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湖北枣阳房产过户需要营业税吗(房产证过户营业税怎么算的)


柴湖镇位于钟祥城南20公里,纵横的寺(枣阳寺庄)沙(沙洋)公路和武(武汉)荆(荆门)高速公路贯通全境,汉江由北绕西南环抱柴湖,余家山头耸立其上,金刚口蟠伏其下,汉江遥堤横卧于东。东与长滩、罗集交界,西与石牌、文集隔江相望,南与旧口、马良接壤为邻,北与九里、南湖山水相连。镇政府机关所在地位于柴湖大道68号。柴湖镇原是一个芦苇丛生的荒湖(俗称水湖)。1968年3月,河南省淅川县4.9万移民迁入后开始设区、乡级政权机构,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定名为“大柴湖区”。1975年11月,机构改革定名为大柴湖人民公社,1984年10月,又恢复为大柴湖区,1987年10月,撤销大柴湖区,将大字去掉建立柴湖镇。2014年1月被省政府纳入省级战略,升格为“湖北荆门大柴湖经济开发区”。



全镇南北长25.2公里,东西宽10公里,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130.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5平方公里。在平原面积中耕地面积6961公倾,林地372.5公倾。森林覆盖率0.55%。全镇辖红英、东湖、襄东、红旗、红升、柴湖六个办事处,54个村民委员会,412个村民小组和一个居民委员会,2014年,全镇有26972户,总人口109249人,其中农村人口103202人,男人口53921人,女人口55328人,劳动力41200人。主要以汉族为主,有少量迁入的土家族和回族人口。人口出生率1.94%。自然增长率1.14%。



柴湖镇属北亚热带,地势北高南低,为平原湖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能充裕、热量丰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15.3℃;(1977年1月30日),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41.1℃(1961年6月23日)。无霜期年平均260天,最长280天,最短16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47.6小时,年总辐射127.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极端年最大降水量1100毫米(1964年),极端年最少降水量247.6毫米(1989年)。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水灾和风灾;素有“水袋子”、“旱包子”之称,农业基础十分脆弱;但地震较少,强度较弱。



1966年3月至1968年3月,河南省淅川县4.9万移民整体迁往钟祥柴湖后;由于柴湖可供开发利用的荒山、荒水、荒地等后备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空间极度狭小,严重制约着移民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2005年、2006年又用两年时间在柴湖镇境内疏散迁移移民1万人至钟祥市24个乡(镇)场;2001年3月至2013年7月,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蒋祝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湖北省省长罗清泉;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先后四次在柴湖召开扶贫工作现场办公会;从而加快了柴湖脱贫致富的步伐。



柴湖大道68号是柴湖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老集镇面积13.3平方公里,总人口6123人,常住人口5573人,流动人口550人,城镇化率10.5%;集镇有二条大道,分别为汉江大道、柴湖大道,三条主街,分别为中心街、东街、西街。2014年集镇道路长度11.5公里,其中水泥硬化车行道11500米,人行道10000米,总面积95000平方米;下水道72000米;绿化带5500平方米;安装街道照明路灯115盏;配置垃圾桶45个,垃圾处理场2处。有自来水厂一座,铺设自来水管道126000米,日供水2万吨,供水22000户,能保证95%的农户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柴湖移民新城位于武荆高速公路以南,省道寺沙线以西,占地5.2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7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四条新城内循环道路,构建“四纵五横”路网体系;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收储、转运系统。围绕移民避险解困,建设安置规模2万人的集中安置区,规划占地面积800余亩。在新城中间地带按照园林水景模式,新建一座库容100万方的小型水库和生态公园。建设凸显移民文化特色的移民博物馆和移民文化广场。科学建设布局政务、商务、教育医疗和休闲娱乐活动中心。目前,一座新城正在拔地而起,主要干道正在逐步硬化。



