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见识一下李嘉诚的家族传承基金(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儿子)







  1


  未雨绸缪,培养接班人关键在“早”


  俗语有云“富不过三代”,这也是当今财富传承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据《2018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统计,2694位十亿美金富豪中,仅9%的富豪首富财富是由继承得来,2015年的一份统计报告中更是指出,通过财富李嘉诚传承而富过三代的占比仅有4%。


  中国民营企业的传承中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匆忙传承”。“的匆忙传承”的主要原因在于富豪一代没有早早开始着手安排传承相关事务,在觉得自己精力见识不够了时才匆忙向子女进行传承。这样一来,不仅自己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子女更是很难适应和难以胜任。


  相比之下,李嘉诚对儿子的培养、放权到传承的整个过程就避免了“匆忙传承”的误区。具体来说,李嘉诚对儿子的培养从幼年就开始了,不仅培养他们独立、勤俭的品质,还安排他们出席长实董事会议接受商业训练;二人跨出校门后又根据他们的性格进行了不同事业发展的安排。他让长子李泽钜与集团磨合超3儿子0年,为接班家族做家族好万全准备,又支持次子李泽楷自立门户进行创业,使兄弟二人各施所长互不冲突。从1985年21岁的见识李泽钜加入长江集团,从基层做起,到今年年初正式接班,共33年时间。由此可见,李嘉诚对家族传承的考察和部署是在30多年前就开始了,正是因为多年的精心打算,步步为营,才避免了“匆忙传承”的误区,为家族企业成功的传承做了良好的铺垫。基金


  2


  以分家来传承:“水火共生”一下的周密设计


  古往今来,豪门分家向来是一出大戏,无论是夫妻、兄弟,还是家族内部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财产的分割最后往往演变成冲突不断的你争我抢。2006年霍英东去世,2011年底三子霍震宇因争夺家产将二哥霍震寰告上法庭;赌王何鸿燊只是病重入院,其妻女子眷就因家产而打得不可开交;郭得胜的三个儿子也因为财产兄弟相残,甚至闹到廉政公署。种种事件都看在李嘉诚眼里,作传承为一个聪明人,是绝对不会放任此类事情发生的。


  李嘉诚曾李嘉诚表示“用分家来传承,而不是在自己去世后,下一代用诉讼来分家”,这样的安排是为了两个儿子“可以有兄弟做”。李嘉诚在2015年回应“跑路”传闻时也曾提到家族传承问题:


  “我今年87岁了,已经是古稀之年,安全比利润对我来说更重要。我从来就不是大家说的是什么超人,我可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我其实更是一个普通的人,甚至是一个老人。我希望我的人生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不想在晚年再横生枝节。我也希望我的家人和我的商业在我故去之后,正常运转,得到良好的继承”。


  2018年伊始,耄耋之年的李嘉诚正式退休,坊间传闻了多年的李嘉诚分家方案也终于尘埃落定:将资产和主业留给办事稳重的李泽钜,对李泽楷的生意进行资金上的支撑,对于支撑资金的数量,李嘉诚表示“会比你们晓得的要多得多,是李泽楷所拥有的资产的数倍”。李嘉诚的分家计划可分为继任和分产两部分来看。







  1. 继任


  2012年5月,李嘉诚宣布分家,由长子李泽楷继承李氏商业帝国,次子李泽楷获得现金自行创业。分家后两个月,李嘉诚将本来由李泽楷持有的1/3家族信托权益(即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基金ited,长和系资产的终极持有公司,分家前由李嘉诚父子三人各持有三分之一)全部转让给李泽钜,李泽钜持股比例升至2/3。







  据港交所披露,李嘉诚宣布分家时,LKSUnity共持有22家上市公司,除长和、长实、长江基建、电能实业四大旗舰外,还包括TOM集团、汇贤产业等,控股总市值近5000亿港元。上月,长和和长实同时披露李嘉诚将其持有合计约133亿港元的股份转入其家族信托。










  132.7亿港元转移完毕后,李氏家族信托几乎可以说是承载了整个李氏帝国的资产。预计为保证李氏家族对长和系的控制权,李嘉诚百年之后很有可能仍由长子李泽钜继承他手中那1/3的权益。


  2. 分产


  虽然长和系现由李泽钜掌舵,但并非所有收益都属于李泽钜。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作为长和系终极持有公司,由信托的受托人代表信托持有长和系帝国的资产。李氏家族信托包括四个全权信托DT1、DT2、华人DT3、DT4,以及两个单位信托UT1、UT2,李嘉诚是全权信托的委托人,而信托的可能受益人包括李泽钜及其妻子和子女,以及李泽楷。







  小结:李嘉诚的继任计划实际是将继任和分产分开,由长子继承家业,又利用家族信托让全家人以信托受益人的形式享有家族财富。这传承样既可以确保控制权不会因分家而旁落,从而保证李氏帝国再存续百年的基础,又可以保障其他家人的权益。“让商业帝国正常运转,让两个儿子可以有兄弟做”是李嘉诚大智慧的体现。


  3


  精神财富的传承


  早在1980年,李嘉诚就设立了“李嘉诚基金会”并称其为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基金会的成立是源于自身年少失学的遗憾和父亲因病离世的痛苦,因此,基金会的捐献方向集中于教育和医疗两个方面。李嘉诚希望在他离世后,基金会仍可以做更多的公益,并将名华人下持有的1/3的家族信托收益权全部捐献给李嘉诚基金会。


  其实,李嘉诚将巨额资产投于公益事业,于其家族传承也是多有益处。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金锦萍表示,德行是有用的。创业者获得财富,是因他身上有过人的品质—无论是勤劳或坚韧不拔,或是与人为善。财产能够继承,品行如何继承?要富过三代,可以通过慈善,让上一辈树立乐善好施的楷模,让下一代拥首富有同情心、责任感和价值观,从而在家族企业内部发扬凝聚力,并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家族本身的内部治理。


  结论:传承拼图完成,李嘉诚时代落幕


  从丧父失学的难民,到一手建立起全球商业帝国的李超人,他不仅是香港的的标志,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现在,工作了78年的超人终于退休了,伴随着李氏家族传承的完成,李泽钜登场,李嘉诚时代落下帷幕。李氏家族的传承是否真的能够达一下到预期儿子的结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就当下来看,对于家族信托这一研究领域,李嘉诚家族信托无疑是一个极具学习价值和参考价值的成功案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