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可投射到情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前段时间各种东奔西跑累坏了,昨天美容院今天约了两金融圈朋友在咖啡馆坐了一下午,吐槽一下我买的两只衰股,大盘涨不见涨,大盘跌很配合,就像看着所有人都在享受性高潮,而我只能被迫守着这两个阳痿患者!


今天也有所收获,先来点催眠理论:


我们在商业投资上常常提到一个词:沉没成本。关于沉没成本,最有名的是当年的“协和式飞机”事件。该飞机研发开始不久,英法两国就发现了很多问题,不但研发花费巨大,而且还不知道市场前景如何。但如果现在停止,前期所有的投入都付之东流。最后,协和飞机还是研究成功了,却因为不适应市场而淘汰,使英法政府蒙受了更大的损失。从此,沉没成本谬误有时也被称为“协和谬误(Concorde fallacy)”

有时候,你越坚持到底,可能就会就被坑到底!


有些商家,会在消费者有一点点购买欲望的时候,收取一点押金——举个例子,1万元的产品,押金收取500元。等到客户回到家里,购买冲动消失,但是想起自己已经花了钱了,一咬牙,还是会买下自己并不是特别需要的1万块的东西。


“沉没成本”很难摆脱,但我们也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以最典型的股票投资为例:假如,你和朋友都买了同一支股票,现在它的价格是10元/股。你是4元/股买进的,你朋友的买进是9元/股。你和朋友谁更愿意把这只股票抛掉?一般人可能会想,股价高于买入价要抛,低于买入价则留。但理性的想法是,是否应该抛售跟多少钱买进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应该以该股票的走势为依据。


克服“沉没成本”——在做比较重要的决策之前,我们更关注这件事带来的回报,而不是关注这件事自己付出了多少。


除了商业投资,我觉得沉没成本在生活里也很常见。


就是有一件事,分明已是无利可图了,但是你已经在这件事情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投入了很多感情。于是,你虽然在理智上知道这事再做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但你还是咬着牙做下去,结果反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你本来应该利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些更有趣的事情、更容易成功的事情,这就使得你的机会成本被损耗掉了。比如买了一场比赛的门票(不能转让),突然下大雨了,出现了需要做出决定,是去看比赛还是不看比赛!但是门票的钱已经花了,不论去还是不去,门票的成本已经产生!决定去与不去并不是由门票成本决定的,而且对比赛的喜欢程度大还是在家舒服躺着,通过电视看比赛哪个更让自己更愉悦!


沉没成本也可投射到情感方面。


恋爱里面好像经常会出现这情况。明明知道对方是个渣男,就是不愿意和他分手。道理是我和他已经拍拖这么多年了,双方父母都见过了,他虽然有这些缺点,但是也就忍忍吧。否则的话,我过去对他的时间、感情的投入都浪费了。如果重新再找一个男朋友,时间不够用了。但问题是,你也浪费了和更好的男孩子在一起的机会,这叫浪费机会成本。如同俗话说的为了一棵歪脖子树放弃了整片森林!


很不幸,我们的文艺作品也在加强沉没成本这种心理倾向。


很多人的社会道德规范,是从文艺作品里面学来的,就像古代很多不识字的农民,他的整个文化观念是从戏文里面学来的一样。但是主流的文艺作品,都鼓励大家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都走到这一步啦,咬咬牙,很少有作品鼓吹放弃。目前只看过《逃避虽可耻但有用》这部日剧以外,大多数的文艺作品都不这么说。所以,文艺作品的范本效应,就使得很多人在面对艰难处境的时候,受到了错误的激励,由此导致了更多的时间与财富损失。


的确,有一些人,他面对逆境,把那个没希望的项目坚持下去,果然成功了,但它的比例极低。


选择放弃怎么那么难?


为什么我们人类有如此强的心理倾向去维持沉没成本呢?


表面上看,这是与两个心理效应有关,一个叫珍惜被拥有物效应,第二个叫厌恶损失效应。


所谓的珍惜被拥有物效应,就是一件东西被你拥有了,你就倾向于认为它的价值更高一点。

比如,同样的一个宋朝古玩,在我的手里,你觉得估价是 10 万,这个古玩落到你手里了,你就马上说估价是 12 万。因为我的东西,我就觉得了不起。


还有一个效应叫厌恶损失效应,就是一个人他在面对可能的损失与可能的收益的时候,更愿意设法去避免损失,而不是去获取收益。比如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失败了或许会让你损失 50 万元,但是一旦成功了,会给你带来 70 万元。另一个项目,成功了只有 3000 元的收益,一旦失败了也仅仅损失 3000 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去做第二个项目,而不是第一个,因为第二个项目它的损失量比较少,只有 3000 元,第一个项目它的损失量很大,是 50 万元。但是,你却忽略了第一个项目它的获利也很多。


这个效应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沉没成本效应带来的负值效应。


最后再给大家来段趣味绕脑:


有只鱼特别喜欢吃螃蟹,而其它所有的鱼都不喜欢吃螃蟹,而且最后你没有钓上来这条鱼并把她吃掉,那么你在钓这条鱼时的花费就叫做沉没成本。


与此对应的是可变成本。如果不仅仅是这条鱼喜欢吃螃蟹,其它的鱼也喜欢吃,或者是与螃蟹相关的东西,而且最终你又没能钓上来这条鱼,那么你在钓这条鱼时的花费就叫做可变成本。


顺便说一下机会成本。如果有一群漂亮小鱼鱼,你同时看上了其中最最漂亮的两只,But你的线上却只有一条饵,你最终决定钓了其中的一只,那么另一只就是机会成本。


希望大家没被绕晕,慎重投资,及时止损,也是另一种盈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