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1995年农历9月24日吉神表(1995年农历9月24日是什么星座)

好险有贺岁档。


高分佳作频出,为今年国产电影争了口气。


还没完。


两天后,估计还有很多观众等着它——常远 马丽,贺岁喜剧。


不算稀奇,新年嘛,图个热闹。


Sir本来也没太在意,不过前几天翻翻剧照,还是有几分感触。



有个问题,Sir老早就想提了。


我们有多久,没有在电影院里,看到一部合格的古装喜剧了?


今天这篇,咱们就借《李茂扮太子》聊聊。


国产电影的一个类型之殇——古装喜剧。


跟中国电影越来越好不同。


国产古装喜剧电影,江河日下的日子,可太久了。



01


说来好笑,百度“国内喜剧片”,阵仗庞大,近乎7000部。


加个“古装”,数量瞬间缩水9成。



但。


古装喜剧,我们真有过“辉煌时刻”。


星爷不必多说。


生涯主演的46部电影里,有近四分之一(11部)是古装喜剧。


而被称为香港影坛周星驰年的1992,十大卖座片,前五都是他主演作品,其中4部古装喜剧。


冠军《审死官》(4988万港币),《鹿鼎记》上下集位列第三、第五,《武状元苏乞儿》稳占第四。



从唐伯虎、苏乞儿、包龙星,到韦小宝、零零发、至尊宝。


这些古装喜剧经典角色,填充了不少人的童年快乐记忆。


更别说同时期的还有其他经典。


《笑八仙》《水浒笑传》《正牌韦小宝之奉旨沟女》《伦文叙老点柳先开》《花田喜事》……以及一代经典《东成西就》。



可以说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古装喜剧,是市场上的重要类型。


为什么会这么火呢?


原因很简单。


不同于正剧,古装喜剧没有年代、史实的限制,能满足造型多变的视觉效果,拥有极高的创作自由度。


这优点,又让那些积累了几千年的野史传说、神话故事,甚至前人写就的名著小说、戏曲剧目,都成为了可供改编的对象。


《唐伯虎点秋香》取自唐伯虎的野史轶事;把辛辣讽刺注入嬉笑怒骂的《审死官》,就改编自京剧《四进士》;1993年贺岁档冠军《花田喜事》灵感来源80年代中国老动画《镜花水月之女儿国篇》……


