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2 日至 8 月 22 日,越南私营经济发展研究委员会对疫情背景下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在线调查。 21517 家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参加了这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其中69%(14890家)已经暂停营业,其中大部分是小微型企业。 16%的企业仍在维持生产,剩下的25%则已破产关门。许多企业的帐面资金撑不到1 个月。
因疫情而不得不停业的企业数量主要集中在胡志明市、平阳和同奈省。 这些地区也是目前越南病例数最多且强制隔离时间一个半月以上的地区。
其中有超过21%的企业因不符合防疫要求而被迫关闭。 这也导致了原料供应链中断和国内生产形势恶化。
其中有近一半的企业预判不足,对于需要停产停业多长时间心里没数,在使用劳动力、安排原料生产等方面也无周详计划,相当被动。
关闭三个月以内的企业占比28.5%,40%的企业将不得不关门3-6 个月,约 2.5% 表示不得不休眠半年,
分领域来看,农林渔业板块和服务业的停业率最高,其次是工业和建筑业,停业的建筑企越南业比例为76%。
服务业行业的失业率也相当高,超过50%。 其中,住宿、餐饮和旅游服务业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由于疫情蔓延迫使许多酒店商店被强制关闭隔离,从5月至今仅剩下4%的运营。
企业暂时关闭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供应链的中断。 由于多省市的封锁和隔离,许多地方只允许“必需品”流通,所有道路都设置了防疫检查站,手续办理,核算检测导致道路拥堵,货物积压,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暴涨数倍。
另一方面,普遍缺乏现金流。暂停营业的40% 的企业只有不足一个月的运营资金。 这一比率是仍在维持运转的企业的 2.5 倍。
个体经营户是最受伤的,有 45% 的经营户表示他们的现金流不足以维持1 个月。 这个比例在有限公司,股份公司是39.5%; 国有企业是30%,外商投资企业23.5%。 由此可见,在没有借贷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不得不停业1个月以上的企业,关门破产的可能性非常大。
能撑1-3个月的企业,约占46%。 但这个比率正在逐渐下降,如果所在地继续延长强制隔离时间,它们也只有投降。 经营性现金流超过6个月的企业维持生产的比例为17%。
因此,私营经济调查委员会认为,9月是通过政府支持或自助拯救这些企业的决定性时期。
缺钱的企业新规定只有到处贷款,主要是从银行借款,利息导致运营成本进一步上升。 其他各种工资开支、租金、保险、工会费用、水电费也一样不能少。成本只增不减。
52%的企业因疫情停工,另外31%维持生产的企业被迫选择裁员的方式来维持运营
只有约 4% 的继续生产的企业表示他们没有裁员并打算招聘更多员工。
调查结果显示,62%的人选择支持每年1-3%的利率贷款来支付工资。 这是帮助企业减少困难的重要政策。
暂停运营的企业仍然需要在关门期间支付工人的工资来留住他们,否则日后重新招聘新员工的成本和风险也更大。
除了工资和保险,那些实施“3个就地”(就地吃住工)原则的企业还要为每人每月多支出约930万盾的成本(约2600元人民币),意味着用工成税收政策本翻倍。
虽然越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所得税减免,水规定电燃料费减免,以及增值税减免等一系列为企业减负的政策。但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同时享受。
当成本增加,尤其是人工成新本、运费加上因无法按期交货产生的合同违约金导致企业无法盈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无法享受所得税减免的机会。但如果企业有良好的管控能力,这时就能渡过难关。所得税减免也可以帮助他们有更多的现金流维持生产经营活动,甚至扩大投资。
对于水电燃料费减免和增值税减免,则有其中有超过 50% 还在运营的企业选择前者。而另外46%选择暂时关闭的企业选择增值税减免以降低成本。
许多企业也希望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调查显示,近30%的企业认为“社保延期3-6个月”或“个人所得税减免”等政策对他们很有帮助。
为保证生产经营安全,各大企业也提议政府尽快出台确保供应链畅通无阻的方案。 因为如果失去了市场,失去了客户,疫情过后企业也很难爬起来了。
企业希望政府放宽对接种了 2 针疫苗重返工作岗位的要求,并能及早出台在达到70%接种率实现群体免疫后和病毒共存的社会方案2021。
越南的大量企业虽然还在生死线上挣扎,但仍有依靠减免税费恢复生产的一线希望,在此也希望全球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能幸运度过这个难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