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安徽农业大学徽商银行卡开户行(安徽农业大学建设银行卡开户行)

撰文:咀嚼人


时间:2022.1




徽商是对“古徽州”商人的统称,其辖六县。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了“古”字,是的,因为古徽州(六县)现今已被分管,之前所辖区域内的六县,其中四县已被划入黄山市,另外一县绩溪划归给宣城市,此五县携手落座于今安徽南部,其中以休宁与歙(shè)县商人尤为盛名。最后一县是位于赣皖浙交界处江西境内的婺源县,是久负盛名的“茶乡”,特供的绿茶为其中的佼佼者。


(一)有山有水,为何要背井离乡?


(1)地理环境


说起黄山,绝大多数人,应该都有所耳闻。它集延绵不断,千峰万壑,无处不松,秀美与险峻于一身。正是这些,在我们现代人看来美的不可方物的自然景观,对于当时深处在宋明清朝代的徽州人来说,确是一大弊病。山多田少,加之多阴雨的气候状况,仅有的那一亩三分地也可能被突如其来的洪涝搜刮一空。糊口的粮食不足,为了生存,有的去跑商,有的踏上了仕途。




(2)人口因素


前朝的更迭与外族的入侵,避免不了的是纷争与战乱,身处于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不同时期爆发的战争加剧了人口的南迁,徽州地势险峻好比当代“防空洞”一般,成为逃荒避难之众的首选。长此以往,徽州面临人口骤增与地少粮少的突出矛盾,这也愈加迫使人们走出去,跑商营生。


(3)人文环境


当时这里聚集了来自中原的很多文人贵族,面对这样一群搞文化和政治的仁人雅士人,即使有地可供开垦播种,由于本身坐享其成惯了,打心底里就没这个务农的念头。不想务农,又不想做苦力,还想要贵族式的生活,那就只能利用自己的“头脑风暴”投奔仕途搞政治或下海经商玩金融。




(二)徽商崛起


1. “盐”的力量


古代“盐”就是金子,就是Money。各位在一些清明历史剧中想必有所觉察,很多商贾靠贩卖食盐得以富甲一方。


为什么盐如此这般受宠幸,被偏爱呢?


A. 低下的生产力决定了,以人工苦力为主的早期农业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盐,就没有力气从事农耕生产,不耕种,何来粮食,岂不挨饿受困?盐即“粮食”,关乎生死。


B. 战场之上的士兵同样如此,没盐吃,手无缚鸡之力岂不成为待宰的羔羊? 虽然吃肉可以缓解这一不足,但是让士兵吃肉,抱歉,你想多了,这不是电视上的梁山好汉或美国大兵的日常伙食。所以,盐即“战略物资”,关乎胜败与生死存亡。


C. 盐作为一种商品,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同样适用。当时,受制提炼技术,沿海到内陆简陋的物流水平所限,以及政府对盐的严格管制 (私自贩盐是要杀头的),多重原因,致使盐成为当时的一种稀缺资源。如此大环境之下,如果可以拿到“盐引”(运销许可证),那就等价于到手的真金白银,但是长久以来,这项营运资格,一直被政府官方所把持,商人无法涉足其中,直到“开中制”的到来,盐商们的春天才慢慢道来。


洪武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对抗边关北游牧民族的侵扰,应对边患危机,明太祖着力削减政府军务开销,为此推出“开中制”,即出榜招商。商人将军需粮草等物资运往前线边关,然后到政府领取“盐引”。“开中制”之初,获利最大的是占据地缘优势的“晋商”(靠近边关的山西),亦即“边商”,这一时期成就很多富商大贾。


随着纳粮开中到纳银开中的政策转变,本被“边商”压制的以“徽商”为代表的“内商”开始了强力反击


一方面,徽商依靠临近当时两淮盐运司所在地扬州的地域优势,可以便捷的实现银到“盐引”的兑换,相比之下的“边商”,则需要长途跋涉,其运销盐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的成本就高了许多。


另一方面,徽商以江浙为邻,区域人口相对稠集,对盐的需求量大,市场资源充盈广阔。


再一方面,两淮盐商的聚合,以及与官府的紧密关系。使得,对做为外来者的“边商”,一定程度上被排挤于外。这些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徽商”在盐业的地位,加剧了“徽商”财富的聚敛。


倚靠对盐的运销,丰盈了“徽商”,使其财富量剧增的同时,建立了与“政客”间的利益链条,为之后从事其它商品交易与买办奠定了政治基础。


“天时、地利、人和” 三神齐助,此时的“徽商”,可谓,商途一片宽广,未来无可限量


这里有必要阐述下,扬州的重要历史地位。


(1)漕运


扬州地处长江和京杭运河的交汇处,由于水陆是当时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扬州漕运(粮食的南北运输)业发展可谓一时风光无二。


(2)盐运


扬州毗邻古代四大盐场之一的两淮盐场,叠加自己的水陆枢纽优势,使得扬州成为了两淮食盐发往周边及全国的集运中心。当时极尽繁华的扬州成为商人们的乐园,经济文化的中心。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2)徽州粮商


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的徽州,其独特的地理形态,必很容易出现粮食不足,亏缺的问题。有问题的地方,往往又存很多商机。将粮食从富饶之地转运到徽州,从大的差价中攫取高额利润的这一商机,徽商们怎能放过?


那么具体徽商是如何在“粮道”中谋取暴利,并且如何以此为始,不断拓展新的商机的呢?


首先,唐宋到明前期这段时间,江南一直是粮食的主要产地,苏州是其中的佼佼者。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鱼米之乡”等此类广为流传的赞誉之中,也可以窥见当时江南之地的富饶。


苏州,湖州(太湖南,属浙江),松江一带气候温湿度适宜,并且多湖沿江,这些都为水稻一类粮食作物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


“苏湖熟,天下足”,何其霸气!


长年奔波于外的徽商看准这一商机,带着本地多样的物产到苏浙贩卖,再将苏浙粮食运回到本乡土,一去一回两次差价谋利,在当时可谓精明得十足。


至明朝中后期,衣食无忧的江南人,开始转向大力发展手工纺织业,帛,布等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利润也水涨船高。


利益趋势之下,江南一带大举将耕种水稻等粮作之地,替换为种桑养蚕(养蚕吐丝),粮食产量骤减之下的苏杭,粮食供求一度变得异常紧张,商机再现,嗅觉机敏的徽商没有让嘴边的肥肉溜走。


追述:徽商依托江淮盐场以扬州航运为枢纽贩运盐到周边及全国各地。这其中就包括当时的湖广(湖南,湖北),当时的两湖也是粮产大地,徽商漕运到两湖(以汉口为中心)的盐售罄后,再低价装满粮食沿长江上游顺流而下并转运的江南各地高价贩卖,赚取高额利差)




(余下,另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