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国家税务总局党校(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官网)


心理健康是否仅仅是心理层面的问题?


心理不健康是不是等同于心理有疾病?


心理健康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怎么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再次强调,要“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之于全民健康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税务系统,各级税务人员对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关注,有的税务人员也会就自身的困扰主动寻求心理咨询



在一个


月黑风高的夜晚


我们看到了


税务人员不为人知的一面







李朝波 | Lichaobo


  心理健康并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实际的,与生理健康以及精神状态紧密关联。从上述案例中可以发现,心理健康不仅仅止于心理层面。当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也很容易反映在生理层面,表现为生理上的不适或病变。可以说,心理健康既是内隐的,也是外化的。心理健康状况究竟如何,通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一旦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便很容易外化表现出来——先是外化为情绪,继而外化为形形色色的躯体化症状。事实上,不少税务人员所遇到的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失眠、头痛、慢性疲劳等内在的多种躯体化症状的背后,都可能有其心理诱因。而且,有些更为严重的躯体化病变,也与心理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遗憾的是,人们经常会忽略这种关联,而仅仅针对躯体化的不适进行调节或治疗,最终效果也非常有限。


  此外,心理健康也不仅仅止于个体的内在层面。从上述税务人员寻求心理咨询时的自述中也不难发现,当心理健康状态不好时,也容易影响到个人的精神状态,进而影响工作中的精神风貌。阳明心学中有云,“人人自有定盘星,万化根源总在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体行为的内驱力来自心理层面。心理活动质量不高时,“定盘星”也就很难稳定,反映到工作上则容易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心神不宁、热情不高、行动力减退等。此外,若因个人待遇等因素诱发心理冲突,或者长期的工作压力之下诱发职业倦怠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个体的工作状态。但是,领导干部往往容易忽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待和分析税务人员的履职担当,而是把“爱岗不敬业”“出工不出力”“工作热情不高”等归结为工作态度问题。


  因此,心理健康首先是一个关乎身心健康的话题,税务人员应从健康而非病理的视角看待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关乎履职担当的话题,领导干部应从管理而非福利的角度看待干部们的心理。鉴于此,各级税务人员更加需要正视心理健康,各级领导人员更加需要重视干部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正确认识是有效调节的重要前提。现实中有些税务人员对心理健康话题避而不谈,其中的主要顾虑是担心被别人视为“心理不正常”或“心理有病”。事实上,心理不健康和心理不正常是两码事。“正常”和“不正常”是用来讨论“有病”或“没病”的两个范畴。“健康”和“不健康”是在“正常”的范围内,用来讨论“正常”的程度的。就总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人都处在心理正常的范畴内,也有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心理不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完全没有心理问题的人口比例只有9%,心理不健康的人口比例占到83.8%,心理有障碍的人口比例有6%,精神病患者的人口比例则为1.2%。可见,心理完全健康的人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而且,心理健康也不是一个恒定的状态,而是动态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不是完全没有心理问题,而是能够敏锐地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然后进行积极的应对和调整。



正确认识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


  对于干部的履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心态关乎干部履职担当的内生动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加需要以变应变。而以变应变则需要有健康的心理世界作为内在支撑,主动求变要有足够的心理动能作为内在保障。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心理关爱,引导税务人员学会适时调整心态,增强干部以变应变的心理能力以及主动求变的心理动能,也是激励基层税务人员的重要抓手。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善于从心理的层面激发和调动税务人员履职担当的内生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