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地税返还个税手续费现金流放(个税手续费返还在现金流哪里体现)

2017湘潭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8X15分


1.周公东征


周公为平定东方三监叛乱而进行的征伐。周武王灭商两年后,因病去世。其子成王尚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篡权,便与武庚勾结,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周公率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了这次叛乱,杀掉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贬黜霍叔,又在洛水北岸修建雒邑(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


2.王与马共天下


3.《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因写于润州梦溪园而得名,于11世纪末成书。内容涉度自然科学、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详细记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书中还记述作者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现和创见,如他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等。《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的见解和见闻的笔录,总结了沈括多年来对科学技术、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地记录了许多当时中国劳动人民在工业、工程上的杰出发明,保存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4.摊丁入亩


清政府实行的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而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具体办法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地银和丁银合一,叫做地丁银。该制的推行,废除了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5.《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6日和27日,桂良、花沙纳同英、法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有:英、法公使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地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传教和通商;外国商船可自由航行于长江各口岸;修改关税税则;中国向英国、法国分别赔款银400万两和200万两。同时规定,条约的批准书一年以后在北京互换。


6.黄兴


(1874-1916),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902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和杨笃生等创办《湖南游学译编》,组织“湖南编辑社”。次年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不久即回国进行革命活动。1904年2月15日和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被推举为会长,决定于11月16日在长沙起义,未发事泄,流亡日本。190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筹划成立中国同盟会,参加起草会章,被推为执行部庶务。1907年到1908年间,参与多次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被任命为战时总司令。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临时政府北迁后,任南京留守府留守。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12月,接受袁世凯委任之川粤汉铁路督办一职,次年1月辞职。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在南京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1916年10月病逝。有《黄兴集》。


7.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武汉外围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军进攻安庆起,至10月25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止,历时约4个半月。这场以“保卫大武汉”为口号的大规模战役主要在武汉外围展开,日军前后投入武汉作战的兵力达35万余众,中国参战的部队则更达130个师,约100万人。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及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会战时间之长、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的,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


8.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与道路,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基本原则和各项制度。主要内容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设置国家机构;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还对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国的外交政策等作了具体规定。这是一部真正反映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是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纲领。


三、简答题 4X20分


1.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唐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在政治、法律、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


第一,在政权机构建设上,中央仍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有关军国大事的诏旨,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查中书省起草的诏旨,有封驳之权,长官称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全国政令。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共同对皇帝负责。尚书 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初期,三省长官并为宰相,一起在政事堂共议国政。为防止权臣窃位,皇帝往往指派年纪较轻、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上“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参加政事堂会议。进一步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唐朝初期仍 实行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又把全国分为10道,道是监察机构,皇帝经常派巡察使、按察使等官员对地方官吏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有乡、里。里是最基层的政权单位,对人民进行直接的统治。


第二,修订《唐律》。唐高祖时,命裴寂等人以隋《开皇律》为基础,于武德七年(624)损益而成《武德律》。太宗即位后,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对《武德律》加以修订,于贞观十一年(637)修成《贞观律》,并颁行全国。至此,《唐律》基本上形成。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等人以《武德律》、《贞观律》为蓝本,修成《永徽律》,于永徽二年(651)颁行全国。永徽三年,又对《永徽律》做了具体解释,撰成《疏议》30卷,永徽四年,《疏议》附于 律文之后正式颁行,形成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唐律》共12篇,502条,其中贯穿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基本精神,但其对劳动人民则是极力地压制。此外,为了维护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唐律》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防止统治阶级过分迫害劳动人民的规定。《唐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第三,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均田制是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对百姓、官僚的授田及土地买卖有 明确规定。与均田制相对应的赋役制度是租庸调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缴纳定额,并服一定的徭役。这项制度的实行,使农民得到了部分土地,使得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农业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朝前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四,实行府兵制。唐王朝建立后,继续沿袭西魏北周时期形成的府兵制度,经唐太宗的整顿,唐代的府兵制度比前代更加完善。府兵的基本单位是设在各地的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率。折冲府下依次设有団、旅、队、火。折冲府有上、中、下三等之分。府兵的兵员每三年挑选一次,服役期间免本身租调。唐代的府乓制依然实行兵农合一制。府兵的调遣权力由尚书省兵部牢牢掌握,调兵须有皇帝敕书和兵部符契,地方官无权调兵。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第五,发展学校教育和实行科举制度。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招收官僚子弟及外国留学生,以儒家经典和各科专门知识为学习内容。地方官学以经学和医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制举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都不定。


