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属于税法构成要素的是?(计税依据是否属于税法构成要素)




考点精解:


简介


(一)税法的概念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税法的分类


1.按税法的功能作用不同,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2.按税法法律级次不同,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 税收行政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


1.征税人


2.纳税义务人


3.征税对象


4.税目


5. 税率:(1)比例税率;(2)定额税率;(3)累进税率。


6.计税依据:(1)从量计征:(2)从价计征;(3)复合计征。


7.纳税环节


8.纳税期限


9.纳税地点


10.减免税:(1)减税和免税;(2) 起征点;(3)免征额。


11.法律责任


详解


(一)税法的概念


所谓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税法的分类


按税法的立法目的、征税对象、权限划分、适用范围、功能作用的不同,可对税法作出不同的分类。税法的分类,详细如图3-1所示:



图3-1 税法的分类


1.按税法的功能作用不同,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1)税收实体法。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总称。税收实体法具体规定了各种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就属于税收实体法。


(2)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是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税收程序法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


记忆方法:包含一个税的名字的——税收实体法,不包含一个税的名字的——税收程序法(特殊情况除外)。


2.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不同,分为国内税法、 国际税法、外国税法


(1)国内税法。国内税法是指一国在其税收管辖权范围内,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和经由授权或依法律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2)国际税法。国际税法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课税权主体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财产征税形成的分配关系,并由此形成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形式,主要包括双边或多边国家间的税收协定、条约和国际惯例。


(3)外国税法。外国税法是指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收法律制度。


3.按税法法律级次不同,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 税收行政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


(1)税收法律(狭义的税法)——xx法。我国税收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高于税收行政法规、规章。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


(2)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税收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3)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是由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或者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发布的有关税收事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命令、通知、公告、通告、批复、意见、函等文件形式。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一般包括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和法律责任等项目。其中,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1.征税人


征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征税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如增值税的纳税人是税务机关,关税的征税人是海关。


2.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也称“纳税主体”。


3.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也称客体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包括物或行为。征税对象是各个税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不同征税对象构成不同的税种。


4.税目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各个税种所需规定的具体证书项目。规定税目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征税的具体范围和对不同的征税项目加以区分,从而制定高低不同的税率。


税目的制定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列举法;概括法。


5. 税率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税率是税法的核心要素,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我国现行税率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


(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我国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又包括三种: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率。它是当征税对象为实物时使用的税率,是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通常对那些价格稳定、质量和规格标准比较统一的商品征税。


(3)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随税基的增加而按其级距提高的税率, 一般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征税。我国目前实行的累进税率包括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实现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实现的是超率累进税率。


6.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也称计税标准、课税依据、课税基数、征税基数或税基,是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计税依据的数额与应纳税额成正比,计税依据的数额越多,应纳税额也越多。计税依据分为从量计征、从价计征、复合计征三种类型。


(1)从量计征。从量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作为计税依据,该项实物量以税法规定的计量标准(重量、体积、面积等)计算。


(2)从量价计征。从价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价值量作为计税依据, 其价值量为自然实物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


(3)复合计征。复合计征指既根据征税对象的实物量又根据其价值量征税。


除了一些特殊性质的税种外,绝大多数的税种都采取从价计征。


7.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上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如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等。


8.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时间 期限:纳税期限基本上分为两种: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


9.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具体地点,主要是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


10.减免税


减税免税是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1)减税和免税。主要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采取减少征税或者免予征税的特殊规定。


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2) 起征点。又称“征税起点”或“起税点”是指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则就其全部数额征税。


(3)免征额。免征额是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当征税对象的数额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当征税对象的数额大于起征点时,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当征税对象的数额大于免征额时,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11.法律责任


税收法律责任是指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因违反税收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例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税法构成要素的是( )。


A:计税依据


B:纳税义务人


C:征税人


D:税务代理人


答案


【D】


解析: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一般包括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和法律责任等项目。其中,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选项D不属于税法的构成要素。


2. 税率是税收法律制度中的核心要素,一般分为(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累进税率


D:单一税率


答案


【A,B,C】


解析:税率是税法的核心要素,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我国现行税率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3. 流转税和所得税在纳税环节上一致,都是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 )


A:对


B:错


答案


【B】


解析: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