一句话总结。


形式自由,养料丰富。


甚至,经常可以混搭,做出1 1大于2的效果。


武侠、科幻、玄幻、谍战、爱情……只要和古装喜剧一结合,焕然一新。





△ 《大内密探零零发》《大话西游》《东成西就》


按道理说,如此百搭的形式,加上被市场充分证明过的类型经验。


古装喜剧应该是一片坦途。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


从21世纪开始,国产古装喜剧的辉煌迅速滑落。


一开始,还有几部创造过不错成绩。


《钟无艳》在香港拿下2700万票房,《天下无双》《河东狮吼》更是斩获2002年内地票房第9、10名,比《侏罗纪公园3》都还厉害。



△ 来源,电影票房数据库


而且这些作品要大牌有大牌,要质量有质量,算得上港式古装喜剧的最后余光。




但跟当初《大话西游》上映时不被内地观众和影人看好一样。


Sir翻出当年的报道,对这类古装喜剧电影评价也是以看衰为主。



跟香港电影的衰落几乎前后脚,古装喜剧电影这一类型也迎来了下坡路。


作品一年比一年少。


质量一年比一年差。


只说Sir还有印象的,2004年的《花好月圆》豆瓣6.1分,到2005的《一石二鸟》4分,《一石二鸟2》3.6分,2007年的《一石二鸟3》3分。


内地导演的尝试,2008年的《十全九美》(票房年度第22位),豆瓣5.1分;2009年的《熊猫大侠》(票房年度第58位),豆瓣4.4分。


受限于内地受众的喜好,再加上香港本土创作力的流失。


国产古装喜剧电影这个类型,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衰弱肉眼可见。


可以说,包括零零后的孩子在内。


我们曾亲身经历过一个国产特有电影类型的死亡。


但有趣的是。


真正魔幻的其实才刚刚开始。


02


古装喜剧电影为什么会突然死亡Sir暂且不提。


因为比起死亡更难受的是。


借尸还魂。


比起回忆经典,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毁经典。


2010年前后。


古装喜剧电影突然开始迎来一波回光。


北上香港导演,开始一波“我蹭我自己”的古装喜剧风。


原本在港片里拍火的喜剧IP,换个阵容,更新一下故事,就是各种新版再创。


刘镇伟拿着月光宝盒,从1995年穿越到了2010年的《越光宝盒》;



黄百鸣吃《花田》系列红利,整出了一部《花田喜事2010》;



王晶再监制《大内密探》姊妹篇……




然而这些电影。


收割了一波票房之后,被观众边笑边骂。


笑,因为确实是喜剧。


骂,因为毁经典只能是一锤子买卖。


这事真正魔幻的是,给港式古装喜剧盖上棺材板的正是他们自己。


看看内地创作者呢?


内地导演玩得更花,跌得也更惨。


大导演也没能置身事外。


张艺谋生涯最低分作品是哪部?


《三枪拍案惊奇》。





和同一时期的《大笑江湖》《三笑才子佳人》《嘻游记》《龙凤店》《神奇侠侣》《财神客栈》……


一同构成了2010年前后,国产古装喜剧的“回光返照”。


可以这么说。


在那一波“回光返照”之后。


国产古装喜剧作为一个类型,才算是真死了。


可能有人会杠,2010年后没有古装喜剧么?


有。


但已经是作者属性了。


冯德伦的《太极》是“超英故事”。


乌尔善靠《刀剑笑》扬名,获得了拍《画皮》的机会。


星爷带来了《西游》系列,依然有“水土不服”。


陈凯歌的《道士下山》,算了,不说了。






以及万合拍的《万万没想到》,因为社交媒体快速发展,建立在段子手基础上的笑点和故事迅速失去优势。


这部电影也成为了互联网时期众多不成功尝试中的一个。


到了如今?


今年的古装喜剧片,一共7部,豆瓣均分3.5。


他们对自己的质量非常自信——7部,无一上院线。


春光灿烂猪八戒3.3


西游记红孩儿(暂无评分


大内密探(暂无评分


大话神捕 3.6


宝贝游戏之小仙女(暂无评分


锦鼠御猫之九幽血狼( 暂无评分


封仙册之铁扇罗刹(暂无评分


古装 喜剧,曾靠无厘头打出一片天,因为它让主创们拥有天马行空的自由。


但在近30年的更迭下,“无厘头”渐渐变成了无理取闹。


荒唐的扮相,夸张的情节、表演,只为逗。


牺牲表演、故事的“准确”,也让喜剧变得越来越雷同,越难出好作品。


所谓准确就是要符合生活逻辑。喜剧虽然对社会和生活有夸张变形,有荒诞映射,但角色的情绪、表情、表演应该都来自于生活的逻辑,生活中这样一个人,他这样的性格,遇到一件事情他应该有什么样的反应……这样的喜剧才是准确的。


什么是好的喜剧?


Sir还是搬出星爷那句意味深长的自白:



某种程度上说。


古装喜剧其实是最贴近喜剧本质的类型。


最明显的。


创作思路上可以天马行空,不用在乎任何框架地去刺激笑点。


举个当下的例子。


Sir之前说过的《一年一度喜剧大会》。


刘关张三人组自嘲的“陷阱喜剧”,就有着古装喜剧应该有的风韵。


他们仨靠着魔性的走位风靡全网。



最新一期更是拿到高分。


成功的原因就是,不讲道理,单纯地刺激生理性的笑点,就像掉进了它设计的陷阱里。


而古装喜剧电影也是同理。


它天生的戏说,恶搞属性确定了,它不需要承担太多的枷锁。


什么枷锁?


