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老历4月25日过了吗(老历的8月24号是新历的什么时候)

贺子珍是毛主席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女性,她和毛主席既是亲密战友,又曾是患难夫妻,两人共同经历了中国革命最艰难、最黑暗的一段时期。她是井冈山上的第一位女党员。


1978年,贺子珍身体状况恶化,住进了上海的一所医院,时任中央军政大学副校长的何长工前去探望,何长工这个名字还是毛主席为他取的,1927年,他曾遭到湖南军阀许克祥悬赏捉拿,毛主席为他取了这个既有中国乡土味还蕴含深刻寓意的名字。



何长工在探望贺子珍时,感慨地说了这样一番话。


“子珍是我手下唯一的女队长,是切切实实带过兵打过仗的女将领,在党内部,虽然女干部非常多,但真正上过战场的就只有三个,一个是朱德的夫人康克清,一个是贺龙的妹妹贺英,最后一个就是毛主席的夫人贺子珍了。”


她虽然不曾在党内担任过重要的职务,但却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党和人民会永远怀念并铭记她的付出。



战斗中与毛主席相识相知相爱

1927年10月,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失败后,他带领衣衫褴褛的队伍上了井冈山,还得到了地方武装力量的支持,逐渐在井冈山上站稳了脚跟。


就是在这里,毛主席和贺子珍相识相知,并于1928年结婚,自此,他们开始了十年的婚姻生活,而这十年恰好是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十年,也是毛主席个人政治生涯起起落落的时期。贺子珍始终陪伴着毛主席共同面对政治和生活中的坎坷。


1933年9月到1934年10月,为了粉碎共产党年轻的武装力量,蒋介石先后调集约10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这一时期,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了主要领导地位,因此,红军经过一年苦战,付出极大的代价,最后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宣告结束,只能被迫撤出好不容易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自此,长征开始,贺子珍当时还怀有身孕,但她仍然走完了全程。



长征途中,贺子珍还曾身受重伤,一度危及生命。1935年4月,红军总卫生部休养连驻扎在盘县的一个小山村,中午,空中突然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贺子珍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拒绝隐蔽,组织安排伤员转移,也就是在这时,一枚炸弹从天而降,她头上、胸脯等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全身。之后,医生在检查后发现,她身上竟有17处负伤,而她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嘱咐身边人不要告诉毛主席。


“我负伤的事请你们暂时不要告诉主席。他在前线指挥作战很忙,不要再分他的心。请你们把我寄放在附近老百姓家里,将来革命胜利了再见面……”


不仅贺子珍本人,贺家一家都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贺家三兄弟全部投身革命洪流,被国民党视为头号大敌,先后40多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贺子珍还与父母和子女生离死别,弟弟牺牲。种种磨难非但没能打倒这位巾帼英雄,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1935年,历经艰难险阻,突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红军终于在陕北顺利会师,并在这里建立了延安革命根据地。形势似乎正在慢慢好转,1936年,贺子珍也顺利生下了女儿李敏,然而,就在生下孩子的第二年,贺子珍却决定前往苏联,并且十分坚决。


关于贺子珍前往苏联的说法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或许可供参考。


贺子珍曾率领革命队伍上阵杀敌,与敌人正面交锋毫不畏惧,她是骄傲的,尤其是对于自己的战斗能力;在组织转移伤员的途中,她曾全身17处受伤,医生取弹片时,没打麻药的她忍着剧痛硬是一声不吭,有些弹片始终还留在自己身体内,这足以见其革命的“狠劲”。



因此,在抵达延安后,自认学识难以担任毛主席秘书的贺子珍,开始有了寻求学习更加先进的革命理论的想法,加之身体状况已经无法支持自己继续去前线参加战斗,于是,自觉无法在延安发挥力量的贺子珍,最终踏上了去往苏联的飞机,她想利用苏联相对先进的技术,将折磨了自己好久的弹片取出来,也想在那里学习更加先进的革命知识。


在得知贺子珍决定飞往苏联时,毛主席也曾一再挽留,但骄傲和坚强的贺子珍不允许自己回头。自此,两人天南海北,夫妻缘分结束。


毛主席说了一番十分动情的话:“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我这个人就是这样,骑过的马老了,死了,用过的钢笔旧了,我舍不得换掉。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



身在异国,惨遭报复性迫害

1938年,刚刚在莫斯科安顿下不久的贺子珍,便立即前往当地的医院并诞下了一名男婴。但不幸的是,苏联的冬天太过于寒冷,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最终在出生仅十个月后便因肺炎夭折,这对刚刚生产的贺子珍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但经历过无数生死的贺子珍很快便振作起来。


