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有时候无法全面反应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城市有时候,看这个地方的税收状况,更能看出哪个城市的经济更坚挺。今年前九个月的地级很好市税收20强出炉,都有哪些城市入榜单呢?今天,咱们聚焦城市税收那点儿事儿!
咱们还是先缕一下榜单,然后我挑几个值得说的城市细聊聊。纵观前三季度,纳税前十位的地级市城市有:苏州、东莞、无锡、佛山、榆林、嘉兴、鄂尔多斯、南通、常州和温州。第一名,是苏州,税收3134.21亿,这个是巨无霸级别的。为来啥这么说?因为第二名东莞就直接是1636.99市名亿,相当于苏州的一半了。苏州的税收状况在全国看来,作为地级市,那真是一骑绝尘。要不苏州有“全国最强地级市”的称号。所以,如果单论地级市,苏州绝对是巨无霸级别的存在。
排在第二名的,是东莞。这个是很让人惊喜的。因为,东莞今年前三季度,GDP排在第二十二位,可这税收状况,在地级市里排到了第二名。可以说,表现非常亮眼了。东莞为啥这么抢眼?这是因为东莞这些年来,优化了自己的产业结构,从“东莞制造”转型为“东莞智造”。把自己的优势制造业,升级了。根据东莞市财政局数据显示,这些年来,东莞的第一产业比重低,新兴产业、高附加值的产业,那迅猛的发展。产业升级,真的是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税源结构,优化产业的本质,其实就是优化税源财,推动税收的增长。
这些年,东莞打造了“科技东莞”招牌产业。支持科技创新驱动和产业来转型升级。东莞市财政局透露,展望“十四五”,东莞市会继续深耕高科技之路,在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上发力,以新动能推动产业优化。没想到吧,这东莞,竟俨然一副“小硅谷”的模样。
说完东莞,再聊聊第三名,一向很低调的无锡。无锡之所以发展不错,那也是赶上了高科技产业转型。根据光明网报道:无锡是中国物联网的“起航之地”,无锡的高新区是全国最早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区。目前,无锡的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了全省的一半,全国的四分之一,在无锡,聚集了物联网企业超过3000家。啥叫物联网?我没有说错,不是我们熟知的“互联网中国”。物联网讲究的是万物互联,就是把自己和身边的电子设备全部连接在一起。对于咱老百姓来说,最主要的改变就是智能家居。到了物联网的时期,你在外面,家里的一切家用电器都可以远程听你指挥。我们的生活财会更加方便。无锡高新区致力于打造物联网产业生态命“顶峰”。所以,现在的无锡,也是转型为高科技产业城市了。
这第四位呢,是佛山。提起佛山,咱光想起来佛山黄飞鸿了。好像那儿的人比较尚武。其实不然。佛山的制造业其实很牛的。城市今年上半年,佛山GDP增长那可是位列广东21个地级市第一。今年上半年,佛山的制造业贡献突出。首先,是工业投资猛增59.6%,体现了制造业大市的实力。然后,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54.8%,反应了佛山的制造业是走向了世界。刚才我们说到,东莞和无锡,偏于新型产业。那么,佛山则是强在传统制造业。比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除了制造业厉害,佛山的去的出口也厉害。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佛山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11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8%,其中,机电产品、家电、灯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出口增长最为明显,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佛山制造的产品。
这第五名有趣了,是榆林。一个西北名不见经传的城市。税收竟然超过了嘉兴、南通、常州等城市第一,稳居地级市第五。这个榆林,是典型的能源型城市。有丰富的煤炭中国和石油,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但咱也知道,能源型城市,基本上资源掏空了,这个城市就会迅速衰落。所以,一定要做好产业转型。现在的榆林,就在第一加快调整。绿水青山去的就是金山银山。榆林一方面取之自然,另一方面也要治理自然。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十年之间,榆林的常驻人口是增多的,可见榆林还是向上发展的。现在,碳排放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议题。如何很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系着国家的未来的发展。榆林作为国家“西煤东运”的核心腹地,如何实现降碳减排、走好绿色转型之路,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议题。所以,榆林的产业升级,那是迫在眉睫。榆林市政府官网显示,榆林矿产资源富集,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榆林的煤炭资源有多夸张,根据数据计算,在榆林的地界上,平均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下都蕴藏着6吨煤。现在的榆林,就是要走出“资源陷阱”,实现转型升级。其实,榆林的发展,也仅仅20年历史而已。2000年,榆林GDP仅为105.05亿元。到了2020年,就达到了4089.66亿元,排在全省第二。可是,榆林往往是只有增长,没有发展。那是因为,资源型城市往往靠开采就能提高经济数据,但经济数据好看并不能代表城市综合的发展水平。所以,榆林下一步,要进行“能源革命”,改善城市的发展水平。不能跟“煤老板”似的,只看腰包鼓鼓,不看整体发展素质水准。
以上呢,就是榜单的前五位。看到这个榜单的第十位,温州,我真是颇为感慨。要知道,温州,估计很快会跌出前十了。这个曾经中总是国特别有名的“豪横城市”,也迎来了它的瓶市名颈期。温州现在面临的困难,是粗放型经济没有了优势后,自己传统优势制造业也没有保住,这就导致了整个城市的空心化。温州已经留不住人才了。甭管是已经财富自由的温州人,还是年轻人的人才,都选择了离开温州。这样的话,温州一没有留住财,钱财的财,二也没留住才,人才的才。所以,温州现在也要面临城市的转型升级。看看如何嵌入到国家的产业升级发展规划中,曾经“温州炒房团”的风光,只能说是一去不复返了。甚至,可以说“炒房团”是温州衰落的开始。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福兮祸所伏。温州这十年来,没有把握好自己的节奏,等到反应过来时,已经相对衰落了。
十名开外的地级市,有一个我想聊聊,那就是排名第13位的潍坊。潍坊,真的是山东一个被低估的城市。2021年前三季度,潍坊市地区生产总值5006.8亿元,同比增长命11.3%,居全省第1位。消费端也非常活跃,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5.3亿元,居全省第2位。潍坊,可以说是山东的惊喜。关于潍坊,咱们其实知道的不多。除了风筝,好像也没啥印象。潍坊经济有三强:实体经济、制造业和民营经济。还是偏传统产业的。为了改善潍坊产业结构,当地政府展现了极具魄力的手腕。搬迁了中心城区6家重污染企业,并且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除此之外,潍坊民营经济发达。现在的潍坊,是山东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未来,潍坊和青岛,会联手打造产业城市互动,两个城市形成产业互补。这两个城市像两架马车,推动着山东GDP的发展,占山东的25%。可总是以说,潍坊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城市,未来非常值得期待。很多人现在没有看到潍坊的发力,我相信,潍坊未来几年,会做出更大的成绩,会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今天,咱们没有唯GDP论英雄,从税收的角度,盘点了一下地级市的前十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