三观说教,现状调侃,现实讽刺。


甚至是悲剧内核。


都可以统统不要。


但它难也难在这个地方:


当创作者突然可以扒掉所有枷锁后,才发现。


枷锁带来的限制,有时候才是喜剧创作的源动力。


这才是星爷那句话里的潜台词:


取悦自己,和取悦观众,往往两难。


03


搞笑这件事,在古装喜剧中的难度会更高。


所以部分创作者选择绕过“喜剧”。


直接抵达“闹剧”。


2010年那一波复兴中,就是国产电影寻找捷径的过程:


既然做喜剧是要把人逗乐。


既然我又不太容易直接写出喜剧。


那。


我直接拉上古装幕布,找来一帮可以逗乐的人不就好了么?


在我们点出综艺喜剧电影的这条万恶的技能树之前,古装喜剧其实是第一批试验田。


请主持人,《一石二鸟》(2005)、《嘻游记》(2010)。



请相声演员,《三笑才子佳人》(2010)。



请小品演员,《大笑江湖》(2010)。



……


古装喜剧这一类型,堂而皇之地成为内地导演或者香港导演模仿“无厘头”,滥用情怀的小白鼠。


随着口碑的坍塌,观众的口味提升。


古装喜剧电影也一年不如一年。


为什么?


因为到处都是热钱,到处都是新项目。


何必再去尝试一条被验证过不太容易成功的道路呢?


难度高,限制多,观众还口味刁钻。


这也是为什么,Sir仍会对《李茂扮太子》这一不算太“合时宜”的项目保持好奇。


它背后的操作逻辑,是如此的传统又质朴。


甚至带着一种“蠢萌”(非贬义)。


它没有选择前人走过的捷径——要逗乐观众,至少,找专业团队。


近五年来国产喜剧电影最成功的团队是谁?


不用Sir多说了。


而这一回,除了沈腾,团队大部分都来了。


马丽,观众心中永远的马冬梅。


常远,不久前刚用《温暖的抱抱》卖了8个亿,证明了自己。


王成思、张一鸣,《西红市首富》里的卧龙凤雏。



而艾伦、魏翔,都是老熟人。


更别说来助阵客串的宋小宝、克拉拉。




找来垂直精准的喜剧团队来做古装喜剧,这可能是这个类型近十年来,目前看来最靠谱的一次尝试。


更别说这回还有一个成熟的核心设定。


身为妻管严的小捕快李茂,和身份尊贵的当朝太子,长得一模一样。


一个要升官进爵,一个要自由……



互换身份,阶层差异,从来都是笑点的最佳来源。


这一点,对于这些身经百战的主创来说,应该不用太担心。


但和过往的古装喜剧电影一样。


《李茂扮太子》也有一个需要解决的地方:


能否迅速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打破古装设定的隔阂。


一句话,能不能迅速入戏。


这可能才是它的胜负手。


介于过往都没有太出彩的古装喜剧电影,《李茂扮太子》算得上是今年类型电影里的惊喜,尤其是还敢放在跨年的档期。


是有强大信心,还是初生牛犊?


Sir不知道,但一定会亲自去影院验货。


尤其写稿时还看到许多这样的评论,都在强调一个字:


难。



对啊,过去的2021年依然一言难尽。


疫情反复,行业动荡。


Sir当然懂得这样的心情


如果有这么一部作品,可以帮助大家祛掉晦气,迎接新年,足矣。


但。


环境不是喜剧的“捷径”。


Sir更希望看见。


在已经这么难的世道里,创作者还能沉下心,打磨好每一个包袱,绞尽脑汁翻新每一个段子,真正焕发哪怕一点古装喜剧曾经的光芒。


国产喜剧人要是真拿出这样“难上加难”的劲头。


比起傻笑一场后匆匆离席。


Sir更愿意停下来,为它发自内心地,放声大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