柴湖地质地貌 ,1957年化工部荆襄地质队、江汉地质队、鄂西地质队曾先后来柴湖进行过地质勘探。据有关资料记载:柴湖地质分布属江汉平原一级沉降区晚近期构造带。由于受汉江上游的砂岩、页岩、片麻岩等风化物的影响,地层上部有灰青、灰黑色的亚粘土;下部为砂和砂砾石层,并夹有淤泥质粉细沙,所含有机质较高,一般在3—6%,高的在10%以上。地貌为北高南低:


北部为高旷平地。主要分布在东湖的苏榨、任滩、从庙、曾营、新联、许庙、天堂、吕庄、杨埂9个村和红英的红卫、红升、罗城、断山口、四新、曹寨、红英、新村8个村。由于距汉江河床和东北余家山、王岭山头较近,山洪暴发的长期冲击,这里地势较高,海拨高程多在41-46米之间,面积为68平方公里。占柴湖总面积的31%,主产棉花、花生、大蒜。


中部为淤砂平地。主要分布在襄东的中心集、黎明、黄岔堤、大同、张湾、群益6个村以及柴湖周围的芦席场、郑家集、魏家榨、李官桥、凌楼、陈营、王营、前营、全坑、武洲、鱼池、关山、田坑、双河等14个村。这部分村主要受北部高旷平地的影响,长期的雨水冲积而成,淤砂、平地并列,高于低湿地带,海拨高度均在39-44米之间,面积为95.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3%,其中旱地占60%,是水旱两兼的区域。


南部为低湿平地。主要分布在红旗的岗南、杨营、白岗、西沟、泉店、上头、红旗、刘庄、沙楼、中干桥、胜利以及红升的后营、马北、马南、吴营、邓营等16个村。这部分地区地势低洼,而且高低不平、地下水位较高、地面储水较多,海拨高度均在38-42米之间,适合于种植水稻,是冷浸低产田集中分布地区。


柴湖境内的水利设施主要有二堤、二渠、三闸。


二堤即:1、柴湖围堤是丹江口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余家山头,经柴湖镇吕庄、苏榨、从庙、曾营、中心集、黎明、黄岔堤、大同、张湾、群益、胜利村,至旧口大王庙与遥堤相连。全长45.4公里,1967年12月至1968年冬,由钟祥、荆门、京山、天门四县民工修建。2、汉江遥堤是古汉堤溃废以后修筑的一条堤。堤基比汉堤离汉江河道遥远一些,故名。遥堤北自罗汉寺起,经柴湖镇渔池、武洲、关山、吴营、邓营村至旧口止,长39.463公里公里。由江汉工程局组织钟祥、京山、天门、潜江、汉川5县民工于民国时期修建。


二渠即:1 、东干渠北起于柴湖红英村,南至吴营村、流经柴湖的郑家集、李官桥、渔池、武洲、全坑、关山、双河、田坑、后营、吴营等12个村,95个村小组,全长19.63公里,渠宽35米,渠底高程35.4米,当内河水偏高时,它能将柴湖境内余水通过,金刚口闸排入汉江;当久旱无雨内河水偏低时,在金刚口关闭闸门,它又是一条储蓄水库。2、 西干渠北起柴湖中心集,经襄东、黎明、黄岔堤、凌楼、大同、张湾,在倒口东拐至红旗,沿途流经15个村,103个村民小组,全长15.7公里,渠宽32米,渠底高程36.5米,设计水位38.5米,常年储蓄水深2米,其功能与东干渠相同。