她将儿子安葬后,便一心扑在了学习上,开始在苏联国际儿童院东方部工作。考虑到她独自一人在苏联,还经历了丧子之痛,毛主席决定将两人的女儿李敏送去苏联,希望能给她带来一丝慰藉。


1939年,毛主席和贺子珍两人的夫妻关系正式结束,而贺子珍也决心在苏联开始新生活,她努力工作生活,当时,她还曾收到很多男同志的示爱,但都被她拒绝,因为在她的情感世界里,毛主席始终是她的挚爱。



为了排遣在苏联的痛苦和寂寞,贺子珍开始学习跳舞,并偶尔还会参加学校举办的舞会,烫着卷发的贺子珍在言谈举止间总是充满着魅力,吸引了许多中外留学生的好感,甚至还有人曾当面跟她告白。


留在苏联的一些同志们中,没有人是烫过头发的,他们始终认为卷发是资产阶级的那一套,与无产阶级格格不入。因此,贺子珍的新生活也给她带来了一些闲言碎语。


1943年,命运再次跟贺子珍开了一个玩笑,年仅7岁的李敏突然生了一场重病,曾经失去儿子的阴影再次围绕着她,而这时,苏德战争正在激烈进行中,李敏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一度被放弃治疗只能等死,为了照顾女儿,贺子珍和国际儿童院的院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终她拼尽全力,才保住了女儿,心力交瘁的她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女儿刚刚被拉下死亡线,她却遭人陷害,被强行送往伊万诺夫市的一所精神病院里,开始了自己在苏联的苦难生活。在那里一关就是四年,受到了非人的虐待,暗无天日的疯人院让她的精神遭受了极大的摧残。



1947年,王稼祥夫妇在苏联时得知了贺子珍的遭遇,开始努力营救,最终费尽波折才成功把她从精神病院中接了出来。重获自由的贺子珍彼时只想着一件事:回国。


考虑到贺子珍此前的身份,加之毛主席已经有了新的家庭,她一旦回国,必然会牵扯到主席的家庭,鉴于此,王稼祥专门发电报向毛主席请示,不久便收到毛主席“同意回国”的回复。这一年,在外漂泊多年的贺子珍,终于结束了在苏联的生活,带着女儿李敏一同登上了返回祖国的列车。


贺子珍在回国后,始终有两个愿望,一是不要以为自己曾经的身份,就把她“禁”起来,二是希望能见一见毛主席,表达自己的感谢。


回国初期,她一直待在哈尔滨,1948年,在妹妹贺怡的建议下,贺子珍和女儿李敏写信给毛主席,贺子珍在信中就自己目前的现状做了介绍,并对毛主席照顾自己家人一事表示感谢。但她没能收到毛主席的回信。不过,一个月后,女儿李敏被接到了北京,开始和自己的父亲也就是毛主席一起生活,李敏也成为两人情感联系的桥梁。不久之后,贺子珍也被允许前往北京。


但意料之外的是,当她南下途经山海关火车站时,却遭到了两个自称是上级组织派来的人拦截,最终,无奈之下,贺子珍选择直接南下上海,前往哥哥贺敏学家中。贺子珍对这一所谓的突发事件有很清晰的认知,是有人在故意阻拦她和毛主席的会面,但她对此并没有过多计较,也正因此,她错过了和毛主席第一次见面的机会。



1950年,贺子珍在抵达上海后,她再次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谈到自己未来的工作安排,并委婉表达了想继续回到主席身边工作的愿望。这次,贺子珍很快便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信中,毛主席希望她能保重身体,顾全大局。这也让贺子珍明白了当下是不太可能和毛主席见面了。


自此,对毛主席的思念,加之女儿也不在身边,双重压力下导致贺子珍的身体每况愈下,1954年,通过收音机听到毛主席声音的贺子珍终于崩溃了,收音机里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播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被嫂子发现收音机已烧坏,而她也病倒,神志不清。


得知贺子珍消息的毛主席第一次在女儿面前流下了泪水,他立马让李敏亲自前往上海并给她送去了一封信,信中,毛主席劝她要好好养病,别抽烟。同时,毛主席还致电当时在上海工作的陈毅,嘱咐其照顾好贺子珍同志,费用从自己的稿费中扣除,不过,陈毅也立马表示,贺子珍的工资和吃穿用度都由上海市委承担,上海养得起一个贺子珍。女儿的到来和毛主席的信,让贺子珍开始重新振作精神,逐渐康复起来。