第六,修订《氏族志》。为了提高皇权的地位,唐太宗令人修订《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士族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通过修订《氏族志》,一部分庶族地主获得了士族名分,而山东士族则进一步受到打击,从而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意义:这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奠定和完善了唐朝的各项治国制度,巩固了 统一,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国家的实力,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简述天京事变


起因: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之间矛盾越演越烈,后来牵连到翼王石达开,领导人之间不断争权夺利,终于导致相互仇杀和走上分裂的道路,这是天京事变的直接原因,这种现象在历代农民起义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实际上它是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也是封建家长制的派生物,是农民政权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农民封建家长制的习俗甚深,封建家长制一旦与政治权力结合,就必不可免地追逐权势和地位,让人绝对服从。一旦这种欲望受阻,就会用大动干戈的简单手段去解决矛盾,结果造成了互相杀戮的悲剧。这是农民起义的局限性所在,单纯依靠农民战争,是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


后果: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人心开始涣散,军事形势逆转,清军陆续在各战场得胜,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大为缩小,即使后来太平军攻下江浙一带,形势上一直处于下风。


北王韦昌辉死后,翼王石达开执政,天王洪秀全开始重用其兄弟以牵制石达开,激发石达开在1857年带领大军出走,更令太平天国雪上加霜。


太平天国初期由军师主政的政制,在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已名存实亡。后期的太平天国,天王虽然掌握了实权,然而当时的政府架构颇为混乱,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在天京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天京事变并未损伤太平天国的实力,主要表现在军事力量上。但是,精神和思想层面的损失才是最严重的,天京事变的恶果不是军事兵力的锐减和战斗力的下降,也不是土地的丧失,而是神话宗教体系的崩溃。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1898年,光绪帝接见康有为等人,接受了他们学习西方,维新变法的主张。 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此日始,到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在百日维新期间,共颁布了二三百件变法上谕,总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奖励发明创造;设铁路矿务总局,发展铁路和采矿业;举办邮政,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取消满洲贵族生活待遇的特权,许其自谋生计。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地方商务。


政治方面;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给予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改革律例,取消重叠的行政机构,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军事方面:裁撤绿营,力行保甲、团练,编练海陆军,各省军队改练洋操,使用洋枪,并统一制度。筹设武备学堂。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词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堂。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提倡西学,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这些新政的内容,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先进文化科学的传播都是十分有利的,它给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这些诏令中,一字没有提及改良派所梦寐以求的“君主立宪”,连改良派呼请“废槽运”、“裁厘金”的建议也未采纳。改革是很不彻底。新政遭到顽固派的抵制和破坏,除湖南巡抚陈宝箴认真执行外,其他各省督抚都不把光绪放在眼里。因此,变法的诏令大都变成了一纸空文。


4.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意义


(一)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中共中央在1952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以便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内容。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经毛泽东修改的中宣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 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这个提纲对总路线作了更为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四、论述题 2X40分


1.评述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改革的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大增。权势阶层凭借政治和经济特权带头掀起了土地兼并的狂潮,使自耕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由于承担赋役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只能加重平民的税负。


