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国内英文版的医学杂志(英文医学杂志期刊有哪些)

12月2日,由《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 )倡议、中国专家主导、国际专家参与的The BMJ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正式线上发表。文章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经验和教训,高度赞扬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的成绩,为人类继续抗击新冠疫情以及未来新发传染病的应对提出了中国策略。


《英国医学杂志》“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封面


发布会现场


在南京专辑发布会上,李立明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给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防控国内机构敲响了警钟,也给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机遇,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共卫生课。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在对疾病传播规律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形成一系列非常具有我国特色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也赢得了世界的关注。希望这个专辑能与全球同行分享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为在全球范围内阻断疫情,为应对下一次新发传染病的大流行贡献我们中国学者的智慧和经验。


《英国医学杂志》执行主编Kamran Abbasi博士介绍:“由国际知名专家为《英国医学杂志》撰写的特别专辑,重点关注在科学和临床方面最有希望和影响的领域,最终目的是帮助改善全球人民的健康。”


唐金陵教授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证明了传统的公共卫生措施在控制传染性疾病上的巨大威力。在核酸检测和现代通讯的帮助下,仅仅依靠公共卫生措施,就完全可以在原地彻底消除一个像新冠肺炎这样高度传染的疾病。我们国家采取的史无前例的果断、严厉的防控策略,现在来看我们最初所做的一切是完全正确的,而且给人类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财产。


专辑自2020年12月开始组稿探索,先后进行多次会议,参与专家在25个选题建议中反复讨论和斟酌,优选11个主题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稿件再由《英国医学杂志》组织同行评审和最后审定,最终纳入10篇分析性文章。专辑侧重公共卫生选题,分享新冠肺炎的群体性防控策略和措施的经验。


阅读专辑,请访问https://www.BMJ.com/how-china-responded-to-COVID-19


The BMJ英文新闻发布链接


https://www.bmj.com/company/newsroom/the-world-can-learn-from-chinas-response-to-the-pandemic-say-experts/


延伸阅读:文章简介


编者按:国际上能从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策略和经验中学习到什么:传统的公共卫生措施和技术是彻底遏制新冠疫情的关键


(英国医学杂志高级临床研究编辑 唐金陵、英国医学杂志执行总编 Kamran Abbasi)


编者按对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SARS-CoV-2传染性强、致病性适中的特点使之成为造成世界大流行的极佳病原体。中国是第一个报告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国哪些家,在探索病毒特点、遏制疫情蔓延的过程中,中国做出的努力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中国学者在本专辑中撰写的系列文章,将向世界介绍中国抗疫的经验和教训。在疫情暴发初期,中国迅速行动起来,果断、严厉地采用了传统的公共卫生策略(即非药物干预措施),在短短两个月内,成功地扼制住了疫情,消除了本土感染。新技术的使用,如快速核酸检测、移动设备追踪及超级计算机建模等,也为防控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世界上成功控制如此高传染性疾病的现有经验十分有限,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全国防疫行动、迅速动员医护人员进驻疫区、有效协调地方卫生资源、快速加强传染病治疗和护理能力等经验,也值得借鉴。目前大流行正处于第二阶段,疫苗接种将是这一阶段保护易感人群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疫苗接种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之前,中国仍需要坚持强有力的公共卫生措施。中国抗疫策略的短期代价看似很高,但从长远看,如果不这么做,其后果对中国以及全世界的代价将不可估量。


第一篇文章


快速、持续地围堵新冠肺炎是可以实现且值得的:对当前和未来大流行应对的启示


创新的技术和组织方法可以克服“围堵”措施在可行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面临的重要挑战,应将“围堵”作为未来大流行的首选应对策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团队:陈秋兰,Lance Rodewald,赖圣杰,高福)


