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在选用会计政策时无从下手,因为制度所赋予的是总体的,而不是与之相关的具体细则;但也给了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判断空间,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要在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外在形式不一样时,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以便报表使用的需要,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所以,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投身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才能提高自身的职业敏感度和综合判断能力,才能更好的编制出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报表。原则的合理运用,也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完整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实质重于形式与其他原则的协调
会计实务操作中,原则之间有一些相互协调问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往往与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一贯性、及时性等会计原则相互排斥。所以,我们应该明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会计确认上的区别。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主要是针对会计确认的前两个功能的标准,二者不统一。
二:解决的措施
1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
会计人员作为判断的主体,应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专业判断能力,以便“实质重于形式”的合理应用。如何让“实质重于形式”合理的运用在工作中,
一方面应该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会计人员应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更应该在会计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敏感度;还应自觉接受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使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会计工作对职业判断的要求。另一方面应当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做出正确判断、合理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前提条件。会计人员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要求会计人员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因谋求个人或小集团利益而损害国家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讲诚信,不作假账,运用自身知识编制可靠的企业报表,更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动信息。这是会计人员做出客观判断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2营造良好的职业判断环境
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并健全会计准则的执行和引导机制。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会为会计人员法律意识的增强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与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和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素养与法律观念,并在会计人员的内心深处树立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新经济时代,传统的会计理论将会受到冲击,这则要求会计理论应结合新事物不断探索研究会计新理论,重视对职业判断的研究。
完善公司结构,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使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以确保上市公司如实披露会计信息。
66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