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乡镇卫生院适用什么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会计科目)

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1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进展有关情况。




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组建县域医共体4028个。754个试点县中,符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标准的达到535个,占比71%,取得斐然成效。




虽然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国家也非常重视遇到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介绍,尽管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经“蒸蒸日上”,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一个新的运行体制机制的改革,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各成员单位要统一认识




聂春雷提到,首先要明确认识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国家提出了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对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的一个系统的重塑。




改革要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也需要部门之间密切的协调和配合。各地紧密型医共体的领导人员要统一认识。




有业内人士坦言,医共体政策供给主要集中于业务整合层面,有些地区在人事编制、财政保障、医保政策、医疗服务价格等方面缺乏战略性、协同性,资源整合的控制力不强。




基层医务人员由于使用层级、财政投入渠道、编制不同,医共体统一招聘实质上是牵头医院代招聘,编制仍在基层,存在步调不统一的现象。




由于实行严格的入编政策,部分卫生院近几年来缺编率偏高,空编率也很高。再加上医疗人才培养周期长,人才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


所有成员单位都要受益




聂春雷指出,医保基金是医共体内部医疗机构收益的重要来源,能否节约医保费用,让参与的单位共同受益是非常重要的。




业内人士对此认为,医共体牵头医院与其成员基层医院之间,成员单位参保人员发生的住院及门诊补偿费用,牵头单位存在审核拨付效率问题,影响了成员单位的正常资金运转。




由于牵头医院和卫生院会计制度的不一致,医共体财务管理中心实行统一管理仍停留在统一报账上。具体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价格管理、统筹运营等尚未实质性展开,不能有效加强医共体财务内部控制,强化医共体对资金的控制,提高医共体资源的协同运作。




医共体及成员单位对医保基金结余与超支调控作用有限,医共体控费动力不足,双向转诊机制难以落实,基金超支就可能发生。




资金跟不上,导致医共体牵头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目前技术和设备等帮扶力度削弱,难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从而增加了大医院的工作压力,医共体的整体医疗成本,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也受影响。


如何保住基层不下滑?




在医共体建设中,理不顺、下不去、接不住、联不通的如何处理,如何更好地做到“上下贯通、纵横相连”?有关专家给出三点意见:




一、统一所有机构行政归属




卫生院一般属于乡、镇基层政府,县级医院属于县政府。由于行政归属不一,在管理上、财政资金的拨付上都有是很大的不同,协调起来很复杂、很麻烦。




二、所有领导步调统一




医共体新的管理团队对基层医疗机构原有管理团队的冲击,管理层不统一就会出现下面医务人员不知道听哪一个领导的,医联体管理层处理不好一定会影响基层医院的正常运作。




三、避免对卫生院公卫形成冲击




一方面,基层部分医务人员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意愿不高,另一方面,县级医院管理团队对公共卫生工作不熟悉,容易出现医疗强、公卫弱的情况。




任何事情都有多面性,医共体也不例外,好处是能够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把常见病、多发病留在基层,逐步构建起分级诊疗体系。




但是在医联体的运营机制、分配机制、人员流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提升医疗业务能力的同时,有可能出现公共卫生工作下滑的局面。希望要探索建立起行之有效机制,在提升医疗的同时,让乡镇也能得到同步提高,破解一项项顽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