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重庆称之江州、又称巴郡、渝州、恭州。公元1189年,宋光宗在重庆先被封为恭王,而后又做皇帝影响,他认为重庆是福地,在这里获得了双重喜庆,所以把恭州府改名为重庆府,由此得名为重庆。
朝天门 是古代重庆城 最大的一座城门。这里是历代官员 承接皇帝圣旨的地方,故将此门命为 朝天门。
1891年重庆对外开埠,是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37年12月,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重庆以独特的地理条件,为它赢得了发展机遇。国民政府的西迁,大量的工商企业、学校等机构进入,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以后的城市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上世纪80年代初,重庆紧随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广州、沈阳,位列全国前七。在冶金化工、机械仪器等重工业中一直保持前列,在医药、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领域发展齐全。
1997年,重庆恢复为中央直辖市,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的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意思从此掀开了重庆发展史上集群崭新的一页。
直辖后的10年,重庆变化最大的 就是基础设施,要在山城建设一座 现代化的城市,它所付出的努力 和成本往往是 其他城市的数倍。在直辖之时中央交给新重庆的四件大事。1、三峡移民,2、国企改革,3、生态环保、4、农村扶贫。
直辖之初 最远的县城 到市区要走两天,2007年时 8小时之内都可以到达。直辖之初 重庆市区内的桥梁 只有两座,2007年已经建成36座。现在的重庆 被称为世界桥都,境内约有4500多座桥梁。在主城区 嘉陵江和长江上 已有大桥14座,数量和密度 远远超过 中国其他城市,建设难度 世所罕见。
这10年 重庆的主影响要任务 就是为未来 发展奠基,建设重庆大学城、开发北部新区、建成全国最大的本地电话网、启动农村脱贫工程、建成重庆奥体中心、重建重庆湖广会馆、江北国际机场的落成与的拓展、形成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解放碑商业圈的形成、库区百万移民大搬迁。
十年开拓奋进,基本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新型产业体系。产业竞争力跃居全国第六位。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366万下降到53万,农民人均纯收入居西部地区第三位。城市经济总量从1997年的1350亿,增长到4676亿。人均GDP从4452元增长到16629元。
重庆迈入第2个10年的发展期,必须要发展新的工业体系,增加就业。当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是以制造加工业为主。重庆也看到这个机会,并在金融危机中发现机遇。金融危机时,各种电子产品逐渐萎缩。但是笔记本电脑,由于无线上网技术的发展,即使在金融危机下销量任然翻番。
重庆当时瞄准的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商——惠普。但重庆的物流成本比沿海地区高,几乎是不可能逾越的先天劣势。重庆突发奇想,如果能将所有零部件到整机装配的流程都在重庆完成、就能省掉装机前的运输成本、这将为企业节省一大笔费用。
2009年的制造业,世界上的工厂模式均是,外资企业将研发和销售中心设在海外,在中国只有组装工厂,外国企业把零部件运到中国加工,成品再运到国外销售,其间的物流成本相当大。
要同时把品牌商和零部件商拉到重庆,是个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故事。没有订单,零部件商肯定不会来;同样,没有大量的零部件集群,品牌商也觉得成本过高,同样不会来。
重庆当时的优势是物流成本比上海还低,劳动力成本、税收、土地成本也比上海低。于是他们带着这个想法去和惠普谈,并承诺 争取三年时间内 80%的零部件 全部由本地造。最终 4000万台笔是什么记本订单 落户重庆。
有了4000万台的项目,重庆主动拜访全球最大IT生产商——富士康。对于郭台铭来说内地领导见得太多,他对重庆的到来也没觉得有什么模式不一样。
而重庆直接告诉他,我今天来,不是跟你招商,而是有一笔4000万台笔记本的生产,要在重庆做整机。你是全世界最大的零部件制造商,但是你没有造过一台整机。我现在拿1500万台给你,让你做成朝思暮想的事。但你要把沿海做零部件的都带到重庆去,这样就可以整机和零部件一体化。郭台铭听后乐了,8月和重庆签约,9月就开工。
之后重庆和英业达、广达谈得都非常顺利,成功签约重庆。可以说惠普效应带动了整个产业集群,一个项目引来三个世界级的代工厂商,形成4000万台加工生产线、改变了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为20多万人提供就业岗位,最终成就了一个万亿的产业群。
这是中国教科书级的招商案例,产业集群招商是招模式商中的最高境界。产业集群的发展使重庆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产业基地。
重庆的集群招商模式,背后离不开是什么他的基建配套支持。跨国空运 最大限度 满足运输时间短 和高质量的要求。重庆开通了江北机场、万州机场和舟北机场直通欧洲的空运航线。超过20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实现了 产品从生产完成 到欧洲市场上市,仅需12个小时。平均成本约5000元/吨,每年有40%的 笔记本电脑 以空运方式抵达欧洲市场。
在2010年8月,重庆又开通渝新欧中欧班列,将运输成本降至1000元/吨。目前重庆的笔记本集群有60%采用的是这条路径。渝新欧铁路从重庆到欧洲的时间在13-16天,比水运快30天。同时,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1/5。
有了电子产业集群模式的成功,在汽车产业上,同样成功实现产业集群。重庆的汽车产量最多时可达到330万辆,名列产业全国第一。其实全国都有汽车产业,为什么重庆能做到最大,同样是产业集群的思路。
中国的汽车厂基本都是一个省一个,上海有了上汽,一汽、二汽、北汽就不会再去上海开厂,上汽也不会到一汽、二汽的地方去。
但重庆发展的是集群产业。现有一千多家汽车原材料工厂,80%的汽车配件本地造。除长安外,还有12家国内外汽车厂商,上汽、北汽、二汽都在重庆,还有外资5家的。有了汽车集群堆,零部件供应商扎堆,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大家都愿意来,所以重庆就形成了一个七千亿的汽车产业集群。
目前重庆已经形成8大千亿级集群产业。
智能产业到2022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0000亿元。
汽摩产业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6800亿元。
装备产业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2300亿元。
材料产业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50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1300亿元。
消费品产业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2000亿元。
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到2022年力争实现产值1700亿元。
技术服务产业意思预估已经达到了5000亿以上。
回顾重庆直辖的这25年的发展,看的我是热血沸腾,在新时期城市发展上,各大城市你追我赶,都形成了自己的区域优势。去年成渝双城经济区获得国家批准,成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未来的重庆发展将再次步入快车道。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头条号平台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