节省融资保费2亿元。


深圳担保集团通过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医疗易贷通”“复工易贷通”“制贷易”“外贸贷”等专属金融战疫产品,为企业降费让利达5000万元。


案例1


丹桂轩公司财务经理叶子文介绍,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原本备足食材准备在春节期间“火”一把的丹桂轩,却遭遇客电话流一夜归零。紧要关头,高新投为丹桂轩提供了额度为1600万元的“餐饮业战疫贷”服务,可谓关键时期的“雪中送炭”。


案例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