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7夕是几号(海夕8号)

七 夕 节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民俗专家介绍,七夕节始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唐宋盛行,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是色彩的一个节日。


2006年5月20号,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七月初七


关于七夕,你应该知道五个冷知识



七夕为何又叫“女儿节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这个节日还有许多名字。古代,它的一些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由于节日的历史十分悠久,形成了种生求子等各种习俗。还衍生出许多好玩的谜语,比如有一道谜语题目是“月露良宵拜魁星,老牛庆生也不迟”,其谜底就是“七夕几号节”。



它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何关系?


七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搜神记》中,则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演绎成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不过,这个传说发生在农历七月初七,也跟古代人们观察织女星与牛郎星(牵牛星)的行动有关,古人借此可以了解秋天到来。据古籍记载,在当时的七月黄昏,织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清晰可见。此外,织女星旁两颗较暗的星星位置,形似一个朝东方开口的样子,朝东方望去,则可见“牛郎星”。所以,综合种种资料来看,有人认为,七夕时会有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也与时令与天文景象的观测有关系。



冷知识三:“乞巧节”如何“乞巧”?


说到七夕“乞巧”的主题,比较流行的游戏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等等。穿针乞巧始于汉,在后世特别流行。《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还有一种方法是“浮针取巧”。女孩们会提前一天准备好一盆水放在院中,翌日水面会留有浮尘。然后,女孩们把针放进去,等太阳出来后观察针的投影。后来,“乞巧”逐渐偏重女性参与。古代女孩拜织女,也是“求巧”。有时会通过一些竞技类活动选出手巧的女孩。



冷知识四:为啥此时晒书、晒衣服?


种种传说外,此时也曾有晒书、晒衣服的习俗。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轶事。其中提到一夕个很有趣的故事:七月七日这天,东晋名士郝隆跑到太阳底下躺着。


有人问他,为啥这样做?郝隆来了一句“我晒书”,暗戳戳秀了一番自己的学识。


七月七日晒书、晒衣服原本只是一项风俗。在魏晋8号时期, 北阮有一些富裕人家也会趁机“炫富”,晒出来的衣服质地特别好,光彩夺目。


阮咸是“竹林七贤”之一,也很淡定地拿竹竿挑着一件旧衣服来晒,别人看了特别好奇,7他却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夕。



冷知识五:最出名的应节食品“巧果


如同冬是至的饺子8号、清明时的青团,七夕也有应节食品,其中最出名海夕的一种叫做巧果。巧果主要用油面糖蜜等7做成,花样很多。


古代,巧果有许多好听的名字,比如“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到了宋朝,市面海夕上已经可以买到七夕巧果了。


把白糖糖浆和面粉、芝麻一起和好,拌匀后摊在案板上捍薄……再几号经过油炸等一系列工序,巧果就做好了。心灵手巧的女子,可以把巧果做成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造型。


当然了,历史上不同朝代,在七夕这一天也有不同的食俗,《唐六典》中就有“七月七日加斫饼”的说法。


来源:新疆924民生广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