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海南研究院公司注册条件(研究院公司注册需要什么条件)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30年:为改革开放建言献策


1991年11月1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海南成立。 中改院供图


2021年9月,中改院在北京举办新书发布会 中改院供图


怎样研究改革?把握全局 问题导向


迟福林坦言,智库的水平取决于其战略性思维、前瞻性判断,不但要对实际情况有详细的调查研究,更要把握全国甚至世界的形势和趋势。


中改院许多政策建议都受益于实地调研。在迟福林的记忆中有几次调研印象深刻,“为调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3次深入甘肃、宁夏、青海、海南农村,提出尽快建立农村最低救济制度的建议。”


有关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的趋势性问题,中改院也敏锐关注。1995年,中改院提出以解决不良债务为重点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2003年SARS危机以后,中改院提出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强化政府的社会和公共服务职能,引发社会热议。


坚持服务于改革决策和实践,让中改院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智库,迟福林也被称为“迟改革”。在他担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的10年间,5次登台作大会发言。


研究改革,还要善于学习国际经验。“90年代开始,我至少有5次到国际考察基础领域改革,认为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推行股份制办法,实现基础领域投资多元化,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市场化进程相适应。”迟福林说,世纪之交,中改院与德国相关机构合作,连续5次组织中国基础领域改革国际论坛,对推动我国的航空、电力、公路等基础领域改革产生了广泛影响。


如何建设智库?以改革的办法办院


回顾30年建言改革和建设智库的历程,迟福林总结出几点经验,首先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行动研究,这就要求智库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的需求,给出行动建议;其次是实行“小机构、大网络”的运作机制,建院以来,中改院工作人员不超过50人,但依靠向国内外专家开放研究平台,吸引和汇聚了数千名专家参与课题研究和讨论。


改革之路最大难点在于自我革新。“既然要研究改革,首先要自己改自己。”迟福林介绍,中改院建院之初,就主动砸掉自己的“铁饭碗”。他认为,社会智库主要靠社会的力量来办,用改革的办法办院。


“改革研究是为了改革服务,正因为这样才能够有所成就。”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指出,从中改院30年的发展历程可见,正是有了坚定的信念,运用“小机构、大网络”从事改革研究,使得中改院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迟福林认为,智库为中国改革开放建言,最重要的是有价值追求——家国情怀、执着精神。他说:“智库领域的知识分子,更应具有广阔胸襟和家国情怀。”


何为自贸港?探索改革开放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中改院不是设立在发达省份,而是在刚刚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海南筹建。迟福林说,有很多人不解,为何研究中国改革的智库要设在海南?“海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有需求也有条件建立一个从事改革研究的智力支持机构。”


“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是中改院的办院宗旨。中改院长期研究海南发展,1991年建院当天,就以“海南对外开放战略”为主题研讨海南走向大开放,提出了设立海南特别关税区的总体构想。


进入新世纪,中改院建言海南以产业开放拉动产业升级,提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前夕,中改院形成若干建议报告,提出“把建立自由港作为海南实现更大开放的重大战略选择”。


他介绍,2018年以来,中改院围绕加强海南自贸港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海南自贸港早期安排的重大任务、《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思路、制度集成创新等若干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形成研究成果106份,在服务决策中主动发挥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