针对新冠肺炎能否实现早期快速围堵(containment)并持续遏制其传播一直存在争议。围堵策略是以阻断SARS-CoV-2传播为目标,其核心的非药物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NPIs)包括病例的主动发现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隔离、旅行限制、以及戴口罩、洗手等加强个人卫生防护等措施。在大流行的早期,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采取了围堵策略,成功遏制了SARS-CoV-2的本土传播,表明在暴发早期阶段仅使用NPIs就可阻断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新发病原体的传播。中国在首次实现本土新冠病毒传播阻断后,仍然坚持动态清零的策略(zero COVID-19)。此阶段,中国仍然采取积极的病例发现和管理政策,并基于风险评估,对中高风险地区,精准地采取旅行限制、大规模PCR筛查等措施。同时,开展入境人员COVID-19筛查和集中隔离检疫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输入性疫情的数量;并建立基于PCR检测的高度敏感的监测系统,包括对口岸人员、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常规开展筛查。中国采用手机定位等技术手段和多部门联合防控的方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接追踪,并通过网格化的社区管理方式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取得了切实的效果。中国的经验证明,在大流行早期阶段采取围堵策略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是值得的,创新的技术和组织方法可以克服围堵措施在可行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面临的重要挑战。与缓疫(mitigation)策略相比,快速围堵策略的健康成本更低,有助于大流行期间社会经济活动的快速复苏和正常运行。在应对未来具有导致大流行潜力且可能造成严重健康负担的新病原体时,应努力尝试将围堵策略作为首选的初始应对策略。


第二篇文章


传统公共卫生措施在控制新发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相比疫苗和新药研发,公共卫生措施仍然是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和新发传染病的最佳工具。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 唐金陵,北京大学 李立明)


科学的巨大成功造就了一种“新比旧好”的文化。然而,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这些新技术的情况下,中国仅仅依靠传统的公共卫生措施,成功地扼制住了新冠疫情,同时也为新冠疫苗和药物开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可以断定,当下一个新发传染病出现时,正确的行动策略将依然如此。中国的经验也证明,在核酸检测、移动通讯等新技术的辅助下,我们甚至完全可以在暴发初期彻底消灭一个高度传染性的新发传染病。这是改写传染病历史的里程碑事件,对人类应对未来新发传染病流行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可以也应极尽全力把新发传染病消灭在萌芽、消灭在局部。这么做,局部代价可能很大,但如果不这么做,对全世界将是灾难性的后果。这一次很多国家没有做到这一点,致使新冠疫情至今已造成2.5亿人感染和500万人死亡,代价是巨大的,显而易见的。但是,未来要成功做到这一点,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决心,也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另外,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经验还点明了一个重要医学命题:医学需要的是适宜技术,而不是越新越好,也不是越复杂越好。为此,文章还列举了大量其他方面的事实来说明,盲目拥抱新技术有时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并再一次强调医学技术评估和循证医学的重要性。


第三篇文章


以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来巩固中国成功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策略与挑战


动态清零政策为中国灵活调整疫苗接种策略提供了从容的时间窗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团队:安志杰、王富珍、潘安、尹遵栋、Lance Rodewald、冯子健)


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早期,通过各级政府发动的全民参与和有有力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在2020年4月有效遏制并消除了新冠病毒在国内的本土传播。文章认为,在疫情被有效遏制之后,一方面由于全球疫情严峻形势导致病毒从境外输入的压力不断增加,国内人群处于易感状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持续面临挑战;另外一方面,对本地疫情传播的“零容忍”、各地输入性疫情迅速动态清零的政策,为中国灵活制定适合国情的疫苗接种策略,通过疫苗接种建立人群免疫力来巩固疫情遏制的成果,提的供了从容的时间窗口。与国际上疫情流行严重国家所采取的免疫策略不同,持续遏制病毒本土传播的措施,让中国可以有序安排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传播高风险人群、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青少年儿童人群的疫苗接种,并通过强大的疫苗研发、生产、供应和组织接种动员能力,快速提高人群疫苗覆盖率,建立人群免疫力,为最终期刊取消“对本地疫情传播零容忍”的政策提供了基础,在逐步放开非药物干预措施的同时,仍能保持将新冠病毒导致的发病、死亡和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但这一过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病毒变异、疫苗特性等仍存在诸多未知,确定免疫策略和防控措施调整的合适时机,都需要更多的监测、评价和研究证据。


