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抽查事项“全覆盖”理念,有力地推动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截至2017年12月15日,全省已完成各类企业抽查检查6.3万余户,检查结果全部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公示,全面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100%全覆盖和抽查结果在公示系统公示率达到100%的要求。
随机抽查的探索
在国务院明确部署“双随机”抽查工作前,山东省即开始探索建立随机抽查模式在市场主体监管领域的应用。
山东省拥有700多万户市场主体,其中企业200余万户,监管对象庞大,执法资源有限,给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一定挑战。2015年1月,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工商总局有关规定,山东省工商局通官网过自主开发软件、摇号抽取的官网方式,组织开展全省企业即时信息公示情况抽查,完成随机抽查的第一次尝试,共抽查企业11719户。
在此基础上,2015年6月,山东省在临沂市工商局试点开展企业年报公示信息抽查,共抽查企业1244户,对基层落实随机抽查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积累了初步经验。
2015年7月,山东省工商局把2013、2014年度全省企业年报信息和企业公示出资信息抽查作为落实“双随机”抽查工作的切入点,组织各市工商局在辖区确定一个县级局作为“双随机”抽查试点单位,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统一开发的离线式抽查摇号系统抽取企业30773户,初步实现由检查对象“单随机”向检查对象、执法检查人员“双随机”的制度性转变。
2016年8月,山东省工商局在以“双随机”抽查模式组织开展2015年度企业年报公示信息抽查的同时,对全省投资担保类企业公示信息进行抽查,增加了抽查事项和抽查比例,丰富了抽查方式,共抽取企业41261户,进一步完善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
一次次的抽查,见证了山东工商局省工商局开展随机抽查的工作轨迹,也为全省其他部门提供了宝贵经验。2016年7月19日,山东省编办在省工商局召开省直机关事中事后监管现场观摩交流会,总结推广山东省工商局“双随机”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会后6个省直单位到山东省工商局参观学习。
更大范围 更深层次
山东省工商局在构建“一单两库一细则”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双工商行政管理局随机、一公开”监管。
2017年5月以来,山东省工商企业局先后制定出台《山东省工商局“双企业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试行)》《山东省工商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建立了全省执法人临沂市员名录库和检查对象名录库,并根据不同年报抽查任务的特点建立8个检查对象子库;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协同监管平台,开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实现全系统在同一平台上抽取检查对象名单、匹配执法检查人员、反馈抽查结果;制定《山东省工商局2017年度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和抽查工作指引等。层层搭建的工商局制度框架,为山东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2017年年底前实现执法检查事项随机抽查全覆盖打下临沂市了良好基础。
山东省工商局要求,在工商各业务条线的监管执法中,对任一检查对象,按照12大类42项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全部抽查事项进行检查。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按照“谁登记、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对抽取的市场主体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涉及市场主体登记事项、公示信息、年度报告,检查有无广告违法、商标违法、侵害消费者权益、直销违法、为非法交易野生动物提供交易服务、未经许可擅自设立文物商店等违法行工商行政管理局为。抽查结果按照规定要求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统一公示,并记于市场主体名下。
解决实际困难 推广典型经验
面对“双随机”抽查工作中,企业资产状况等公示信息对抽查人员专业化要求程度高,不少基层执法人员“不会年报查、不敢查、不想查”的问题,山东省工商局从2016年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企业公示信息核查软件开发工作。经过集中攻关、试点检验、修改完善等多阶段努力,软件已经拥有网络信息搜索、内外网信息比对、一键采集财务报表并智能比对、自动生成核查报告等各类功能,并于2017年正式在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推广应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