2.政府财政危机日渐加深。由于土地财政收入日少而开支日增,又加上因边患屡起而军费激增等现象,万历年间的财政异常拮据。


3.流民与起义严重。土地兼并与赋役繁重,导致流民日益增多,并且各地也爆发了规模不一的起义,严重威胁明廷的安危。


(二)内容


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指出当时存在五大积弊: “日宗室骄恣,日庶官瘵旷,日吏治因循,日边备未修,日财用大匮。”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并且推行“考成之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一套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查的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2.军事改革。整饬边防,在任首辅前即主张封扰边达30年之久的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往来。又调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守辽东,加强了边防力量。


3.水利整治。张居正起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以“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治水效果。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


4.经济改革。他不顾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并且包括贵戚田地在内的土地,一律丈量。


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田赋折银征收;(2)徭役折银上纳;(3)赋、役银合并征收;


(4)赋役钱粮官收官解。


张居正清查土地和改革赋役制度的直接结果,使明朝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呈现出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减轻了人丁的负担。这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张居正成了改革的牺牲品,其改革措施除少部分留下来之后大部分都被废除。


2.论长征及其意义


(一)过程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红军未能粉碎第五次“围剿”,被迫长征。


1934年10月,临时中央决定放弃中央苏区,计划转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在强渡湘江时遭到湘桂国民党军攻击堵截,损失惨重。长征不到两个月,红军仅余万多人。突围红军放弃原计划,转道贵州。


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导错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常委。会后不久,成立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三人小组,负责红军的作战行动。接着,红军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大渡河,越过夹金山,继续前进。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到达四川懋功,和红四方面军会合。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沙窝举行会议,通过《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会后,一、四方面军编成右路军和左路军。右路军在毛泽东率领下穿过荒无人烟的草地,到达川北巴西。张国焘在左路军经过草地到达阿坝后,反对北上,并在卓木碉另立“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自封中央“主席”。


1936年6月,张国焘取消他的“中央”。红二、四方面军汇合后,从甘孜出发到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长征结束。


(二)意义。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它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2017湘潭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8X15分


1.周公东征


周公为平定东方三监叛乱而进行的征伐。周武王灭商两年后,因病去世。其子成王尚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篡权,便与武庚勾结,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周公率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了这次叛乱,杀掉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贬黜霍叔,又在洛水北岸修建雒邑(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


2.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一朝出现了皇权与士族共天下的特殊政治局面。西晋灭亡,北方士大夫纷纷南渡,构成了江左五朝士族门阀的基本阵容。琅邪王导/王敦,同为江左政权的军政支柱。琅邪王导及颍川庾亮、谯郡桓温、陈郡谢安等门阀家族,已具有了与皇帝“共天下”的政治权势。东晋政权是以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为支柱建立的。东晋建立时,得到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王导等的支持。王导帮助司马睿争取到吴姓士族即江南地区土著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功劳最大,所以王导为丞相,以王导族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王氏士族执掌了大权,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3.《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因写于润州梦溪园而得名,于11世纪末成书。内容涉度自然科学、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详细记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书中还记述作者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现和创见,如他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等。《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的见解和见闻的笔录,总结了沈括多年来对科学技术、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地记录了许多当时中国劳动人民在工业、工程上的杰出发明,保存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4.摊丁入亩


清政府实行的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而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具体办法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地银和丁银合一,叫做地丁银。该制的推行,废除了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5.《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6日和27日,桂良、花沙纳同英、法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有:英、法公使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地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传教和通商;外国商船可自由航行于长江各口岸;修改关税税则;中国向英国、法国分别赔款银400万两和200万两。同时规定,条约的批准书一年以后在北京互换。


6.黄兴


(1874-1916),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902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和杨笃生等创办《湖南游学译编》,组织“湖南编辑社”。次年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不久即回国进行革命活动。1904年2月15日和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被推举为会长,决定于11月16日在长沙起义,未发事泄,流亡日本。190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筹划成立中国同盟会,参加起草会章,被推为执行部庶务。1907年到1908年间,参与多次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被任命为战时总司令。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临时政府北迁后,任南京留守府留守。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12月,接受袁世凯委任之川粤汉铁路督办一职,次年1月辞职。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在南京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1916年10月病逝。有《黄兴集》。


