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规划》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 郝福庆:主要是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聚焦老年人的美好生活,为全体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确保老有所养,特别要做好鳏寡孤独、困难高龄失能老年群体的服务保障。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让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文化各方面享有高质量的服务。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 陈功:“十四五”应该说是我们人口的整个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的时期。在前期的基础上,怎么能够应对我们人口的老龄化加速和挑战不断加重的这么一个阶段上。这一次的新规划,是我看到的在我们的老龄规划里面最自信的一个规划。
公办养老机构要坚持公益属性,兜好底线,重点为经济困难的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服务。要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覆盖能力,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寻访制度,防范基本生活安全风险。到2025年,敬老院建有率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都要达到100%。
护士 杨春花:每个星期来一次的,主要是给爷爷奶奶测量血压,血糖和心率,帮他做一下药物的管理。
除了护士小杨每周四定时来给老人检查身体,更让老两口省心的是3位护理员一周6天的上门服务。护理员小张擅长康复按摩和做本帮菜,每天上午10点她都会来到老人家,收拾屋子,给老人按摩推拿、舒缓经络,做好午饭后再离开。
上海市民 何老伯:全是按照标准来做,做得很好,我们非常满意,我们已经把她当自个家里人一样看待。
与一般的钟点工、保姆不同的是,上海这种居家养老新模式提供的是专业养老机构的专业照护,以街镇为基本单元,按照“15分钟服务圈”进行规划布局,确保服务能及时响应。
这种养老新模式还运用了智能新技术,通过床上这个睡眠检测仪,养老机构即时远程检测束阿姨的睡眠状况。
快乐之家养护院运营总监 缪婷婷:绿色越多,她的睡眠情况越好。如果说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后台知道,可以对她的一些疾病做一个预先的一个评估。
为了让更多老年人能在家安度晚年,《“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要构建城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打造一批食材可溯源、安全卫生、价格公道的标准化社区老年食堂,重点补齐农村、远郊等助餐服务短板,引导外卖平台等市场主体参与助餐配送。
同时,要发展老年人助浴助洁服务;建立居家养老巡访关爱服务制度,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服务;组织和引导物业企业、零售服务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拓展为老服务功能,提供生活用品代购、餐饮外卖、家政预约、代收代缴、挂号取药、精神慰藉等服务;培育老年人生活服务新业态,提供“菜单式”就近便捷为老服务,鼓励“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