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的运动轨迹
黄河石林22拐,刚开始的赛道
石林的山光秃秃的,只有矮草,没有大树。王新说,刚开始时,自己还能在矮草上看见绑的红色丝带,和山顶插的旗,也就是路标,可越往上走,风也越来越大,草上的路标被吹走了好多。“因为我在前面,前后也没几个人,有时,停下找路标要找很长时间,我的双手冻得又红又湿,虽然手机里有轨迹,但风太大,几乎能把人吹走,我也不敢拿出手机。”七八级的风,夹杂着雨和坡上的沙子,有段时间还有雪粒,王新感觉自己的脸好像在被刀割。“有好几次,我往左走找路标,都走到了悬崖边,吓得赶紧又退回右侧,直到看到右手沟下面有两个选手在躲风雨,我也跟着下去躲避。”
红丝带路标
下午两三点,王新和两位跑友决定下撤,“返回的一路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吹碎的保温毯,也碰到零零散散单独躺在地上的跑友,摇动也没反应,路过蓝天救援队员在的地方,有好多跑友都盖着保温毯。”走到黄河边时,王新刚好遇到救援队的车,便坐车到河边集合点,“那里有许多救护车,护士给我披了件当地老乡的卫衣,身体才好多了。”
很多跑友至今瞒着家人,安全回家才是终点
回想起来,王新感慨说,“真的很惨,失温太可怕了,而且也有迷路的。虽然有许多车来救援,但在CP2至CP3的路段,车上不去,救援也要爬山才能上去,所以有许多人下来后都只能暂时躲在避难的房间。
王新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当天,马拉松越野赛有不少,“在南方,有TNF莫干山越野,还有崀山越野,所以分流了很多江浙沪跑友。遗憾的是在杭州戴村山地马拉松时,我还看到过的大神梁晶,在TNF秦岭越野时遇到的黄印斌就这样没了,痛心!”
以前想着坚持到底,现在学会评估自己,学会放弃
王新已经跑了十年,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是2010年的杭州马拉松,第一次参加越野赛是第一届杭州西部越野,第一个100公里是2014年杭州100公里越野。“以前,我认为越野一旦开始,就必须坚持到底,现在也会评估自己,学会放弃。”
至今,他仍向家人隐瞒着真相,谎称自己去的是其他比赛。“以后,我应该还会参加越野赛,但是会更谨慎。”王新说,越野赛确实有风险,主办方一定要有救援预案,“如果天气恶劣,主办方要有勇气果断取消或改期。”
“今天是个悲伤的日子。”昨晚7点多,王新在朋友圈里只留下了这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