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张月姣:中国应如何参与推动WTO改革?
202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近年来,伴随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以及国际格局的巨大变动,WTO多边贸易体制面临诸多困境,亟待改革。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应如何参与WTO改革、维护多边贸易体制?WTO上诉机构前主席、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院长张月姣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作出深度解读。
2017年12月,山西太原,民众挑选进口商品。当月起,中国对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进行调整,部分进口商品暂定税率降至0。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2021年9月,济南,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特设“一带一路”展区,俄罗斯、印度、波兰等17国驻华相关文旅机构携特色工艺品、文创展品亮相。 中新社记者 赵晓 摄
2019年9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第7次部长级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16方经贸部长或代表出席会议。中新社记者 王国安 摄
张月姣,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前主席、首位中国籍大法官,曾任中国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司长、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局局长。目前是中国首位被世界银行行长指定的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仲裁员、撤销裁决专委会委员,清华大学国际仲裁与争议解决项目主任、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院长。2018年,被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聘任为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首批专家委员。曾获“亚洲最佳律师”和“国际组织杰出女性”荣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