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新旧对比(《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


股神巴菲特最钟爱的套利工具——优先股即将登陆A股市场。


优先股在国内市场尚属新鲜事物,但在成熟资本市场,已是一种被广泛用于熊市、市场流动性紧张时期的融资工具。


优先股是依照我国现行《公司法》,在普通股份之外的其他种类股份,其股份持有人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但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等权利受到限制。


一般而言,熊市中,上市公司增发普通股和债券都比较困难,优先股能够解决处于困难时期,股票估值低,尤其是周期性蓝筹上市公司的融资困境,而且不影响公司的决策、经营,保证公司股权不被分散。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表示,引入优先股制度,将为企业开发更加灵活的资本工具,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渠道。


至于市场担忧的因为分流市场资金可能导致大盘下跌问题,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曾刚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必担忧。他说,中国市场目前不缺资金,货币超发就是一种表现,市场缺乏的是好的投资工具。


而银行与地产则被业界视为最有尝鲜动力的行业。


“发行优先股,对银行业是利好,拓宽了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能够有效减缓当前银行的中短期资本压力。”曾刚说。他高度评价优先股试点的积极意义,认为优先股政策的出台是创新资本工具的有益尝试,对非上市银行的潜在意义尤其重大。不过他也表示,为符合银行监管要求,银行发优先股受限制比较多,发行成本可能要高一些。


曾刚说:“从16家内地上市银行的数据看,平均风险加权系数已从2008年的0.44提高到2012年底的0.58。规模扩张加之风险权重上升,使银行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2012年12月银监会颁布《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明确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5.125%(或以下)可触发一级资本工具(即:股本金及准备金)。但能够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创新型资本工具却一直缺乏。


国际上,优先股的发行人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是公认补充一级资本的有效工具。据《金融时报》统计,近10年间,全球银行业优先股累计发行规模约2000亿美元,占全部优先股发行总量的40%。2012年全球银行发行优先股融资约200亿美元,占全球股本融资比例近20%。


申银万国证券去年11月7日刊登的一份对优先股的研究报告表示,国内上市银行一级资本缺口巨大,引入优先股制度将减轻二级市场再融资压力,优先股制度推出或可提升银行股估值10%—15%。


华泰证券则表示,优质银行有望抓住机遇,通过并购重组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做大做强。而优先股作为双赢的融资工具,可降低优质银行在面对行业整合机遇时的资金压力,同时对优先股股东和普通股股东的差异化收购条件也将降低银行的整合成本。


广发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员乐加栋也认为优先股利好房地产行业。2013年12月5日,乐加栋在研报中指出:2013年第三季度末,申万房地产板块的资产负债率高达 76%;相比开发贷、信托、房地产基金等债权型融资工具,优先股股息偿付更加具备灵活性,延期偿付并不对公司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这种灵活性对于强周期,尤其是净现金流波动呈现周期性的行业而言,更为重要。从估值角度看,房地产公司的净资产溢价率通常较低,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发行优先股可以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创造市盈率估值可提升的空间。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 发行优先股,对银行业是利好,拓宽了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能够有效减缓当前银行的中短期资本压力。对房地产公司而言丰富了房地产市场融资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