三闸即:1、金刚口闸位于柴湖镇胜利村东南角,柴湖围堤桩号3 800的引河出口处,主要排泄柴湖境内的积水。该闸由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设计,省水利工程一团于1968年11月动工兴建,次年12月竣工,承雨面积255平方公里,设计标准为二十年一遇的暴雨可在五日排完。国家投资103.4万元。2、倒口闸位于杜家滩北端,柴湖围堤桩号20 000处。是省委实施大柴湖振兴发展战略之后,第一个被纳入省水利厅重点支持的项目,总投资2230万元;整个站区分为主泵房、副泵房和变电站三块,其中主泵房机组十台,总装机量为2000千瓦。更新改造后,将来二十年一遇甚至三十年一遇的渍水可在三天之内排完。3、白土地庙电排站位于柴湖镇胜利村,柴湖围堤桩号7 280处,是闸站合一的混合结构形式的自排、电排水利建筑。承雨面积229.7平方公里,由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省水利工程队2000年9月动工兴建,2002年12月竣工,其主要功能是配合金刚口、倒口排泄柴湖渍水,设计标准为二十年一遇的暴雨可在三日排完。国家投资4086.77万元。除此,在汉江河、西引河、东干渠、西干渠水系装有固定泵站100余座,装机容量11950千瓦。


2014年,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75600千瓦,比建镇时的1987年增加 61500千瓦。其中发展较快的有农用汽车、联合收割机和农用拖拉机。农用汽车由1987年的零增长至195辆。联合收割机由1987年的零增长至65台,拖拉机由1987年的150台增至7630台。1982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柴湖镇农村剩余劳动外出务工经商,至2014年末,全镇共输出务工经商人员25000余人。先后有23000余农民进入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创业经商。有200余人走出国门挣外汇。


2014年,工农业总产值50962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9622万元,林业产值76万元,牧业产值19219万元,渔业产值2940万元,分别比1987年增加3510万元、44万元、2498万元、745万元。粮食总产24100吨,棉花总产1783吨,油料总产11370吨,分别比1987年增加4920吨、756 吨、5585 吨;禽蛋总产850吨,生猪出栏10.55万头,家禽出栏43万只,分别比1987年增加350吨、6.5万头、15万只。农民人均纯收入9035元。农业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发展花生2000公顷,大蒜2866公顷,分别比1987年增加1100公顷、1500公顷。


2014年末,有工企业151个,拥有固定资产24517万元,年创工业产值450001万元,年创利税87499万元。其中,规模企业9家,年创产值269800万元,利税56004万元。年内招商引资18000万元,新增项目6个。盘活了一大批停产企业,其中柴湖矿业,北冰洋有限公司,大王油厂,天益油脂公司,樱桃谷种鸭孵化场,日供万吨自来水厂,崛起灰沙砖厂等企业相继启动投产,年创利税50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产值由1987年的零上升到1.85亿元。柴湖矿业、柴湖丝钉厂、大王油厂、中牧肉联等工业企业已经成为柴湖镇工业的支柱企业。


2014年,全镇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的有3560户,从员人员总数8560人,实现总产值5.5亿元,利税785万元户。个休工商户函盖了美容美发、餐饮服务、摄影制碟、农资家电、百贸日杂、五金建材、农贸集市、装璜修理、米面加工等业。集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初具规模。全镇六个集贸市场八个小商品市场,共有摊位3500个,从业人员5500人,拥有固定资产3500万元,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亿元。


文体事业发展迅速,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集镇中心建起了影剧院。有腰鼓队2个,民乐队15个。文学、音乐、美术、书法、摄影骨干近百人。广电事业进一步发展,2014年末,全镇拥有电视机23500台,接入农村有线电视的用户18500户,电脑12300台,宽带入网用户11500户,农村农民看电视难、入网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境内有古汉堤(老堤)遗址:修筑于1185年(南宋淳熙十二年),由北向南经柴湖至旧口,全长59公里,毁于1935年(民国24年)汉江大水,现遗址尚存。五十四烈士墓:位于柴湖黄岔堤村,1944年10月,京钟游击队被日军包围,因敌我力量悬殊,突围失利,连长王友才指导员李大勇等54人牺牲,1980年立水泥纪念碑一座。


