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全国的交通客流将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2019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1%。
事实上,除2020年外,近五年的”五一“假期期间旅游业一直坚挺。2017年五一假期实现791亿元收入,201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71.6亿元,同比增长10.2%。到2019年,全国旅游收入直接突破1000亿大关。
与之相比,2021的“五一”假期出行人数已经刷新了既往“五一”假期出行人数,从消费水平看,或将也会刷新记录。
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五一”假期期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额在501~1000元之间的游客比例最高,为38.0%,较清明假期提高1.2个百分点;游客平均外出停留时间为2.25天,较清明假期增长9.5%。
“目前酒店预定已经爆满,前三天没有房,4号和5号可能会有空房。价格的确涨了一倍多,一套标准间非节假日价格在1000元左右,现在2000多,也不好打折。”北京郊区的一位五星级酒店销售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携程旅行近日发布的《2021年“五一”假期居民出行预测报告》显示,“五一”期间酒店预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43%。此外,涨价是今年“五一”长假旅行消费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其中,秦皇岛(同比涨幅222.2%)、珠海(同比涨幅183.2%)、青岛(同比涨幅163.9%)、汕头(同比涨幅147.1%)、扬州(同比涨幅87.1%)、上海(同比涨幅77.6%)、广州(同比涨幅76.8%)、厦门(同比涨幅67.2%)、嘉兴(同比涨幅49.5%)、三亚(同比涨幅37.3%)是目前为止酒店价格同比涨幅最高的10个旅游城市。
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研究报告预测,2021年国内旅游人数4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48%。
“五一”假期再次“满血复活”,与中国新冠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以及新冠疫苗的接种推广有着密切关系。
虽然有严格防控以及疫苗接种,但五一出行仍需进行较好的自我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虽然当前我国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比较好,没有本地传播的病例,但还应该看到全球的疫情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尤其是亚洲的部分国家疫情剧烈反弹,把全球每日报告数推向了新高,使得单日报告数超过了去年冬季的单日报告数,又创造了新的日报告数记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