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昌乐工商银行开户行查询(昌乐工商银行网点查询电话)


站名之变:最初信息的承载者



从目前公开的资料能够发现,1914年日本占领胶济铁路之前,沿线众多车站的屋顶就已改造,不是最初“中西合璧”的风格了。由此笔者推断,德租后期,山东铁路公司曾经对胶济铁路绝大部分中小站房进行过返修改造,扩建了部分站房,摒弃了原有中式建筑元素,甚至在一些站房建筑上增添了西式元素。


至1914年,高密、青州府、周村、济南府东等站房屋顶的透风正脊和瑞兽,以及屋顶的Λ型或一字型老虎窗都保留了下来。从抗战期间能找到的照片看,黄台站(原济南府东站)屋顶的透风正脊和瑞兽仍然存在,高密、益都(原青州府站)、周村屋顶的透风正脊和瑞兽已经消失了,高密站单层站房屋顶的两个Λ型老虎窗也被改造成一字型,而周村站双层主站房屋顶的一字型老虎窗却被改造成了Λ型。


随后的日占时期又扩建了一半左右的沿线车站,大多是在原站房两端延长扩建站舍。潍县站扩建的站房比较典型,主站房在左右两侧延长扩建,右侧加建的山墙立面具有鲜明欧式建筑风格,山花中轴对称,水平上下两段。下部三个平行等高,粗石镶边的发券门洞作为出入口;上部呈三角形,中央是一个发券竖长窗。山墙两端用壁柱强化了立面构图,发券突出券心石的装饰性做法,与站房原有建筑风格较为一致。


笔者认为对胶济铁路早期车站扩建的主要原因,是不断提升的铁路运量引发的。但在改建的过程中,出于实际用途、经济成本的考虑,以及社会环境、文化观念、国际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才最终完成胶济铁路沿线站房的第一次大规模改建。


胶济铁路自全线开通以来,运量逐年递增,客运从1904年的558868人次,增加至1910年的654128人次,增长了17%;而货运从1904年的179270吨,增加至1910年的769192吨,激增了329%。其间,青岛港和胶济铁路煤炭运量都激增了200%左右。大港站和博山站分别位于重要的港口或煤炭产地,日益增长的货运吞吐量与铁路运能不足的矛盾格外明显,这就成为德国山东铁路公司决定修建第二代大港站和博山站扩能,并扩建部分小型车站的重要原因。


原济南府西站迁建成为胶济铁路济南站,有文章已经说得很详尽,本文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胶济铁路济南站既有像青岛站那样大型德式站房的规模,还有曾经是“中西合璧”中小型站房的前身;既有像大港站和博山站需要扩建扩能的初衷,又有与津浦铁路背后政治博弈最后为迁而建的结果;甚至具有德日两个敌对国家在中国接续完成建造、与津浦铁路济南站相邻共生、车站功能消失后改造成铁路办公用房等特殊“身世”,可以说承载着胶济铁路自始建百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筑等诸多铁路历史文化元素。能留存至今,实乃万幸!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