第四篇文章


非药物干预措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


在加强疫苗接种的同时,仍需要坚持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团队:张奕,Ashley Quigley,王全意,C Raina MacIntyre)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由于缺少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主动病例搜索和管理、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隔离、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成为新冠肺炎防控的主要措施,研究证明这些措施在阻断疫情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严格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存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干扰正常生活秩序等弊端,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开展,坚持使用非药物干预措施的必要性受到质疑。研究认为,防控新冠肺炎,我们最终寄希望于通过疫苗接种达到群体免疫状态,而使用高效的疫苗和达到预期的接种率是达到群体免疫状态的两个必要条件。从接种率看,目前全球不同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全球接种率均达到预期水平预计需要很长的时间;从保护效果看,变异株的出现带来了持续的挑战,如疫苗保护效果降低,甚至无法达到预期水平,群体免疫将无法实现,而接种第三针虽可提高保护效果,但也意味着提高全程接种率需要更长的时间。Delta株在全球的流行已经证实,在当前的接种率和疫苗保护效果的情况下,仅依靠接种疫苗不能阻断疫情传播,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仍十分必要。在非药物干预措施的选择和应用方面,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低经济成本和低社会成本的措施适于广泛采用;而封锁、交通停运和停工停学等措施的采用需要设定启动和中止的条件、采用范围等,以减少其社会影响。总体而言,未来在加强接种的同时,需要坚持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其应用范围、严格程度等可依据各国公共卫生能力等国情而定。


第五篇文章


中国采用接触者追踪、隔离和群体核酸检测英文版措施控制了新冠肺炎的传播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中,中国综合采取了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和核酸检测等主要措施的精准化防控策略,有效、快速地遏制了局部地区的疫情反弹。


(复旦大学团队:周艺彪,蒋鸿琳,王全意,杨美霞,陈跃,姜庆五)


文章介绍了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通过分析认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中,中国综合采取了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和核酸检测等主要措施的精准化防控策略,有效、快速地遏制了局部地区的疫情反弹。其中,越早启动隔离和追踪,传播链将被切断得越快。而出现社区传播的迹象时,全员核酸检测是大规模筛查新冠感染者的重要手段,可帮助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的效率,及时发现传染源。大规模核酸检测对于缩短疫情持续时间、降低大规模隔离成本有重要价值。大规模核酸检测也有助于快速病例发现以及在流行病学调查中追踪密切接触者,从而实现疫情的早期遏制。此外,对高危人群常规进行核酸检测,筛查无症状感染者有助于降低其传播风险。但大规模检测也存在成本高、可能引发疾病传播风险、伦理等问题。不同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响应措施,并通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不断提高核酸检测能力等,实现当前疫情的控制和可能暴发的早期预防。


第六篇文章


无症状感染者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的作用


无症状感染者是新冠肺炎流行的重要传染源,监测、报告和管理无症状感染者是必要的。


(北京大学团队:高文静,吕筠,庞元捷,李立明)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对于新冠大流行的作用尚存争议。与多数国家不同的是,我医学杂志国将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病例分别进行统计和报告,这一举措为评估无症状感染者对于大流行的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无症状感染者分为隐性感染和潜伏期感染期刊两种形式,它们对于公共卫生防控的意义不同,前者在人群中的分布反映的是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后者的分布则更反映确诊病例早期发现的能力。无论是哪一类无症状感染者,均具有传染性,且数量大,表现隐匿,是造成新冠肺炎传播流行的重要传染源。因此,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监测、报告和管理都是必要的。在我国,人群筛查和隔离无症状感染者,有效阻断了新冠肺炎的社区传播。新冠病毒不同毒株对应的无症状感染者的特点可能不同,但是德尔塔毒株发现之后无症状感染者仍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随着疫情形势不断变化,无症状感染者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视。我国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管理的经验,对于当前英文处于新冠肺炎低水平流行的国家,或者新冠肺炎接近消除之时,以及今后新发传染病的早期应对阶段,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七篇文章