镇堤观:位于柴湖汉堤(老堤)东湖段,道教庙宇,清光绪年间修建,由于修建之初旨在"镇堤",故名"镇堤观"。镇堤观由一门二殿二阁组成。一门为镇江门、二殿为祖师殿、三清殿、二阁为玉皇阁、玄武阁。与建筑配套的有三重飞檐,每层飞檐下施有玲珑美观的斗拱,状似三层塔形。屋面盖黄、绿色琉璃瓦,与襄东保堤观遥相呼应,相互衬托,长年金光闪闪、香客不断。1935年,汉江发大水汉堤冲毁,镇堤观被洪水和泥沙所吞没。


保堤观:位于柴湖汉堤(老堤)襄东段,道教庙宇,清道光年间修建,因这里的人们长期遭受水灾之苦,希望汉堤不被大水冲毁,以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故名"保堤观"。保堤观为一门三殿,沿中轴线排列,整个建筑红墙绿瓦、色彩富丽、琉璃光照、金碧辉煌,长年游人如织,香火旺盛。1935年后,随着汉堤的遂废而消失。


2014年末,沪渝高速武荆段与省道寺沙公路交汇,纵横柴湖东西南北,出口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汉水水陆有大同码头距城镇3公里,村组全部为水泥路。有客运路线22条,其中省际路线柴湖至河南淅川每日对开一班,柴湖至武汉对开多班,柴湖至襄樊往返一班,柴湖至荆门双车多班,柴湖至市区每10分钟一班,还有许多南来北往的过境车,每日乘客周转5000人次以上,交通十分方便。货运车辆52辆,年货运量近300万吨,各种农用拖拉机7863辆,平均每3户拥有1辆,摩托车18630辆,平均1.3户拥有1辆。基本满足了全镇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1978年以前,农村投递邮路仅有5条。柴湖至东湖、柴湖至襄东、柴湖至红旗、柴湖至红升、柴湖至红英,单程150公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公路交通业的发展,报刊发行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邮路也逐渐扩大。到2014年,村级邮路发展到54条,组级邮路发展到412条,单程长度350公里,全镇村组通邮面分别达到100%,邮差时间也在大为缩短。邮政储蓄自1995年开办以来,2014年储蓄余额达到了4300万元。


2014年末,镇内有110千伏安电站一座,共有主变1台。有3.5千伏线路4条,总长50公里,配电变压器173台,10千伏线路8条,总长162.73公里。低压线路569公里。在10千伏线路中:街道线长8.72公里,配电变压器18台;襄东线长26公里,配电变压器28台;东湖线长35.2公里,配电变压器30台;红旗线长34.31公里,配电变压器27台;红升线长21.94公里,配电变压器30台;红英线长29.8公里,配电变压器29台;柴湖开发区线长4.32公里,配电变压器8台;柴湖丝钉厂线长1.44公里,配电变压器3台。负担全镇24500个低压客户的用电,年售电量约1780万千瓦时,每年售电收入在993.24万元左右,农户用电100%。


2014年财政总收入167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从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00万元,增值税100万元,个人所得税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9%、4%和75%。人均财政收入137元,比上年增长1.5%。2014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各项贷款余额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


2014年末有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2341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12所,在校学生6176人,专任教师24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初中在校学生1617人,专任教师25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4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3亿元,比上年增长25%。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的32.5%,比上年增长17%。


2014年末,有中心卫生院1个,18个科室,6个病区,150个床位,医护人员198人。配有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多功能彩屏麻醉机、彩色B超机、500MAX光机等先进设备20多台,年门诊12万人次,出院近6500人次。乡村卫生室58个,从业人员123人,平均每万人有卫生技术人员32人。新农合医保覆盖面100%。


2014年末,全镇有530户820人参加城镇低保,发放资金61万元,有1508户3594人参加农村低保,发放资金65万元户,提供军人家属优抚款 8.1 万元,发放烈属抚恤款12.7万元,发放临时救助款26.58万元,全镇供养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老人539人,其中镇福利院集中供养246人,(年人均供养经费2000元);散养293人,(年人均供养经费1500元);90岁以上的老人210人,其中100岁的老人8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