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
这么多年,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经常会听到什么,中央政府又约谈某某城市,前段时间我们住建部的副部长倪虹还下去,到上海深圳还去调研去督查一些城市的调控房价。也包括我们过去经常听说的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现在虽然都出了中南海,甚至控制房价都提高到政治站位的角度,前几天的政治局会议居然要提到学区房!——想一想这里到底为什么?就说明这里面还存在一些张力,还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所以才需要加这么大的力度,来贯彻下去。
其实这里面最关键的地方,中央政府在调控房价的时候,和地方政府存在着利益的不一致。中央政府从全局的考虑,要防止资产泡沫继续加大,要防止把实业掏空,从国家金融安全的角度,提出来要防住不炒。但是地方政府他要过日子,要有钱,最重要的一个钱袋子就是土地财政——卖地。
那么卖地靠什么才能卖得好,卖得高?一定是房地产市场要活跃,房子要卖得好,那房子怎么才能卖得好呢?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嘛!所以就是这么一个简单逻辑,就导致了中央政府控制房价的这种决心和地方政府想发展短期经济的利益,产生了不一致的地方。
那么现在我们仅仅是换了一个人收钱,怎么就发生了变化呢?而且在这次改制的方面还强调了,征收对象、征收比例,包括分成、管理都不变,为什么就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大的影响呢?
当然我们知道目前做这么一件事,它本身目的不是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它是我们国家税收法制化这么一个进程当中的一环。在2018年的国税地税合并当中,已经把一些非税的部分纳入到这里边来,只不过这一次新纳入的4项当中,有了土地财政这一块,这是整个这件事的背景。但是尽管它不是用来影响房地产市场,但是它客观上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长远的。
好,我们接下来分析下。
这里补充一个知识点,我们国家在过去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所谓分税制就是地方收税归地方,中央收税归中央的,那么卖地收入这一块大部分归地方了,只有5%左右是上交中央财政的,所以地方卖地的积极性就会非常的高,因为钱几乎全归自己来使用。
再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是,关于2018年国税和地税的合并,虽然合并之后,明确了税务部门是归税务总局和地方双重领导,但是强调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所以我们各地税务机关,通俗说,有点像地方政府你是店经理,但上面大股东给你派来个账房先生的,所以你用钱各方面就不敢像以前那么去乱花了。
好了,那么一个不乱花会带来什么东西?好像我这个钱也没少,怎么收怎么管都没有变。但是就仅仅因为一个不乱花,是别人来收,其实你很多行为就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也包括卖地的积极性会发生变化。
过去我们积极地去拆迁,整理土地,然后争取国家战略经济开发区来获取土地指标,去野蛮拆迁,从农民手里收地和卖给开发商中赚差价。然后拿卖地钱来做一些我们想干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当然更多是民心工程了。反正这个钱是我挣的,想干啥干啥。但因为收支两条线之后,就不受你的完全控制了,所以你为了做一个工程而去卖地的积极性会降低。不仅如此,你在收地端,过去的那些积极性也会降低。地方政府为了造一个新城新区,一时没钱,地方债又很高了,可能就会和开发商有一些勾兑。你先给我垫钱,帮我做一级开发,后面我给你几块好地,或者给你减免税来补偿等,这些过去都是不规范的一些行为,未来可能都不能够实现了。
好了,那么就是这么一些行为的微妙变化,我们就可以推导出来,至少给我们买房人有三点建议。
第一点,如果你以后再遇到什么新城新区的开发,你一定要小心了,可能不会像过去那么快了。
我们说在过去中国城市化里边,有两个闭环走通了,像两个轮子带动城市飞快地发展,其中一个就是土地滚动开发,我们专门有一节课讲这些内容,如果大家有兴趣听,我们接下来也会做一些相关的视频。现在土地财政闭环如果打破了,所以整个中国城市化的轮子可能就会要减速,要降档。
第三点,有一些开发商,他开发的楼盘可能会烂尾。因为原来是和地方政府私下里有一篮子协议的,有些勾地计划的。原来有些不规范的地方,未来就可能很难得到执行,这样就会变成一种扯皮的事情。这样的项目,这样的造城,这样的大盘就有可能会烂尾,所以你就别买了。
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