中国的预防与控制经验:14天隔离政策的有效性


14天隔离政策是有效的,满足当前入境人员隔离成本、本土疫情防控的需要。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团队:屠鸿薇,胡克岐,张萌,庄雅丽,宋铁)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隔离是一种防控境外输入疫情的有效手段。根据WHO的防控指南,对于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感染者的人员需要在特定设施或家中隔离14天。然而,不同国家对入境人员的管控措施存在较大的差异英文。由于超长潜伏期或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疫情暴发以及更强传播能力的突变株的流行,部分国家或地区不断加强对入境人员的隔离管控;而部分国家或地区则对入境人员几乎不采取隔离措施,仅对发病阶段的人员要求保持社交距离和防护等宽松措施。因此需要开展分析以确定14天隔离措施在控制输入性流行病方面是否有效和充分。结合现有科学证据和广东精准防控的经验,文章总结分有析如下:新冠病毒的潜伏期约为5-6日,部分突变株则具有更短的潜伏期;绝大部分确诊病例于感染后的14天内发病;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能力弱于确诊病例;广东省数据显示在所有入境核酸阳性人员中,仅2%的入境人员在14天隔离后检测出核酸阳性,且均未引起新冠肺炎的本地流行;已完成疫苗接种的人员仍可能携带新冠病毒或再次感染,入境仍需隔离。基于此,14天的隔离期已满足当前入境人员隔离成本、本土疫情防控的需要,是中国防控的成功经验之一。同时,为了提高防控效率,有必要建立对复阳病例和新发感染病例的高效识别,以评估在特殊条件下入境人员的诱发本地流行的风险。此外,未来需要监测新型SARS-CoV-2变异体的病毒特性,为隔离政策调整提供充足的数据基础与依据。


第八篇文章


冷链物流:新冠病毒的可能传播途径


有限的证据支持新冠病毒可能通过冷链物流传播。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李媛媛,刘洪秀,夏玮,Gary Wong国内,徐顺清)


新冠病毒可能通过冷链物流传播。2020年初我国暴发的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后,北医学杂志京、喀什、天津、上海、大连、青岛等多地出现了与冷链物流相关的新冠肺炎病例。这些局部地区疫情的共同特征是首例确诊病例均有进口冷链物品(食品包装或集装箱)接触史,且冷链物品表面提取的病毒核酸序列与确诊病例的核酸序列高度同源,提示病毒极有可能来自进口冷链物品。新冠病毒在低温下的不同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天,例如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在−20C比在4C条件下更稳定且传染性更强。因此我们推测,新冠病毒有可能通过冷链物流传播,这实际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上放大了的人-物-人的传播。我们也应认识到,目前证据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例如冷链病毒核酸阳性并不意味着活病毒的存在,目前只有青岛疫情成功分离了活的新冠病毒,并且关于病毒在不同环境中持久性的研究大多在实验室进行,和实际环境仍有的很大区别。但在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仍然持续,且国际贸易不断回升的情况下,对新冠病毒的冷链传播需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从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到疫情控制良好国家或地区的冷链运输,冷链物流从业者等高危人群需做好防护。


第九篇文章


传染病模型的中国经验


动力学模型的“能”与“不能”,数据和方法学创新是核心。


(南京医科大学团队:魏永越,沙沣,赵杨,姜庆五,郝元涛,陈峰)


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的统计学专家首当其冲,投身防控一线,第一时间开展了流行病学参数估计、短期预测和态势预警、防控措施效果评价以及未来不确定性探索等工作,辅助科学决策,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对动力学模型应用的深入,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模型的“能”和“不能”。笔者认为,在本次疫情防控期间,数学模型的哪些局限性显而易见:①疫情早期由于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难以准确构建模型;②若关键数据无法获取,模型难以发挥其价值;③若数据不准确,则模型结果不可能准确,可能误导决策;英文版④疫情态势和防控措施瞬息万变,模型若不与时俱进,将很快落伍。然而,笔者认为,动力学模型恰好是统计学应对不确定性的有力工具。尽管在预测上表现不佳,但是作为预警和防控效果评价的工具,动力学模型还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当数据及时可靠、共享机制完善,可以进一步优化模型,发挥模型在预测上的优势,以期更好地应对疫情,为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作者指出,动力学模型不是万能的,认清模型的“能”与“不能”非常关键,扬长避短,可以发挥模型在决策中的应有的作用。


第十篇文章


应对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武汉经验对今后疫情的提示


(北京协和医院团队:杜斌,王春亭,Mervyn Sing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