之后,李敏时常往返于北京、上海之间,每一次去上海,毛主席都会亲自帮女儿收拾行李,并带上北京的各种特产,而每次回北京,贺子珍也同样让女儿带上一堆新鲜时蔬。


为前妻的病痛落泪,对女儿的宠爱,都彰显了一代伟人毛主席有血有肉、重情义的感人一面。



平安回国,终在庐山久别重逢

身体状况好转后的贺子珍,不想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开始主动提出工作请求,希望尽自己所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回国后的贺子珍,政府曾特地为她做了伤残鉴定,她被认定为三级甲等伤残,可每月从政府处领取到一笔抚恤金,但她终生没领取过这笔费用,她始终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中。


尽管组织上给了贺子珍副省级待遇,但她请求工作的要求始终未能得到解决。她也清楚,出于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心,组织上始终拒绝给她安排工作,但这让她的精神和心灵十分孤寂,物质条件是满足不了她的精神需求的。后来,为打发时间,她常在上海、福州和南昌三地休养。


1959年,毛主席作出了一个决定:和贺子珍秘密见面。当时,正在江西南昌休养的贺子珍,收到了好友水静的邀请,前往庐山度假。



多次拒绝的贺子珍在水静的热情相邀下,最终还是上山了。7月9日,江西省妇联主任朱旦华领着并不知情的贺子珍去见毛主席。她们坐车抵达了位于庐山上一处别墅的庭院里,在一个小战士(毛主席的贴身卫士封耀松)的搀扶下,走了进去,随后,两人便退了出来,留下贺子珍独自一人。


正当她在打量屋内环境时,她突然见到了自己22年来没有见过的人:毛主席。那一刻,贺子珍百感交集,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在毛主席的劝说下,她最终哽咽地说出了自己一直想说的话,“都是我不好,我那时太不懂事了。”


毛主席则回应道,“事情都过去了,你要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两人谈话持续了大约一小时,因为事出突然,贺子珍的精神状态出了一些问题,离开时,毛主席还嘱咐陪同人员要多关注她。


1959年的这次会面,让贺子珍开始有了新希望,她盼着以后还能再见毛主席一面,可惜的是,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她都始终没能再见到。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悲伤中,贺子珍得知消息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一直念叨着“怎么可能呢?主席的身体不是很硬朗的吗?怎么可能走了呢?”她用平静的表现掩饰自己内心的悲痛。


1979年9月,在庐山和毛主席见面的20年后,贺子珍被党中央接到了北京,住在解放军总医院的高干病房内,8日,贺子珍在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的陪同下,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看到躺在那里的毛主席,说好不哭的贺子珍还是忍不住痛哭了起来。



饱经风霜含笑告别人世

在北京期间,贺子珍和邓颖超、康克清等老战友们见面,身体状况也开始好转。但习惯于在上海生活的贺子珍,最终还是返回了上海。


1984年,返回上海后的贺子珍病情开始恶化,中风偏瘫让她痛苦不堪,此外,糖尿病、肺炎等并发症更危及到她的生命健康。


党中央在得知后,专门派遣北京多所医院的专家前往上海和当地专家会诊,极力救治。但是,她已年过古稀,原本身体状况也不太好,这次的病情加重已经让她到了病危的边缘。


1984年4月15日,孔令华在家里接到了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的一通特殊电话,电话那边只说,“贺子珍同志病重,已经准备好了去上海的飞机票,请你们全家马上去上海一趟。”挂掉电话后,他立马带着女儿和妻子踏上了前往上海的飞机。



1984年4月19日17时17分,贺子珍同志与世长辞,享年75岁。


尽管她已经逝世,但对于她的后事安排,上海市委始终拿不定主意,便向中央办公厅请示,但中央办公厅也深感棘手,不知道该按照什么规格办,也不知道将骨灰安置在哪里。最终,这一棘手的问题到了邓小平手中。


沉思一会儿后,邓小平缓缓说道,“我们中央的领导人都要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在一室”。4月25日,贺子珍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出席并送来花圈,按照此前批示,贺子珍骨灰将被送往北京八宝山公墓一室下葬。



八宝山革命公墓也举行了一场骨灰安放仪式,一些没能去上海的老干部们专门来到这里作最后的告别。贺子珍同志的葬礼规格如此高,不仅是因为她曾是毛主席的爱人,最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位毋庸置疑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她留给后人的除了艰苦朴素的革命战斗精神外,更让人看到她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