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2000年12月一日农历初几(2000年1月12日农历是几月几号)


沙龙现场


沙龙现场


沙龙现场


《市场如何形成:从清代食盐走私的经验事实出发》


《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


然而,你一看历史你就会发现,西南山区哪里会没有国家?在西南的崇山峻岭里面,2000多年前就有国家一类的实体存在。而且我讲的那些国家,许多根本就不靠谷物作为支撑,我讲的那个很强大的水西政权,主要的税收是牛、羊、马等等,谷物排在最不重要的位置。斯科特的zomia,很多是逻辑推论甚至是猜测,在他的书中,其实实证的部分是非常弱的,严格说起来,它只是提出了一个猜测,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不过,我的这本书,主要目的不是要同斯科特对话,我主要是讲其它的“理”。


在书中我画了一个同心圆来表示这种复杂的认同结构。最里面的那个圆,是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范围,接着是那些地方性政权的范围,再接下来是“夷族”这个范围,再接下来是“夷苗民族”这个范围,最外层的那个圆,是中华民族。这一层层的同心圆结构,就是当时西南非汉人群对自身身份认同的示意图。民国之前到明清甚至更早,西南非汉人群一直在建构大的人群共同体,这一建构影响了民国时期那些“夷族”精英们的思想与行动。


那么,民国时期“夷族”精英们建构的那个共同体,与之前建构的共同体有什么差异呢?这就是传统国家时代与民族国家时代的差别了。在传统国家的时代,他们建构的共同体大体上只涵盖上层,不包括下层百姓。而到了民国,他们受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影响,他们要建构的共同体是是全民性的,上层下层全部包括下来,因为民族,是跨越阶级的,你不能说只有富人或权贵才是这个民族的一份子,穷人下层老百姓同样也是,大家都是“同胞”。所以我把这种变化叫做从选择性的共同体到普遍性的共同体。


以上就是我要讲的“理”。而这些“理”,不是通过枯燥的学术语言表达,我通过具体的人的故事已经自然而然地表达了,我在具体的人的故事的基础之上做一个总结就写出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