7.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武汉外围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军进攻安庆起,至10月25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止,历时约4个半月。这场以“保卫大武汉”为口号的大规模战役主要在武汉外围展开,日军前后投入武汉作战的兵力达35万余众,中国参战的部队则更达130个师,约100万人。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及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会战时间之长、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的,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


8.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与道路,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基本原则和各项制度。主要内容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设置国家机构;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还对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国的外交政策等作了具体规定。这是一部真正反映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是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纲领。


三、简答题 4X20分


1.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唐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在政治、法律、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


第一,在政权机构建设上,中央仍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有关军国大事的诏旨,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查中书省起草的诏旨,有封驳之权,长官称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全国政令。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共同对皇帝负责。尚书 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初期,三省长官并为宰相,一起在政事堂共议国政。为防止权臣窃位,皇帝往往指派年纪较轻、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上“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参加政事堂会议。进一步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唐朝初期仍 实行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又把全国分为10道,道是监察机构,皇帝经常派巡察使、按察使等官员对地方官吏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有乡、里。里是最基层的政权单位,对人民进行直接的统治。


第二,修订《唐律》。唐高祖时,命裴寂等人以隋《开皇律》为基础,于武德七年(624)损益而成《武德律》。太宗即位后,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对《武德律》加以修订,于贞观十一年(637)修成《贞观律》,并颁行全国。至此,《唐律》基本上形成。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等人以《武德律》、《贞观律》为蓝本,修成《永徽律》,于永徽二年(651)颁行全国。永徽三年,又对《永徽律》做了具体解释,撰成《疏议》30卷,永徽四年,《疏议》附于 律文之后正式颁行,形成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唐律》共12篇,502条,其中贯穿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基本精神,但其对劳动人民则是极力地压制。此外,为了维护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唐律》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防止统治阶级过分迫害劳动人民的规定。《唐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第三,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均田制是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对百姓、官僚的授田及土地买卖有 明确规定。与均田制相对应的赋役制度是租庸调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缴纳定额,并服一定的徭役。这项制度的实行,使农民得到了部分土地,使得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农业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朝前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四,实行府兵制。唐王朝建立后,继续沿袭西魏北周时期形成的府兵制度,经唐太宗的整顿,唐代的府兵制度比前代更加完善。府兵的基本单位是设在各地的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率。折冲府下依次设有団、旅、队、火。折冲府有上、中、下三等之分。府兵的兵员每三年挑选一次,服役期间免本身租调。唐代的府乓制依然实行兵农合一制。府兵的调遣权力由尚书省兵部牢牢掌握,调兵须有皇帝敕书和兵部符契,地方官无权调兵。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第五,发展学校教育和实行科举制度。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招收官僚子弟及外国留学生,以儒家经典和各科专门知识为学习内容。地方官学以经学和医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制举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都不定。


第六,修订《氏族志》。为了提高皇权的地位,唐太宗令人修订《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士族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通过修订《氏族志》,一部分庶族地主获得了士族名分,而山东士族则进一步受到打击,从而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意义:这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奠定和完善了唐朝的各项治国制度,巩固了 统一,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国家的实力,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简述天京事变


起因: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之间矛盾越演越烈,后来牵连到翼王石达开,领导人之间不断争权夺利,终于导致相互仇杀和走上分裂的道路,这是天京事变的直接原因,这种现象在历代农民起义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实际上它是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也是封建家长制的派生物,是农民政权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农民封建家长制的习俗甚深,封建家长制一旦与政治权力结合,就必不可免地追逐权势和地位,让人绝对服从。一旦这种欲望受阻,就会用大动干戈的简单手段去解决矛盾,结果造成了互相杀戮的悲剧。这是农民起义的局限性所在,单纯依靠农民战争,是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


后果: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人心开始涣散,军事形势逆转,清军陆续在各战场得胜,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大为缩小,即使后来太平军攻下江浙一带,形势上一直处于下风。


