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增加养老金(提高养老金的6个方式)

有好多年轻人觉得,老人退休以后每月养老金只有两三千元,不够花怎么办?养老金是老年人的最基本生活保障,有充分的养老金待遇,就能够更好地维持老年人幸福生活。实际上,年轻人还有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自己提升养老金,比如说提升缴费年限、提升缴费基数、选择退休地和退休年龄,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保障等等。让我们来仔细看一下这些方法有哪些,如何改变我们的养老金的。


第一,提升缴费年限。

养老保险是逐月缴费的,一般不可以通过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如果说我们想提高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就应该趁早缴费。年轻人不要觉得自己距离退休年龄还很晚,就选择不交保险,等未来再说。实际上,年轻时缴费是最划算的


由于我国经济是稳定发展,年轻时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会更低,付出会更少。比如说,90年代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只有几百元,而现在已经增长了10倍以上。


看看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


缴费年限是养老金计算的重要因素。基础养老金,如果按照60%的基数缴费15年,退休后可以领取12%的退休生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是缴费40年可以领取32%的社平工资呢,具有非常强的保值增值能力。


第二,提升缴费基提高数。

缴费基数的提高,也能的够大大提升养老金的待遇。原则上我们应该根据收入水平确定缴费基数的,每月收入1万元,就应当按照1万元的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


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基础养老金,如果按照100%基数缴费40年,可以领取40的%的社会平均工资。300%基数缴费40年,可以领取80%的社平工资。所以说,缴费基数越高,养老养老金金待遇越高。


相对来说,高缴费基数在基础养老金中的性价比不如低基数,但是在相同缴费年限下,这是提升养老金的重要措施了。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高缴费基数是非常划算的。因为大家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余额就越多。相应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近年来一直在6%~8%以上,远比个人理财高得多。


第三,选择经济发达的退休地。

很多人觉得养老保险不是要实现全国统筹吗?经济发达的退休地,还会有优势吗?实际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并不包括统一计算养老金的社平工资。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要求,只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待遇调整等政策。


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上年度所在省市的社会平均工资,依然是有地方特色的。比如说江西等地的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是6306元,北京的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已经达到了10534元。


如果说同样是6000元基数缴费,在一个地方是60%基数(经济发达地区),另一个地方是100%基数(经济普通地区)。


1方式00%基数的地方,计算养老金的社平工资是6000元,缴费12个月领取基础养老金是1%的社平工资,结果是每月60元。


60%基数的地方,社平工资是1万元,缴费12个月领取0.8%的社平工资,每月领取80元。


除此以外,相应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全国目前统一为丧葬补助金是两个月的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抚恤金是9~24个月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些都是有地方差异的。


第四,选择退休年龄。

自主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越来越多了。2015年增加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就允许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和正副处级女干部选择55岁或者60岁退提高休。山东和广东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允许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延迟退休年龄。


2022年3月1日实施的《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更是明确经本人申请、用养老金人单位同意,到人社部门备案后,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年龄。


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延迟退休增加既能够增加缴费年限,还能够使用更高的社平工资,增加更多的个人账户余额,相应的计发月数还会更小,能够大幅提升养老金待遇。近年来,养老金的每年涨幅已经减缓,很明显延迟退休会越来越划算。


第五,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机制。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陆续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也建立了职业年金。这些年金制度通过在职6个时的有效积累,能够在退休时给职工提供1/4左右的额外养老待遇呢。


国家去6个年已经出台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自己也可以为自己建立补充养老机制。各个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出台有关意见,或许今年就能够与大家见面了。


补充养老方式保险机制最大的好处是全额积累,万一个人有什么意外,可以由继承人继承,避免了很多人担心的亏本问题。相信这两项制度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年轻人参加养老保险制度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参保缴费方式,能够为退休后提供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