北王韦昌辉死后,翼王石达开执政,天王洪秀全开始重用其兄弟以牵制石达开,激发石达开在1857年带领大军出走,更令太平天国雪上加霜。


太平天国初期由军师主政的政制,在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已名存实亡。后期的太平天国,天王虽然掌握了实权,然而当时的政府架构颇为混乱,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在天京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天京事变并未损伤太平天国的实力,主要表现在军事力量上。但是,精神和思想层面的损失才是最严重的,天京事变的恶果不是军事兵力的锐减和战斗力的下降,也不是土地的丧失,而是神话宗教体系的崩溃。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1898年,光绪帝接见康有为等人,接受了他们学习西方,维新变法的主张。 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此日始,到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在百日维新期间,共颁布了二三百件变法上谕,总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奖励发明创造;设铁路矿务总局,发展铁路和采矿业;举办邮政,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取消满洲贵族生活待遇的特权,许其自谋生计。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地方商务。


政治方面;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给予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改革律例,取消重叠的行政机构,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军事方面:裁撤绿营,力行保甲、团练,编练海陆军,各省军队改练洋操,使用洋枪,并统一制度。筹设武备学堂。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词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堂。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提倡西学,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这些新政的内容,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先进文化科学的传播都是十分有利的,它给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这些诏令中,一字没有提及改良派所梦寐以求的“君主立宪”,连改良派呼请“废槽运”、“裁厘金”的建议也未采纳。改革是很不彻底。新政遭到顽固派的抵制和破坏,除湖南巡抚陈宝箴认真执行外,其他各省督抚都不把光绪放在眼里。因此,变法的诏令大都变成了一纸空文。


4.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意义


(一)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中共中央在1952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以便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内容。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经毛泽东修改的中宣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 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这个提纲对总路线作了更为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四、论述题 2X40分


1.评述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改革的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大增。权势阶层凭借政治和经济特权带头掀起了土地兼并的狂潮,使自耕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由于承担赋役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只能加重平民的税负。


2.政府财政危机日渐加深。由于土地财政收入日少而开支日增,又加上因边患屡起而军费激增等现象,万历年间的财政异常拮据。


3.流民与起义严重。土地兼并与赋役繁重,导致流民日益增多,并且各地也爆发了规模不一的起义,严重威胁明廷的安危。


(二)内容


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指出当时存在五大积弊: “日宗室骄恣,日庶官瘵旷,日吏治因循,日边备未修,日财用大匮。”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并且推行“考成之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一套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查的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2.军事改革。整饬边防,在任首辅前即主张封扰边达30年之久的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往来。又调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守辽东,加强了边防力量。


3.水利整治。张居正起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以“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治水效果。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


4.经济改革。他不顾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并且包括贵戚田地在内的土地,一律丈量。


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田赋折银征收;(2)徭役折银上纳;(3)赋、役银合并征收;


(4)赋役钱粮官收官解。


张居正清查土地和改革赋役制度的直接结果,使明朝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呈现出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减轻了人丁的负担。这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张居正成了改革的牺牲品,其改革措施除少部分留下来之后大部分都被废除。


2.论长征及其意义


(一)过程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红军未能粉碎第五次“围剿”,被迫长征。


1934年10月,临时中央决定放弃中央苏区,计划转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在强渡湘江时遭到湘桂国民党军攻击堵截,损失惨重。长征不到两个月,红军仅余万多人。突围红军放弃原计划,转道贵州。


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导错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常委。会后不久,成立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三人小组,负责红军的作战行动。接着,红军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大渡河,越过夹金山,继续前进。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到达四川懋功,和红四方面军会合。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沙窝举行会议,通过《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会后,一、四方面军编成右路军和左路军。右路军在毛泽东率领下穿过荒无人烟的草地,到达川北巴西。张国焘在左路军经过草地到达阿坝后,反对北上,并在卓木碉另立“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自封中央“主席”。


1936年6月,张国焘取消他的“中央”。红二、四方面军汇合后,从甘孜出发到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长征结束。


(二)意义。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它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